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阅读新课文需要利用自己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化的情感,推断和感受课文的新意义。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选择自己需要的,采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逐步感受、体验并形成个性化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促进,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深浅适度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预设引导学生展开恰当的联想和想像,表达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3.
昝彦 《语文天地》2012,(11):45-46
阅读的个性化指的是阅读者因其独特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经验对阅读内容所产生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然而,当下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以高考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体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体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感受、审美经验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阅读作品时,阅读的感受和欣赏体验也有所不同。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既然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怎样才能较好地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通过学生各具特色的读、说、演、写来张扬学生的个性.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个性化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些话强调了学生“个体”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对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戴玉俐 《考试周刊》2011,(60):59-60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这里强调的是阅读教学的个性化。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和个人气质的不同,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方法、策略。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就是指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行为和阅读后产生的独特感受、独特认识、独特见解和独特体验。在全社会大声疾呼“张扬阅读个性”的今天,语文老师更应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但在现实的农村小语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指导。本文作者有幸参加了济南市“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的课题实验,结合自己近两年的学习体会和一线实践经验,从内涵、理论依据、教学过程和实施策略四个方面谈一下对个性化阅读的拙见。  相似文献   

8.
徐渺 《成才之路》2022,(4):142-144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受文本以及自身的基础、注意力、兴趣、以往经验和教师的指导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独特的体验与见解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学生和文本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的,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文章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含义出发,分析个性化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显然,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如何有效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正>个性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引导学生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感受、体验与见解,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这为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改下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还学生以阅读的动权,让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感受整个阅读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的理解和认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权利,使其获得个性化的感悟。所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体现个性化,才能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下面本文结合相关的教学经验,谈谈实施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民主自由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个性化的朗读方式,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其个性得以稳固发展,语文阅读素养得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作为新课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保证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地展开。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如此,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常担心阅读教学中讲不到位,追求面面俱到。结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得零乱破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被抽象得枯燥琐碎。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和学生的悲哀。所以,呼唤个性化阅读,让个性化阅读润泽学生心灵,已成为一股强劲的春潮。在几年的阅读教学中,我逐渐在个性化阅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以师生双方都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双边共同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风格。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些策略来实现个性化阅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7.
王菊芳 《考试周刊》2011,(65):45-46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的过程。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构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实现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阅读时原始的、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蠡寒 《教书育人》2007,(12):28-30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目标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这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旬”“做出自己的判断”等中小学中九个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中可见一斑。显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那么,小学阅读教学应如何有所创新?文章就小学阅读的创新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