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年前,正处于青春季节的我踏上三尺讲台,成了一个与学生们同喜共乐的“孩子王”。那年我刚满17岁。那是一所山区小学。学校只有几间年久失修的破房子,4个年级总共有100多名学生,大都来自附近的村庄。说是附近,其实有的孩子家离学校好几公里,但这些孩子风雨无阻,很少迟到。在课堂上,我带领他们识字、数数、画画、唱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下课后,我和孩子们一起登高望远,下河抓虾,玩得不亦乐乎。星期天,我还义务为他们补课,教他们唱歌、跳舞,我清苦单调的日子因为孩子们的加入而变得忙碌又充实,小小的教室里经常飘出我们欢乐的笑声……那时,…  相似文献   

2.
王豪  刘天纯 《高中生》2011,(28):38-39
很多年以前,我开办了一所学校,专门招收来自印第安原始部落的学生,他们从亚利桑那州的各个原始部落来到我位于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的家里。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名叫纳瓦霍的年轻人,他是最爱学习和思考的。一个周日的晚上,我带他去参加一个聚会。在聚会上,小伙子们对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是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  相似文献   

3.
不做栋梁     
那时,我在吉林白城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在学校的院子里,生长着两棵树,一株是白杨,长得高大笔直;另一株是矮小弯曲的榆树。有一次,我给学生们上思想品德课,碰巧主题叫做"长大我要做栋梁",我忽然想到,可以用院子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怀念自己带的第一个班级,那时我刚大学毕业,没有什么经验,工作全凭一股热情。我和学生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一起踢足球、打雪仗、郊游……今年是他们毕业的第21年,学生们在春节期间搞了一次隆重的聚会。在会上,大家轮流发言,讲述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学生们纷纷感激我的关爱,有些事我已经忘了,他们却牢记在心。突然,一个人站起来大声说:  相似文献   

5.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来自600里外的支教老师,会在半年内和学生们好成这样。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嘻哈、玩乐,他们也因此更黏我,挺好。他们不知从哪里听说我要到邻近学校上公开课,竟在课上七嘴八舌地纷纷要求:"别去,老师别去给他们上课!"我问:"咋了?为啥别去?"又都不说话了。  相似文献   

6.
那时,我在吉林白城的一所乡村小学校教书.在学校的院子里,生长着两棵树,一株是白杨,长得高大笔直;另一株是矮小弯曲的榆树.有一次,我给学生们上思想品德课,碰巧主题叫做"长大我要做栋梁".我忽然想到,可以用院子里那两棵树作为活教材来启发孩子们.  相似文献   

7.
<正>从教多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的喜悦与悲伤都曾牵动我的心,我曾为之心动,亦曾为之心痛。时隔多年,那伴着欢笑的泪水,那件件如昨的往事,依然如珍贵的古老唱片,在我的心头放着不变的旋律。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班里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初为人师的我,哪管什么师道尊严,无论课上课下都和学生在一起。我们在教室门前的大槐树下读书,在宽阔的大操场上游戏,有时还去村边的杨树林里观察大自然。没过几天,学生们就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了。时光如  相似文献   

8.
我到了许多所学校,发现不少乡村小学在学生的作息安排方面,不太科学.如有的学校晨读拉的过长,上课较迟,放学较晚,甚至整天无课间操、眼保健操和课间歌咏;有的学校几个活动连续安排在一起.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早晨到校后最多只能进行三十至四十分钟的朗读练习,第一节课也不应迟于上午九点.上完第二节课要安排课  相似文献   

9.
阮优 《广西教育》2011,(25):49-49
受一所农村偏远学校的邀请,我给他们的老师们上了一节示范课。根据该校的教学进度,我准备了《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三角形的高"的学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备课时,由于我对学生的学情没能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今天早上起床,嗬!好大的雾呀!我"腾云驾雾"来到学校,忽然有一个想法,学生都亲身体验了这场雾,何不上一节即兴写作课呢?于是一上课就让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写作,描写晨雾景象和自己的感觉。学生们迅速地在本子上写了起来。时间到了,我发现他们写得仍很起劲,就没打扰他们,  相似文献   

11.
马翠琴 《山东教育》2004,(16):14-14
要上课了,我像徒常一佯,拿着书兴冲冲地来到了教室,这节课虽然不是我的课,但我还是非常乐意上,因为我喜欢我的学生们,希望多点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可以说,我们同成长,我们共快乐。  相似文献   

12.
自从去年下半年到梅山岛与老师们一起办学,在满足我教育情怀的同时,面对梅山岛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和现有的与发展不相匹配的教育现状,强烈的矛盾冲突不断鞭策我思考、探索:我们为什么要办学?我们究竟该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在梅山岛办学,办这所全岛唯一的义务段学校,我们不仅仅为学生办学,还应该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以乡村学校为改造乡村生活之中心,乡村教员  相似文献   

13.
我总想在语教科书之外,能给自己的学生们开一门“读书课”,在课上,我和他们围坐在一起,从容自在地读,各有所好地读,入迷入痴地读。我想让学生们发现:原来天底下竞然还有这么有趣的字,它们不同于过去在课本里所见的那样浅狭、简单……  相似文献   

14.
一想到要和她待在一起,我就感到恐慌,因为我不愿意让人晓得她就是我的母亲。当母亲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就遭到耳聋病魔的袭击。医生们对此一筹莫展。尽管他们竭尽全力为她治疗,但都无济于事。在我上小学时,我们全家住在乡村的一间用汽车拖着的、红白相间的活动房子里,它停置在一片绿草覆盖的山坡上。我的家庭和睦、融洽,充满了幸福和爱。然而,就在那时,我开始感觉到我的  相似文献   

15.
他山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枝 《江西教育》2004,(12):46-46
那时我在乡村的一所小学教书,一次,有幸在外地听了一位小学语文专家上的《月光曲》一课。课接近尾声时,这位教师弹起了《月光曲》,让学生把波澜壮阔的大海与贝多芬的《月光曲》联系起来发挥想象。琴声缓慢、宽广、平静而幽雅,如月光下恢宏而宁静的大海。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22日,小雨霏霏,深圳市卓雅小学的校园热闹异常。全体师生迎来了教育局的领导,迎来了全区二十几所小学的老师们,迎来了600多名学生家长。原来,学校历时两个月的“我养蚕,我快乐”科学体验活动到了成果展示汇报阶段。那天,三(1)班的孩子们代表学校600多学生上了一课《蚕趣》。在课上他们向局  相似文献   

17.
那是秋天的一个晚上,伴着下晚自习的铃声,我走出了教学楼。抬眼望天,几点寒星缀在漆黑的天幕上,落寞与疲倦一起袭上心头。沿着行人稀疏的小巷一路走去,好不容易来到了等车的小站。那儿冷清清的,没有一个同路人。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已经够辛苦了,晚上还要上补习班,继续接受疲劳轰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沉重的关爱     
教师节那天晚上,家里呼啦啦来了一大群学生,他们是我上届带的初三毕业班学生,如今分散在城区的各所学校,趁着教师节,他们特意约好,一起来探望我这个陪伴他们三年的班主任。我忙着沏茶,切西瓜,分糖果,惬意地接受着学生们的问候和祝福,享受着这份我们教师独有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峥嵘岁月     
13年前,我师范毕业,来到一所普通农村小学任教。那时,油菜早已收晒完毕,齐腰深的玉米油绿茁壮。在清晨嘹亮的国歌声中,照片上的我们4个(从左至右:王彦敏、王小杏、我、职雪梅)相聚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下,开始用我们的热情去追寻共同的梦想。校长说,我们几个人的到来,给原来全是民办教师的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甚至连校园里的气氛都和原来不一样了。的确,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学生们的热情,他们喜欢我们的年轻浪漫,喜欢我们的教学方法,喜欢和我们一起梦想明天。孩子们三天两头往我们办公室跑,问问题,说知心话,他们已经把我们当成了朋友。学校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的孩子来美国两个月后,收到了学校发的选下学期课程的通知。我仔细阅读,发现他们学校没有英文课,没有专门学习英文的课程,这怎么成?我大吃一惊,立刻匆匆跑到学校询问:“没有英文课,孩子怎样学英文的生词、语法和写作?”不料,学校的学生指导比我还吃惊,不解地问:“什么?你们中国的中小学,学习中文的时候,每个学期都读一本特地为不同年龄的孩子编的课本?”对呀!我高兴地大喘了一口气。“可是,为什么只是在一门课上学习语言和写作?学生们在其他的课上不学吗?他们在历史课上不学怎样写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吗?在世界文化课上不学怎样理解和分析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