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法国思想家贡斯当通过对人民主权学说的重新界定,对僭主政治的猛烈批判以及对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的辨析,确立了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为自由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僭主政治是古希腊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它是古希腊殖民运动的产物。早期僭主政治都产生于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早期僭主们延续旧制度中的积极政策。各城邦僭主政治存在时间都很短暂。早期僭主政治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所谓僭主政治,是指具有野心的个人用暴力手段推翻现存统治秩序而建立的个人统治。庇西特拉图作为雅典的第一个僭主,其僭主政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是在当时希腊社会特有的条件下产生的,对雅典以后的强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成为希腊的一个中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僭主即不通过合法程序,凭借武力取得政权的独裁者,公元前7-6世纪,僭主政治作为一种政体在希腊许多城市邦存在时,庇西特拉图是雅典第一个僭主,公元前6世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贵族阶级统治的危机和平民阶段政治上的不成熟,以及庇西特拉图的个人才能,才使凌贺于两个阶级之上的庇西特拉图僭政出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邦雅曼·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1767-1830)的思想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开始了复兴.贡斯当长期以来被视为文学名著<阿道尔夫>(AdolPhe)的作者,而如今他的政治著作也正逐渐被人关注.他的主要著作的平装本如今有法语版和英语版可供阅读,这有助于确立其现代自由主义之父的地位.贡斯当作为一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的地位,得益于西方世界当前的智识氛围,特别得益于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学说的自由主义潮流的回归.然而,颇具悖论意义的是,由于当前的诸种关切给我们所具有的贡斯当形象留下了无可否认的印记,这种政治氛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提倡者。这一判断忽视了贡斯当对个体自由的复杂思考。贡斯当认为个体自由是现代人自由的主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贡斯当并没有因为个体自由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而忽视个体自由的问题,他同时揭示了个体自由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面向。贡斯当进而指出个体自由的正当性立足于人性摆脱强制的道德诉求。贡斯当对个体自由的复杂性的阐释要求现代人以一种道德和政治审慎面对个体自由和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7.
贝壳放逐法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弹劾制度,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独特产物。贝壳放逐法对防止僭主政治曾经起过重大作用,但在希波战争之后,僭主政变的危险已不再存在,便成为雅典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逐渐失去了其立法的原意。  相似文献   

8.
贡斯当第一次将自由区分为古代人的自由(政治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个人自由),并阐释了这两种自由观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混淆两种自由观的实践后果。其自由观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史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一剧中隐晦地表达了他对僭主政治的不满,该剧因此而有"隐讳教导"的因素。主人公俄狄浦斯有着鲜明的僭主气质,其"弑父娶母"的罪行显然根植于人性的内在罪恶性。至于僭主政治对人性的戕害主要体现在权欲,政治制度以及理性言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贡斯当对卢梭的自由观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自由观,它包括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两个层次的内容。他突出了个人自由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权威领域之间界限的划分问题。贡斯当倡导的自由是政治和社会意义上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以个人自由为核心、政治自由为保障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僭主”一词在希腊文里不一定指坏的统治者,但此说是有条件的。早在第二代希腊僭主政治时期,“僭主”一词就能象今天一样,带有令人憎恨之意。在古典时期,人们对被怀疑企图作僭主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但在其他情况下,僭主并不给人以憎恶的形象。确实,一个君主可以被尊称为“僭主”。另一方面,公元前四世纪,哲学家们理所当然地把“王”这个词用于好的统治者,把“僭主”一词用于坏的统治者。然而,其他一些作家(主要是在较早时期)却把这两个词看作是同义词。乍看起来,这是混乱的,但这种混乱并非由来已久。讨论一下“僭主”这个词的希腊语用法,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象库普赛罗斯或庇西特拉图这样受人爱戴的统治者可以归于僭主一类。  相似文献   

12.
古典时代中国希腊政治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典时代中国希腊文明有异有同,而其政治制度的对比更引人注目。王权的强弱在起点上有差别;不同的对外扩张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这样的经济基础(官府手工业亦建立),古代中国的专制王权适应历史要求而在军事扩张中产生;而在希腊古典时代曲折的历史行程中诞生的则是民主政治,如梭伦改革、僭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经受了希波战争的严峻考验。在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上,只可能保留着某些军事民主主义的残余,不可能产生民主政治;在地主经济和小农个体经济的基础上,只可能出现专制王权和大一统皇权专制,也不可能产生民主政治;只有在商品经济相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色诺芬通过描述了僭主政体下僭主灵魂的混乱状态和僭主与平民的对立,从而揭示出僭主政体下的统治秩序的失序现实。怀着一种对无序状态深深的恐惧,色诺芬抱着一种改良的态度来看待僭主政体,并提出了仁慈僭政的改革方案。色诺芬从僭主个人修养、雇佣兵制度和社会经济生活三个方面来论述仁慈僭主,并描绘仁慈僭主统治下的相对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1856年“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杨秀清的僭主政治。杨秀清僭主政治肇始于1848年杨秀清、萧朝贵借天父天兄下凡染指拜上帝会最高权力。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在古希腊史中,僭主问题是弄清古风时代社会性质的关键,同时,它又与“荷马问题”一样,是一个古老而又随当代考古学,历史学发展不断增添新意的课题。 古代作家希罗多德虽对僭政不无憎恶,但客观地指出它是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步①。亚里士多德认为僭主由群众领袖而来,是穷人反对富人斗争中的胜利者②。后者影响了近代以来的学者。在上一世纪,为宪政改革所鼓舞的英国人将其归因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人民寻求保护的本能,如布瑞认为:“当(旧)政府被推翻时,群众并不把权力放在自己手中,通常高高兴兴委托给帮助他们推翻了贵族政府的人。”③本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史领域日益被重视,英国学者普遍将其与钱币使用、商业发展相联系,认为工商业阶级破坏了上等阶级的力量,僭主即为其代表。晚近又与军事改革,重装步兵方阵出现联系,主张作为新军主体的富有农民要求政治上的发言权,僭主适为其领袖④。当这些观点遭到考古材料日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的言行被弟子记载在《论语》一书中,可以说《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可靠资料。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动摇,诸侯争霸,战乱不休,形成了诸侯僭超天礼制、大夫僭超诸侯礼制、僭超大夫礼制的混乱局面。子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孔子对这种“礼崩乐坏”局面痛心疾首,他对这种无局面进行了无情抨击,并提了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孔认为统治者必须实行德政,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民免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高度开放,许多新潮自由主义逐渐出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出现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实现政治教育的正确认知方面产生很多困惑,这对我国的思想政治基本教育制度、经济制度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社会观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正确的认知上产生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混合和学生本身在认知方面的主观因素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社会主义马克思思想出发,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行研究,做出正确分析,教师也应明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思潮。在社会新形势下,应积极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克制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贡斯当的"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斯当从时代精神的高度提出了现代人需要的自由不同于古代人的自由,因而现代人不应该从对古代人的自由追忆中去仿效古代人的自由。现代人的自由是法律状态下的自由,是享受有制度保障的私人快乐。现代人的个人自由是政治自由的目的,政治自由虽然只是保障个人自由实现的手段,但政治自由也是需要珍惜的。而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间的博弈关系又体现了贡斯当在政治主张上的无奈。  相似文献   

19.
贝壳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雅典人防止僭主政治复辟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雅典人限制和解决党派斗争的有效手段。雅典人用它来制服任何声望和权势都很大的人物,使他们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特殊公民。  相似文献   

20.
雅典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以四个重大改革为代表的发展阶段。梭伦改革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为民主政治作了全方位夯实,克利斯提尼改革不断完善着雅典国家机构,埃菲阿尔斯特改革,以“主权在民”为特征的民主政体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