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看下面韵问题:由密度分别为p1及p2的两种物质混合(假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①当取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是多少?②当取等体积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2.
一、多种物质的质量按一定比例混合问题若两种物质按α:b的质量比混合,求混合物的密度(对不同物质混合,其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分析根据混合物之体积近似不变,并且m混=m1 m2.则  相似文献   

3.
一、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不同,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这种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例如,氧气是一种纯净物,因为氧气只是由一种有固定组成和性质的氧分子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中考和物理竞赛试题中,经常涉及到混合物的密度问题,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时的密度问题.  相似文献   

5.
两种不同的物质ρ1、ρ2相混合,其混合物的密度ρ合有如下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由密度分别为 ρ1及 ρ2 的两种物质相混合 ,(假设混合总体积不变 )则求 :( 1)当取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 ,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 2 )当取等体积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 ,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分析 :( 1)设取两种物质的质量均为 m,则有 :ρ=m mV1 V2=2 mm/ρ1 m/ρ2=2ρ1ρ2ρ1 ρ2.( 2 )设取两种物质的体积均为 V,则有 :ρ=m1 m2V V=ρ1V ρ2 V2 V =ρ1 ρ22 .由此得结论 :( 1) m1=m2 时 ,平均密度为 ρ=2ρ1ρ2ρ1 ρ2 ;( 2 ) V1=V2 时 ,平均密度为ρ=ρ1 ρ22 .应用以上结论 ,我们就能巧解如下几例初中物理竞赛题 :[例 1…  相似文献   

7.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要全面理解这组概念,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辨析.一、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种类不固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可多可少也无固定数值,纯净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却一定是定值;纯净物一定有固定不变的化学式,而混合物一定没有固定不变的化学式.二、纯净物有固定结构,混合物没有固定结构结构一般指构成物质…  相似文献   

8.
有关两种不同物质相混合的密度、质量和体积的计算是密度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但这类问题有一个共同特点: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体积的变化也忽略不计,因此灵活运用密度的定义式ρ=m/V和ρ混=m1+m2/V1+V2,即可从容求解。  相似文献   

9.
一、混合液密度求解生活中许多液体并非是单一的,如河水是由水和泥沙组成的,食盐水是由水和食盐组成的,我们称这样的液体为混合液。设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总体积为V,它是由两种密度分别为ρ_1、ρ_2,体积分别为V_1、V_2的物质组成的,若混合后两种物质的体积无变化,则有以下关系式成立:  相似文献   

10.
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正确认识溶液概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分散”不是反应。溶质是“分散”到溶剂中去的,溶质和溶剂之间不发生反应,否则就得不到该物质的溶液。如CO2溶于水,由于部分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入O。,得到的是含有H。CO;的溶液,这里“分散”不能用“溶解”、“混合”等词代替。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成份和性质完全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其…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不同的物质ρ1、ρ2相混合,其混合物的密度ρ合有如下两种形式:(1)按体积混合:ρ合=ρ1V1 ρ2V2/V合(当V1=V2时,ρ合=1/2(ρ1 ρ2))(2)按质量混合:ρ合=m合/m1/ρ1 m2/ρ2=ρ1ρ2m合/ρ1m2 ρ2m1(当m1=m2时,ρ合=2ρ1ρ2/ρ1 ρ2)灵活运用上述两式,可以很简单地解决有关混合物类计算题。请看下面几例:例1(95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某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采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检验产品的质量,这种酒精的密度应在什  相似文献   

12.
所谓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是指该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与该物质的质量之比 (常用百分率表示 ) .计算公式为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 × 1 0 0 % . ( 1 )在运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 ,应该注意 :①式中的“某元素”和“该元素”是指同一种元素 ;②元素的质量与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相同 ;③“× 1 0 0 %”不能少 ;④这里的“物质”可以是混合物 ,也可以是纯净物 ,若是纯净物 ,可以是单质 ,也可以是化合物 .本文就物质分别为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时 ,如何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讨论 .1 物质为混合物式 ( 1 )变为 :混合物…  相似文献   

13.
1.混合物的密度 例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比如青铜合金、铅锡合金等.现用密度分别为ρ1和1ρ2的两种金属来熔炼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一、十字交叉法例1若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O2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B.3∶1C.2∶1D.1∶2分析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O2的密度相同,即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与O2的式量相同,这种二元混合体系的平均值问题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CO:281232CO2:444∴n(CO)∶n(CO2)=3∶1。选B。二、平均1价原子量法例2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8g,跟Cl2完全反应时,消耗Cl22.24L(标准状况下),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镁和铁B.钠和铁C.钠和铝D.铁和铜分析某金属的1价原子量等于其实际原子…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下定义。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即:被下定义的概念和下定义的概念。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化学上“溶液”这个概念,应当这样给它下定义:“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被下定义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下定义的概念。例如,食盐溶解在水里,组成食盐的小微粒(钠离子和氯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只要水不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我们经常涉及到一种两元混合体系并且有平均值的计算题.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根据某物理量在变化前后不变的特征来列式的.从而启发并帮助学生归纳出一种共同的方法“杠杆平衡”法.现将利用杠杆平衡法解题时,杠杆平衡模型的建立,各物理量的内涵及所得结果的含义简析如下:一、密度杠杆1.密度杠杆模型如图1所示,V1、V2、ρ1、ρ2分别表示混合图1物体中两种物质的体积和密度;V、ρ表示混合物体的体积和密度.2.意义若将ρ看成杠杆的支点,V1、V2看成密度杠杆的两力,(ρ-ρ1)、(ρ2-ρ)看成密度杠杆的两臂,…  相似文献   

17.
物理公式需要同学们在实际中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便于记忆和运用,这里举两组形式相同的特殊公式。1.物体先后以V1、V2的速度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运动了两段不同的路程。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2.相同体积的两种物质混合(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密度分别为ρ1、ρ2。求混合后液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18.
混合物问题的极值解法,就是把混合物全部看成是其中一种物质或两种物质进行运算,然后将结果与题意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求解“无数据”题的关键是利用题设条件,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从而开辟解题途径。由于题设条件各不相同,解题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下面介绍七种常用的解法,供同学们参考。一、等量代换法例1铜粉和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炭粉  相似文献   

20.
复习要求1 了解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二、主要内容提示混合物的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 ,得到较纯净的物质 ,并且各种物质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性质 .物质的提纯是指把不纯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 ,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都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来进行的 .因此 ,两者所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一 )物理方法1 过滤法 .通常用于             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