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山东省城乡居民健身现状的调研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城乡居民的健身现状及影响健身活动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城乡居民的健身活动开展总体较好,城乡居民的体育意识较强,体育消费大致呈倒“V”字型,体育人口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存在着群众体育活动以自发性为主,农村体育现状不容乐观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薛林峰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4):104-106,11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地区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长三角地区高校教师健身意识差;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年教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较差;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是:没有时间、忙于家务、没毅力、没人组织指导。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应的国家规范,通过行业部门普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满意度指数分析等一系列调查和分析研究方法,对大连市城乡居民健身休闲与体育消费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大连市群众性健身休闲活动成效显著;体育消费已实物型为主,参与型和观赏性体育消费为辅;时间不足是限制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增加政府在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的投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普及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访谈法等,通过因子分析确立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包括体育健身活动支出、观赏体育竞赛表演支出、体育用品及体育信息支出、体育消费时间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及众多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已被国家统计局陕西省调查总队用于陕西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调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调查研究了河南高校教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对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推动高校教师积极合理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查阅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对广西南宁市区、柳州市区、桂林市区共1000名出租车司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广西城市出租车司机对健身需求逐渐增强;出租车司机体育健身活动动机存在个体差异性;适合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比较充裕;出租车司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存在差异性。建议:学习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健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管理的监督机制;制定适用于出租车司机体育健身活动的评价体系,对他们的体育健身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监管;尽快出台出租车司机健身实施方案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杭州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杭州市城乡居民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得到加深,健身目的和健身形式多样化,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显著增加,特别是杭州市区,全民健身活动已经稳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地区高年级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长江三角地区高年级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发现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动机、行为、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虎晓东 《体育世界》2013,(11):48-5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银川市生态移民的基本情况、移民对健身活动的认识、移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和影响移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银川市生态移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片面、参与意识淡薄、内容和形式单一,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生态移民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移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职业女性健身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武汉市职业女性体育健身活动为个案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尽管缺乏时间、经济收入有限、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旧观念束缚等因素使职业女性中断了体育健身活动,但是多数职业女性热爱并能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她们对健身作用的认知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10年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的提出,以及2011《全民健身计划》条例的颁布,国家对民众的关心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需要,更是上升至百姓精神方面的追求。目前全国各地健身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茶,在这样的环境下探讨珠三角绿道体育发展模式既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是构建“幸福广东”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与调查法,阐述了公共体育空间对全民健身的意义;分析了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城镇化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对公共体育空间的压缩以及城镇化中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现象;从物质空间与文化环境两个层面系统论述了珠三角城镇化中公共体育空间的重构;珠三角绿道公共体育空间一体化建设,对全民健身的意义重大;绿道体育空间已经成为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幸福广东"、"和谐广东"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把国民体质评价总分和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相结合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江苏省幼儿体质与地区经济差异无关;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家庭收入有关;成年人和老年人体质与人口增长率及恩格尔系数相关;城市人体质与恩格尔系数负相关而农村相反,反映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与居民体质整体改善尚不协调,特别是农村人群较突出。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原市市民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差异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太原市 6区市民全民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了解了太原市市民参与健身的态度、锻炼状况、锻炼场所、体育消费等情况 ,发现在太原市市民现实生活中 ,普遍存在着健康意识增强而健身滞后的现象。结合文献调研、走访、座谈及数理统计 ,分析了存在妨碍市民健身活动的主客观因素 ,即多种角色的冲突、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健身场所、不合理闲暇时间安排、缺乏锻炼毅力和吃苦精神等因素。建议各单位和体育行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的建设 ,加大投资与管理力度 ,正确引导市民合理安排健身时间 ,营造健身氛围 ,使市民将健身作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养成自觉健身习惯 ,力争使健身观念与行为同步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3-69岁居民体质现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合报告200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和江苏省学生体质监测3-69岁各年龄段各人群组的体质基本概况,分析了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特征,并与全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大样本测试结果精确反映了我省居民体质现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影响江苏省乡镇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本质和着眼点出发,依据江苏省乡镇全民健身现状,并结合乡镇区域与乡镇体育的基本特点,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为乡镇全民健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老年人体质及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山西省城乡老年人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山西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全国,锻炼的目是为增进健康,山西省城市老年人的形态、机能、体能指标多数都高于乡村老年人,且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山西省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等方面的差别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大学生体质监测及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调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运用体质监测、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当前宁波市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 :宁波市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均与全国同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宁波市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的时段以清晨为主 ,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时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层次的 ,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了解和掌握武汉市3-6岁幼儿体质健康现状和变化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别从性别、年龄、城乡三个方面对武汉市948名幼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男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4项身体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女幼儿,而且男女幼儿的4项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显著性增加;乡村幼儿的坐高显著高于城镇幼儿的坐高;在身体机能指标安静心率上,3岁幼儿的安静心率显著高于4-6岁幼儿,乡村幼儿的安静心率要显著低于城镇幼儿;在身体素质指标中,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m折返跑、走平衡木完成时间和双脚连续跳在年龄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走平衡木完成时间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5项指标均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不存在城乡上的差异,其余4项指标均存在城乡上的差异,且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幼儿的体质现状存在显著性差异,3-6岁幼儿的体质发展存在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