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8年的次贷危机使金融控股公司走向了发展以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模式。结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我国应重点发展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非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和实业系金融公司无法成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主流模式,而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和无以伦比的发展优势。此外,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还有利于我国金融混业监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3.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4.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中国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过渡到多元化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但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完善和法律制度滞后的条件下其发展伴随着各类风险。因此,加强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有效监管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5.
混业经营是一种高效的金融经营方式,可以分散风险,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建立混业经营制度,要加快金融法制建设,实现三大金融机构重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和集团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6.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模式,世界金融业趋向于混业经营。根据国情,中国应从分业经营发展为金融控股公司形式的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7.
由于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里特有的位置和特殊的问题,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比较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状况,总结出我国应该选择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业必须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前做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准备。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是发展方向,混业经营的条件逐步成型,混业经营之初宜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特别是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必须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国际竞争力。混业经营无疑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有益尝试。现阶段在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是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国金融业应该采取的理想模式。本文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及实现对策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混业经营——我国证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业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是一种必然趋势。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战略适合走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道路。可通过银证合作、上市筹资、内外联合重组以及拓展与国外证券业合作途径等方式实现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