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宁波卷     
<正>【中考文题】按要求写作。(60分)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可记叙,可议论,可说明……(2)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__     
【题目类型】半命题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长宁中学【原题再现】写作指导这是个有乡土气息的题目,形式是半命题。写半命题作文时要注意兼顾限制性和灵活性。只有充分掌握写作要点,才能写出推陈出新、情感丰富的文章。首先,补题应恰当,用心揣摩好。因为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对作文的选材和主题有一定的提示和限制作用。题目中"家乡"这个词就有着特殊的  相似文献   

3.
材料作文     
【题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原题再现】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写作指导这是一则给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一句诗,诗句以带有隐喻的意象"花""翠叶""雨声"来表达主旨,让学生由"花凋""叶残"的自  相似文献   

4.
【作文题目】请把题目"那一刻,我好想__"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简析】横线上可以填某个人、某个物、某件事、某种感情、某种行为等,如"妈妈""家""笑""哭"等。要写在"那一刻"的所为、所见、所想,而不能写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所为、所见、所想。"好想"二字暗示需写出较强烈的心理感受,重点记叙给"我"带来心灵冲击的"那一刻"的情景、事件、感受等。【课堂佳作】"你的爱像月光,那么温柔又慈祥,在你的怀抱中,是最幸福的时光……"电视剧《春天后母心》的这首主题曲,我非常喜欢,经常哼唱。  相似文献   

5.
浏览网页,发现许多网友经常在自己的QQ日志、微信朋友圈或博客中使用"存谢"一词。诸如"【存谢】XX报刊发表我的XX文章""【存谢】XX好友寄来XX礼物""【存谢留念】XX远道而来看望我"等等。其实,这些"存谢"均属望文生义、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6.
正【习作要求】题目:我是一个的孩子要求:我们都能发现别人身上的特点,那么我们自己更应该了解自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点,用"我是一个的孩子"写一篇作文,要通过一件事情写出自己的某一个特点。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450字。【创意支招】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我"意味着本文是写人的,所以,不要一味记事而忽  相似文献   

7.
正【原题再现】【题目类型】材料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金山区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贾平凹在《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中提到"读书要读精品",赫尔曼·黑塞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学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你联系自己阅读经典的经历,谈谈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8.
【习作要求】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确定习作内容以后,自定一个题目。  相似文献   

9.
正【原题再现】【题目类型】材料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虹口区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之一)"猜"是一种心理行为,甚至也可以表现为一种习惯和能力。因为"猜",我们解惑或迷惑;因为"猜",我们欣喜或痛苦;因为"猜",我们愈走愈近或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读题目。读准"偶"字,问:我们在哪里见过?2.读作者名,背《咏柳》。3.朗读整首诗。(重点夯实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指导读好"鬓""衰",了解"鬓毛"的意思)【评析】联系熟悉的词语复现,能强化生字的读  相似文献   

11.
正【原题再现】【题目类型】材料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阅读下面一段话,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这是一句网络流行语———"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事情叙述清楚、完整;正确使用动词;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读题目,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巩固思维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想象,热爱大自然,喜欢春天,并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别人。【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次作文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小笔头"。自己认真读一下题目的要求和例文,看看这次的"小笔  相似文献   

13.
【题目】有河流的地方几乎都有桥 ,无河流的地方如今也有了桥(如人行桥、立交桥等) ,而桥的形状、构造、材料往往各具特色 ,试以“家乡一座桥”为题 ,写一篇说明文 ,介绍这座桥的特点、方位、功用以及桥周围的情况。【要求】1.详细写出“家乡一座桥”的主要特征。2.分清主次 ,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3.运用两种以上说明方法 ,把概括说明和细节说明结合起来写。4.通过写“家乡一座桥”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不超过600字。【破题】这个题目写的是桥这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桥 ,写哪一种都可以 ,但只能是“一座…  相似文献   

14.
正【题目类型】命题作文上海市金盟学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题目来源】【原题再现】写作指导看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要想到这个作文题与"我"生活的关联。尽管这个题目中没有出现"我"这一人称代词,但这篇作文要写的"笑容"显然应该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  相似文献   

15.
<正>【真题回放】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解题指津】(一)细心审题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需细心审题,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里,也是我的舞台"这个题目涉及的关键词有四个,分别是"这里"、"也"、"我"和"舞台"。其中"这里"是叙事的落脚点,然而"这里"一词表意宽泛、丰富,我们可以赋予它很多具体的内涵,如"社会""家庭""学校""网络""自然"  相似文献   

16.
【文题展示】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忧伤)【要求】(1)请先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自然、文化、历史、物产,同时认识家乡的落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既赞美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让全班同学在声情并茂的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其创造美的热情。【活动形式】1.表演(唱歌、舞蹈、小品、快板、讲故事等);2.竞赛(金点子)。【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资料:a.收集家乡名胜、物产和历史文化的有关资料;b.收集家乡的落后面的事例;c.收集自己周围有关热爱家乡的好人好事。2.节目准备:a.快板演出;b.山歌、摆手舞;c.小品创作。3.…  相似文献   

18.
【文题】以"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写作点拨】文题中的"滋味"本义是"味道",比喻义是"某种感受"。为此,本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缘事生感。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而且,只有  相似文献   

19.
【自学目的】 1、理解吴庆星先生眷恋故土、报效中华的赤子之心,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 2、理解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传神的特点。【简要分析】一、一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泰籍华人吴庆星先生在家乡福建泉州“办义学”的壮举的叙述,表现了海外游子报效中华、造福家乡的赤子之情,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感召力。二、解释题目文章的题目要做到新颖含蓄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产生读下去的愿望,本文的题目具备这个特点,其中,“东方”代指祖居于世界东方的炎黄子孙,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法;“情”即“情意”“心思”,指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意;“结”可释为“结晶”,暗指吴庆星先生在家乡福建泉州兴办的  相似文献   

20.
【试题回放】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考题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