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新编《几何》第一、二册中,研究顶角为三十六度的等腰三角形的例题、习题先后五次出现,(1.《几何》第一册第85页第2题; 2.《几何》第一册第116页第1题中的第①小题;3.《几何》第二册第39页第12题;4.《几何》第二册第138页“作正十、五边形”,5.《几何》第二册第146页第14题)。这些例、习题在初二、初三年级先后相继出现,其目的要求当然不同,然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又构成了有机的知识“链”。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将知识“链”再织成知识“网”,这也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六·三制数学课程《代数》第一册(下)和《几何》第一册在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同时开设了,其中如何搞好《几何》第一册的教学是每一位任课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教师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何》教科书的最后一册,与现行初中几何第二册(三年级用)相比,变动较大,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初中几何第三册简介曹秀英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是依据新《大纲》和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编写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何》教科书最后一册,供初中三年级用。按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与代数并行。几何每周3课时,三年级授课共32周,96课时,留有10%的机动时间,实...  相似文献   

5.
《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教程》第二册简介张爱和《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教程》系按著一书译出的,原书为原苏联大学数学-力学专业的教科书。中译本分三册译出。第一册共三章,分别为微分几何概论,一般拓扑,光滑流形(即微分流形)一般理论:第二册共一章,光滑流形(例):第三...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0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教材改革第二次座谈会上讨论的意见,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数字》第一~六册已分编成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一~四册;《几何》第  相似文献   

7.
初一《几何》第一册内容是几何的入门知识,主要是学习几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规范的几何语言,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分析近两年全国各地的数学中考试卷,第一册《几何》的知识点均占有一定的分值.经过分析与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初中《几何》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第二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册共分三章:第六章相似形(约34课时),其中第三大节位似形(5课时)是选学内容;第七章圆(约50课时);第八章视图是逃学内容(约12课时)。本册教材是在学完《几何》第一册,学生巳初步掌握了几何语言、图形及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几何知识的难度来说并不大,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却是进入  相似文献   

9.
一、形状相同的涵义在初中几何课本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形状”和“形状相同”。在《几何》第一册引言中写道:在“几何”里,只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而不考虑物体的其它性质。在《几何》第二册相似形的第一节  相似文献   

10.
初中《几何》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二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册共分三章:第六章相似形(约34课时),其中第三大节位似形(5课时)是选学内容;第七章圆(约50课时);第八章视图是选学内容(约12课时)。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204页有这样一道复习题:  相似文献   

12.
《几何》第一册的引言中所提出的问题4,在《几何》第二册中用第91页的例3作了回答.问题4是:“要在河边修建一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把这个应用问题抽象为数  相似文献   

13.
本刋一九八五年合订本征订信息发出后,读者纷纷函购,并索购一九八四年合订本。还有许多读者来信希望了解这两种合订本的主要内容。应广大读者要求,左这里对这两种合订本作一简单介绍,恕不一一回信,敬希鉴谅。合订本中与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渠道)有关的栏目有教材与教法,解题研究,复习参考,外论摘译等,如初中《代数》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修订说明(84.1,84.4,85.2),初中《几何》第一  相似文献   

14.
初中现行教科书《几何》第二册(人教版)P130有一道题是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二册第235页的例5:  相似文献   

16.
初中《几何》第一册中介绍了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基本知识.在解某些几何题时,根据命题的条件及图形的特征,运用这两种对称性来探索解题思路,往往奏效较快. 例如,初中《几何》第一册202页上的复习参考题的第17题: 已知:E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EA=AB=BE.求证:∠ECD=  相似文献   

17.
初中《几何》第一册以比较抽象的数学语言介绍了许多几何概念,而每一个几何概念的给出都要涉及一定的几何语言,所以要学好几何,首先必须学好几何语言。  相似文献   

18.
“连结”首先出现在义务教材《几何》第一册的第14页.书中指出:“我们说连结AB,就是要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以后,这一词语在初中几何各册中曾多次出现. 义务教材《几何》第一册第20页有一公理,“所有联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联接这一概念仅在此出现一次. “连接”,则在义务教材《几何》第三册的第146页有叙述,“由一条线(线段或圆弧)平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线上,这种平滑地过渡,通常称圆弧连接,简称连接.”“连接时,线段与圆弧,圆弧与圆弧在连接处相切.”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代数第一册(下)和《几何》第一册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不妥之处,特提出来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20.
攻略-复习范围中考数学总复习的范围和要求:以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为依据,以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现行2001年4月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1(上下两册)- 3册,《几何》1-3册共6册(7本)中按《修订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必学和选学内容为中考数学复习范围。中考数学总复习把初中数学内容分为代数、几何两大部分,并按传统的方法分成13个单元进行全面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