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华又引进世界级大师现年57岁的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教授近日成为清华大学引进的又一位世界级大师。姚教授将于今年9月正式加盟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担任全职教授。图灵奖是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与诺贝尔奖齐名。姚期智教授是迄今为止获得此项殊荣的  相似文献   

2.
姚期智,祖藉湖北孝感,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上海, 幼年随父母移居台湾。196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之后赴美国 深造。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 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曾先后在麻省理 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高等学府从 事教学和研究,1986年至2004年6月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 科学系教授。2004年9月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任全 职教授。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 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2000年,因其对计算理论的诸多贡献, 美国计算机学会把该年度的图灵奖(公认为计算机领域的诺 贝尔奖)授予他,使他成为自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华人 学者。  相似文献   

3.
姚期智,首位以华裔科学家身份荣获素有"计算机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的大师级人物。2003年10月,他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2004年9月,他离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清华的全职教授。而全职归国仅一年半之后,姚期智就发起了志在培养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军人物的"软件科学实验班",动作之快令人惊诧,敢想敢做的风格令人钦佩。人生头20年生活在中国,20岁以后生活又在美  相似文献   

4.
张景钺植物学家,原籍江苏武进县.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在高等学校任教多年,长期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  相似文献   

5.
王大中,1935年3月生于河北昌黎,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入清华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任试验化工厂教师、厂党总支委员,曾攻读了在职研究生。1970年后任清华核能所党委常委、设计室主任。1980至1982年赴西德进修,获博士学位。回  相似文献   

6.
名师风采     
杨卫1954年生于北京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教授。197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1年在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美国布朗大学获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教  相似文献   

7.
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1916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清华大学教授等。其夫人系著名作家冰心。  相似文献   

8.
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湖北省浠水县人,1903年出生。他是一级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27年在美国民尼苏达大学毕业,193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任美国哈佛大学生理教研室研究员。1933年回国后,任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1938年任贵阳医学院生化系教授兼筹备委员。1938年任昆明清华大学农业  相似文献   

9.
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1916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清华大学教授等。本文乃吴文藻的长女吴冰教授写的回忆父亲的文章,有删节。  相似文献   

10.
田长霖教授1936年出生于中国武汉,幼年即随父母移居台湾。他于1955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他去美国深造,先后就读于路易斯维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7年田长霖教授任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分校校长。他也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第一位华人校长。他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担任香港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席,后又被任命为美国克林顿总统的科学委员会委员。田长霖教授不仅是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1.
杨振宁教授 1 92 2年生于中国安徽省 .1 94 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 94 4年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 94 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 94 9年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1 95 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 (和李政道合作 ) ,共获 1 95 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 ( 1 986 )等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1 96 5 )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杨振…  相似文献   

12.
预言新粒子的"理论机器"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夫特(左)1946年生于荷兰登海尔德,荷兰籍。1972年在乌得勒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起任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曾获美国物理协会1979年丹尼·海涅曼奖,因重正化规范理论的工作获1982年沃尔夫奖。1982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费尔特曼1931年生于荷兰,荷兰籍。1963年在乌得勤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至1981年任马得勒支大学物理学教授,1981年起任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物理学教授(现退休)。因重正化规范理论的工作获欧洲物理协会1993年高能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奖。1981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霍夫特和费尔特曼因为粒子物…  相似文献   

13.
宋永华,1964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1984年在成都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1989~1991年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1991年留学英国,1997年,他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就职于布鲁内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2004年7月当选为英国工程学的最高殿堂——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了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留英华人。他在能源、信息和控制工程等领域享有国际声誉,曾发表300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著有5部英文专著,先后担任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国家“千人计划”首批入选者之一。2009年回国,现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  相似文献   

14.
人物档案顾秉林1945年生,吉林德惠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至2012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65年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70年毕业留校工作。1973年至1975年,1978年至1979年,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生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奥胡斯大学学习,1982年获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兼任软件学院院长、教育研究所所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等。  相似文献   

15.
顾秉林 生于194 5年,吉林德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196 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1975年7月和1978年9月~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留学,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美国Notre Dame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 0 0 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 0 0 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 0 0 3年4月起任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6.
周襄楠 《神州学人》2006,(11):24-25
陈晔光:1996年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助理教授,现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秘书长及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研究成果已被同行广泛引用。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相似文献   

17.
与世界顶级学术带头人进行长时间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一直是许多高校学子的梦想,而这一梦想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即将成为现实。8月14日上午,以美国工程院院士麦卡提教授领衔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席教授组抵达清华大学,至此,清华大学第三批讲席教授计划全面启动。讲席教授组的成员均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其中美国工程院院士麦卡提教授和卢西教授分别是环境生物反应动力学和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研究的创始人。今后的3年时间里,讲席教授组的专家们每年将在清华大学全职工作3个月,开设“有毒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  相似文献   

18.
程曦 《神州学人》2006,(6):16-17
薛其坤教授,1963年生于山东蒙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物理系工作学习近8年。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至2005年任中科院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在材料物理相关领域发表的论文被引用超过1300次,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4年因全同纳米团簇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12月16日,41岁的薛其坤教授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祝世宁     
《中国研究生》2009,(9):1-1
祝世宁1949年生于南京市。现为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开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9年至2005年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凝聚态学科主任。2005年起任南京大学物理学系主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王铁峰,1994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99年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和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第二学位,2004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读博期间,获清华大学"十优秀研究生"、"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2006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7月起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