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第一把金钥匙:“画字成图”巧记汉字
  汉字有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绳结记事的劳动过程中发明了用图画记事的方法,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象形字。由于刀刻的需要,图画演变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的汉字。如:人教版小语第一册识字“日耳目”一课:“口”“耳”“目”“日”“月”“火”等,这些字到现在仍保留着图画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图画抽象而成的象形单位。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只是文字产生以前的孕育方式,不能演变成文字。从岩画到示意图到象形文字,表意较清晰的文字慢慢出现。中国的三种文字形式: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受到图画巨大且根本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四个演变阶段:古文、篆书、隶书、楷书,也与图画有着十分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一、日语语言特性日语由表音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和表意文字的汉字组成。平假名和片假名是9世纪基于中国汉字演化而来,表意文字的汉字是5世纪从中国传入。从图1中可以看到,由汉字的偏旁部首逐渐演变成了片假名,由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渐演变成了平假名。例如,在下面一句话中,私は、大学でマクロ経済を勉強しました。(我在大学学习了宏观经济学课程。)其中,"私""大学""経済""勉強"是汉字,  相似文献   

5.
远古巫史为了记言记事的客观需要,将图像化之后的岩画或简化、转变成象形符号,或抽象化成线性符号,显示出了他们天才的想象和高超的职业本能.象形符号与线性符号都在远古巫史的施术图画中产生,同时也在远古巫史的分化中分道扬镳,随之,象形符号演变成了"王政之始"的记言记事符号--文字;线性符号则演变成了"巫教统治"的占卜预测符号--八卦.  相似文献   

6.
任怡 《学子》2014,(9):13
正印度前总理曾这样赞美中国的汉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话说得真好!每一个汉字都是历经沧桑才一步一步地演变成现在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此,当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津津乐道于寻各种方法的笔画组合、部件替换的机械识记,满足于掌握字的音形意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问问自己:汉字本身的文化生命是否在孩子身上植活了?是否被我们轻轻抹去了?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教授认为"汉字是一座恢宏的历史博物馆""几乎每一个古汉字都可以从字音、字形、字义、字能解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都源于记事的图画。记事图画经过简化、拆散而成为表示单个事物的图形或符号,当这些表示单个事物的图形或符号和诏言中的词(词素)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而为全社会的人所遵守的时候,真正的文字便产生了。文字标志语词的功能,决定了原始文字必然向两个方向演进:一种偏重于标记词的读音,即用简单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汉字起源应是多元的,除“图画“外,“八卦““刻契“与汉字的缘起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二,“结绳“等前文字阶段的记事手段所记内容事实上多为“某事物的数量“,其符号对应于语言中表示限定与被限定关系的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9.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它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欣赏这么美的项链,应该是件轻松而快乐的事。可是现在,家长们利用绘本教孩子认读文字,"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样"等问题贯穿阅读始末……孩子一开始便被这厚  相似文献   

10.
趣谈汉字     
中国的汉字,并不像《荀子》、《吕氏春秋》等古书中说的那样,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颌受到鸟兽脚印的启发而创造的。中国汉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据《易·系辞》记载,最初人们是靠结绳来记事的。后来人们采用画图记事。再后来,记事所画的图画逐渐简化,演变成为符号,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就产生了。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他被誉为“甲骨文之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锷(铁云),整理印出的《铁云藏龟》,是我国第一部甲骨文书籍。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商朝的甲骨文约有35O0-4…  相似文献   

11.
试论汉字与图画、刻记符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起源于语言,不是起源于图画。汉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反映表现的是语言中的概念;图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画面整体布局来反映广泛的生活。文字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而刻记符号与语言无关,不是语言的记录符号。刻记符号只起标志、装饰等作用,别人不好理解,因而起不到交流思想、沟通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创造文字,于是就模仿(mófǎnɡ)事物的形状画画来记录事情,表达意思。后来,聪明的祖先们把图画简化,把形式固定下来,渐渐地演变成了最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汉字的来源就是象形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许多汉字里看出事物的形象呢。下面,捺捺姐姐就以几组字为例,带大家认识“象形字”吧。  相似文献   

13.
沈秋兰 《山东教育》2011,(18):24-26
日本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先生曾指出:"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由此可见,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画书是最适合学龄前幼儿阅读的书籍。它的阅读价值体现在图文合一,文字靠图画来表现,图画靠文字来补充,  相似文献   

14.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日本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作了非常形象的注解:"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文字×图画=图画书"。顾名思义,绘本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它具有贴近性、艺术性、文学性、文字  相似文献   

15.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符号,儿童入学需花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学习,难免会感到单调枯燥,易产生挫折感,无法满足学生的"第一需要"。汉字是表意文字,是方块字,像一幅幅图画,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儿童进行母语文字的启蒙教育时,如果在教学上照搬欧美儿童学习本国拼音文字的方法,通过先学会几十个字母以后,由少到多,由易而难地学习语音单词,进而组词成句,学习书面语言的话,就忽视了汉语言文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符号的特点,忽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起源,人们有过种种推测。现代古文字学研究的成果,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汉字起源的大致轮廓:它"起源于原始纪事方法,特别是图画和契刻;它萌芽于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六千年;而其形成体系,应当在夏代,距今约四千年。"本文谈谈陕西榆林红石峡摩崖题刻中的古文字。  相似文献   

17.
民俗是人类活动的活着的考古资料。从民俗角度观察文字的起源, 是文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先民的原始记事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本文以民俗的角度, 从这三个方面考察文字产生的契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汉字书法的成因主要有:文字起源于图画;方块汉字的联想功能;书体的多形貌。书法是文字的艺术,文字是书法的载体。文字学与书法相互联系的同时又因各自的特点而相互区别。  相似文献   

19.
前文字时期的诸传说虽非信史,但也绝非谬说.它们是史前先民记事情况的追述,反映了先民人猿揖别后从原始混沌的整体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的符号化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记事实况;它们是历代哲人对汉字起源之谜进行思索而伸出的不同探头,虽然探索各异并以点带面,但若综合起来,则也基本上全景式地描绘了先民在没有文字时期的诸种记事方法,进而也揭示了汉字起源的多源性.  相似文献   

20.
从帕默尔自己的论述来看他关于汉字表意问题的相关看法,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帕默尔是站在广义文字的立场上说话的,才把汉字视为"一种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的系统";因为符号这一术语可以专指其形式,帕默尔才把词这个概念仅仅看成词的声音形式;帕默尔主要是从字形构造和字义的联系的角度来阐释汉字直接表示概念即汉字表意的,他也附带地论及了汉字的超时空性,从而强化了他的汉字表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