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是一首具有情、景、意、趣等美学特质的古典诗词。词中描写了作者年少时的一次愉快的荷塘郊游情景——归途中因醉酒而划船误入藕花深处,惊飞了暮宿荷塘深处的鸥鹭,表现出词人的美好心境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快乐。那么,教学时,我们又将如何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感知和鉴赏这首语言生动、节奏轻快、令人回味无穷的古典诗词,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呢?努力营造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的情境。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的教学范式既契合古典诗词的固有特点,也满足了学生的主观诉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对这一范式进行深化,对各个版块进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古典诗词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词虽因题材丰富、意蕴深远等美学特质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是因其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太过久远,无论是其内容与形式等,都与学生的阅读习惯格格不入,即便是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等古典诗词,学生也未必表现出预期的学习热情,更不用说对之细读深品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探讨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愉快高效地阅读品鉴古典诗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如何让孩子在童年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以快乐课堂作为重要载体,让孩子在品味语文的魅力中,释放自己的童心,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和世界的美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立足孩子的主体需求,以快乐课堂为平台,让孩子在快乐中玩,在快乐中学,不仅提升了语文教学效率,而且让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心得到全面释放,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一、诗词入境,释放孩子细腻的情感 语文的魅力在于可以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细腻情感,触发人们内心的悸动。以古典诗词为媒介,可以带领孩子进入至真至美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与古人的“对话”和情感共鸣中,释放自己的细腻情感。《如梦令》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词中所表现的是词人早年的美好生活。教学时,笔者利用古诗词凝练优美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画音朗诵:“日暮时分,微醉畅游荷塘,茫然不知归途,却惊起鸥鹭一群。这是一个色彩斑斓,清香四溢,幽然静谧又充满神秘的世界。”虽然这对孩子而言似乎有些遥远,但美妙的诵读、动人的音乐和动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让他们陶醉在这悠悠的夕照、田田的荷塘和淡淡的花香中,心中燃起了澎湃的感情。这样就建立与词人跨越时空界限的心灵对话,让孩子在聆听文字的同时,更能感受畅游夏日的荷塘,感悟词人快乐的心境,同时也实现语文教育对孩子思维拓展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数学课堂常见的学习活动,在对话中,师生能更好地交流认识,能带动学生的探究向深处蔓延,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话是深度课堂的不懈追求.利用课堂对话,我们将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一、用真情感染学生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有真实的情感,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要用自己诚挚的教育热情来感染学生,主动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文本,开展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从这样的对话中形成对于文字乃至生活的独特感受。教学《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时,笔者采用以情感人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先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是一首女儿献给母亲的歌。正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总要设置古典诗词的简单鉴赏题,来检测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及中考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训练。任何一首古典诗词,都可以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鉴赏。兼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赏析一首古典诗词才算是对它全面的学习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是对生活最精练的艺术表达,诗人、词人将对自然、对人生、对宇宙的思索投射到作品中,读者通过阅读获得审美和共鸣,古典诗词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和流传。古典诗词鉴赏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高职学生由于文化积淀的缺乏、自身阅历的浅显、古代现代语言的阻隔,在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中仍流于表面。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古典诗词鉴赏的四个方法:知人论世、品味意象、推敲炼字、展开想象,以期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有效性,加强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9.
给学生讲解古典诗词,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即由一个词人说到另一个遭遇和风格相似或相反的词人,由一首诗联系另一首主题和表现手法相似或相反的诗。这样由此及彼,就是希望能带着学生尽可能地游走于古诗词这片芬芳绚丽的阆苑,尽可能地多采撷一些香花异草来修饰他们贫乏的语言,哪怕只是走马观花,至少也让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美。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诵吟唱”式比较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对一首已被改编翻唱的古典诗词进行诵读、吟咏与演唱,对由此产生的视听审美效果进行比较体验,从而感悟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情感美与意韵美。它的课堂结构分为诵读、吟咏与演唱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国古典诗词是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构铸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素材。因为中国古典诗词是语文教材中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蕴含着精湛的写作技巧和丰富淳厚的人文意蕴。教学时,我们应该优化教学环节,高效引导学生在充满深邃、奇丽、睿智美学特质的古典诗词文本中感知、体味、品鉴其浓浓诗意,在“润物细无声”中顺利领略古典诗词优美意境,并在阅读、理解、鉴赏、比较或者再创作过程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12.
让古典诗词回归"诗性"是古典诗词教学的理想追求。本文从高中古典诗词诗性教学的意义阐释和高中古典诗词诗性教学的策略探微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古典诗词教学只有回归诗性,才能使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成为富有诗意和美的清溪,浸润到每一个学生纯洁的生命深处。  相似文献   

13.
史琳 《快乐阅读》2015,(2):11-12
古典诗词教学历来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力求解密古典诗词课堂密码,希望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本文从促进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有效的角度阐述了相应策略:品赏韵律,涵咏吟诵;互动活动,诗歌评点;以诗解诗,浸润心灵。  相似文献   

14.
[模式意义]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璀璨耀眼.新课程十分注意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精选了历代著名诗人、词人的优秀诗词多篇.这些优秀的古诗词,语言简洁精炼,节奏韵律优美,饱含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一首首诗词就是一幅幅令人遐思的画卷.指导学生学好这些优秀古诗词,能让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优美,更好地领悟诗词的内容,体验诗词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正>"以诗解诗",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诗词的语言和思维去解读诗词,以便更好地领会诗人、词人的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韵味。"以诗解诗"的过程就是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一个诗词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更多古典诗词文化熏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首首闪耀着情感、智慧和审美情趣的古典诗词,对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谓"美人之花,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但是,由于古典诗词创作年代久远,  相似文献   

17.
邓文 《中学文科》2009,(4):103-104
古典诗词是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典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因为如果能够鉴赏的话,古典诗词对学生来说就是一首首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诗歌,借此可以听到古人心灵的歌唱,他们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则是与现代生活距离遥远的枯燥文字,学生也会觉得难学、难懂、难记。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审美艺术,对鉴赏的顺利展开与不断深入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代表着书信的往来,信息的传递,也寄托着文人思乡的情绪。在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两首词中也出现了“雁”这一意象,传达出女词人独特的细腻的情思。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及词作风格。2.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本上两首词,体会作者在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3.引导学生掌握用知人论世和解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词。二、教学重、难点1.从意象、意境入手体会词人在两首词中不同的愁情。2.对比朗读,把握词人的创作风格。三、教学方法阅读、朗诵、探究、讨论。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中国教师》2014,(24):48-49
<正>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中,需要教师展开个性化教学,丰富古典诗词课堂,让学生从怕诗词到爱诗词,真正培养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一、要做到心中有"我"这里的"我",即每一位身处诗词课堂的一线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堂的安排设计及对诗词的理解必然受自身经验影响。一位有个性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感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只有不照本宣科才能教出思维独立的学生。同时在纷繁复杂、风格多变,学生理解困难的诗词作品教学中,尤其需要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