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40年罗兰·希尔倡议发行了世界第一枚邮票。邮 票图案是采用雕刻家威廉·威斯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1837即位时制作的纪念章为图案。比利时王国1849年 发行第一批普通邮票,票面未印国名,只印法文邮政标 记,主图是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像,国王胸前佩戴一枚大 奖章,通称"大奖章邮票",是比利时早期邮票中的珍 品。这些都说明,邮票从它脱胎的那一天起,就与徽章  相似文献   

2.
集藏外邮,不可忽视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票,它是典型的传统邮票和经典邮票。1840年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问世以来,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就多次大量发行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票,直至其1901年逝世。史学界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中,该类邮票发行和使用时间跨度之长,空间跨度之广,发行量和使用消耗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然而,今天我们很难找到一枚维多利亚女王新票,就是品相较好的信销票也不是很容易收集到的。毕竟年代  相似文献   

3.
外语能力与外邮收集 掌握外语是外邮收集的优越条件,但收集外邮并非一定要具备高超的外语能力。在我国最普及的外语是英语,但外票上的文字并不都是英文,如非洲国家邮票大多使用法文,大部分南美洲国家邮票使用西班牙文,不少阿拉伯国家邮票上的阿拉伯文,以及俄罗斯邮票上的俄文、希腊邮票上的希腊文。就说票面铭记也并不都源自英文,如瑞士邮票的"HELVETIA",奥地利邮票的"OSTERREICH",波兰邮票的"POLSKA",瑞典邮票的"SVERIGE",挪威邮票的"NORGE"。  相似文献   

4.
裴雨 《集邮博览》2011,(1):50-51
笔者集邮二十八载,收集邮票的途径多种多样:在邮票市场当面交易、在邮票社邮购、通过通讯及网络邮拍等,有识宝捡漏快乐时,也有打眼遗憾时,其间酸甜苦辣只有自知。  相似文献   

5.
谈佐麟(1919-),名祖麟,字佐鏖,生于苏州。12岁那年被花花绿绿的各国邮票所吸引,便常去张景盂开设的五洲邮票社购买袋票。之后,他专注于成套,成系列的民国票、清代邮票,以及商埠邮票的收集。同时,开始广泛浏览中外邮学书刊、邮票目录,从献资料和实践中积累邮识、吸取养分,成为苏州地区小有名气的青年集邮家,并陆续参加了当时国内三大集邮组织:上海中华邮票会、杭州新光邮票会和郑州甲戌邮票会。  相似文献   

6.
2000年新邮图稿在众多邮迷的期盼下,终于通过专业报刊展露芳容了。拍手称快之余,我们深深体会到国家邮政局的用心良苦。实事求是地说,2000年的邮票设计就总体而言是较为成功的,我周围不少邮友也持有相同看法。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邮票设计也不例外。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新邮图稿的一些观后感,也许有吹毛求疵之嫌,仅供有关部门和个人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家不知有没有注意到,上次写的那篇《邮票选题的科学性与系列思考》,基本上没有涉及人物邮票的选题。因为这是一个最难于解决的问题,所以这次专门谈一谈突破这一关的过程。先看外国情况。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主图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头像。以后的西方各国邮  相似文献   

8.
山东战邮方型地图一元票,是解放区邮票中的著名罕品,但是,由于档案资料缺乏,留存实物难觅,它的身世一直扑朔迷离,被列为华东解放区邮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的遭遇     
宜尤翁 《中国集邮》2000,(10):26-27
5月28日星期天。这天上午9时许,我提着20多年来搜集整理成册的邮票和邮品,准备找大学路邮市5区的祝师傅(市邮协理事)为我的邮册进行品相鉴定,以增长邮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想对部分邮折、卡、片作些转让或交换。不料,当我走到临近邮市的报刊门市部门前时,被一名貌似集邮“内行”的中年人拦住,问我有何票  相似文献   

10.
封三刊图所示小型张,因在裁切过程中由于纸张折叠而发生变异。这两种变体票是基层邮协在单位为会员分发邮票时意外发现的。  相似文献   

11.
台湾省1945年10月25日光复后,中华邮政于同年11月4日在台湾省光复。光复后发行了几种加盖邮票。未改值的,是以接收符合当时币制的日本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改值的,是以烈士像、孙中山像各种版共12种邮票加盖“限台湾省贴用”,当作普通邮票使用。  相似文献   

12.
误区之四:不注重收集贴纪特邮票的实寄片:用邮制或非邮制无邮资明信片寄递时,需在明信片上贴足邮资。因此,邮政部门在发行纪、特、普票时,常有符合明信片邮资面值的邮票。这种贴有邮票的实寄片,尤其是纪特邮票发行首日寄发的实寄片,其数量少,使用价值也大,应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13.
山东战邮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是我国首套毛泽东像邮票,也是世界上第一套毛泽东肖像邮票,它在我国解放区邮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邮票发行60余年来,一直被集邮界所重视。但是,除了邮票目录、图鉴对它有简要的文字介绍  相似文献   

14.
第一轮生肖邮票的龙头——“猴”票诞生于1980年1月5日,发行量为460万。时至今日,仅仅20年,“金猴”腾空飞跃,市价和牌价均达1600元,增值2万倍,制造了令亿万邮人心驰神往的“金猴神话”。“金猴情结”也成了中国邮人的一种特有情感。不少邮人把拥有“猴”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以及一种荣耀。紧随“猴”票而诞生于80年代的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鸡、狗、猪、鼠”4套邮票却未有“金猴”幸运。当然,它们因不在同一个档次而有差别是情理之中的。但目前这4种生肖票的市价均不及“猴”票的零头,差别不应有这么大。今天,笔毛遂自荐,主动为这几位“猴哥”的小兄弟鸣冤叫屈,向邮人们推荐它们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豫园》邮票设计者张安朴在上海市邮协学术委和黄浦区邮协合办的邮票欣赏会上对其构图技艺作了详细的讲解,对最后一枚“玉玲珑”邮票(图1)介绍说,“采用了侧视的方法,如用正视来画,背面有堵四平八稳的墙,比较呆板,从侧面画就能避免背景的单调、平实,并可带上远处的楼,就可丰富画面,使画面有起伏,有节奏感。”  相似文献   

16.
在澳大利亚’99世界邮展上,购买1枚澳大利亚邮政发行的45澳分面值带空白附票的波利伍德赛德号帆船图邮票后,可以经过数码相机和打印机的现场服务,将购买者的尊容搬到附票上。并且,澳大利亚邮  相似文献   

17.
美国邮刊 种类繁多 美国的邮刊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林氏邮票新闻》编辑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各种邮报邮刊,从单页的邮协通讯到厚厚的杂志,像潮水一样涌进他们的办公室。仅美国邮协下属的各专题协会就发行近200种刊物。如航空邮协发行月刊《航空邮政》,美国专题邮协的双月刊《专题时代》始于1949年(图1中),机盖邮票协会发行季刊《机盖邮协通讯》,首日封协会从1955年起发行一年8期的《首日》杂志(图1下),美国集邮协会的月刊《美国集邮家》(图1上)已连续发行108  相似文献   

18.
正把新中国发行的屈指可数的十多套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归入"佳邮"行列,一般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事实上,即使以一年一度、广受瞩目的"佳邮评选"来衡量,这些邮票也大多与佳邮称号有缘。新中国于1980年首次举行"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时,刚刚发行于1979年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邮票即戴上了佳邮桂冠,初显这类题材在广大邮人心目中的地位,此后发行的《红楼梦》《西厢记》《水浒传(第一组)》《三国演义(第一组)》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又相继在1981年、1983年、1987年和1988年被评为佳邮。即使承袭着《西厢记》邮票风格的《牡丹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之后,国内许多地方币制还未统一,有的差别还很大,于是,有人利用邮票进行投机倒把。为防止此流弊,邮政总局令新疆、四川等地,使用盖有"限××(省名或地区名)贴用"邮票,即限地方贴用邮票。这些限地方贴用邮票,在事前对面值、数量有所安排,这个安排即"加盖目录"。新疆贴用邮  相似文献   

20.
金泽 《上海集邮》2011,(8):22-23
英属印度1854年4安那维多利亚女王像连票 1757年印度开始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全境,1854年9月中旬英属印度开始发售全国通用邮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