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国荣 《历史档案》1998,(2):130-131,136
清沿明制,科场之誊录,只限于乡试和会试,作为最初一级的童试和最高一级的殿试,其试卷则不誊抄,考官直接评阅原卷。于是,在这两级科考中,特别是殿廷考试,逐渐形成了不管文章好坏,单看字体端指与否的评卷标准。这便是人们指斥的清代殿试中极不正常的“抑文重字”之弊。殿试重楷法,缘于翰林之选。有清一代,“朝廷重视翰林,而取之之道以楷法,文之工拙弗计也。”①翰林宫为清华之极选,专掌论撰文史之事,例由殿试录取后的进士补授。对这一天下土子仰望的职位,其选用却只重指法,而忽视章法。史载:“新进士殿试用大卷,朝考用白折…  相似文献   

2.
近出《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集部别集类有一“龙溪全集”的辞条,其文如下:《龙溪全集》二十卷明王畿(1498-1583)撰。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郎。受业于王守仁之fi。著有《格全集》、俄溪全集人忧溪语录》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编,凡二十卷。其中语录八卷,书序杂著九卷,诗一卷,祭文、志状、表传二卷。乃其门人萧良干所刊。王钱虽受王守仁良知之学,而渐失本旨。如认为虚寂微密是于圣相传之秘,从此悟入,乃范围三教之宗一又对佛氏所说:“本是吾儒大路。”…  相似文献   

3.
春秋地考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0,32(1):F0002-F0002
春秋地考不分卷 明季本撰 清初抄本 该书遵“公谷之义例,左氏之事实”以考证春秋地理古今之沿革。纪事起于隐公迄于哀公。季本,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明代大臣、学者。师从王守仁。进士及第后,授建宁府推官,征为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后官至长沙知府,落职归。  相似文献   

4.
进士登科录是每科进士放榜后,由官府组织编写的用以记载登科者的名册。进士登科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号,即使同一时期的叫法也不同。如在唐代称其为“登科记”,宋代则称之为“小录、进士小录、同年小录、登科小录”等,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又称“殿试录、御试录、廷试录、进士题名录”等。  相似文献   

5.
自洪武四年(1371)开科取士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于是便“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才举行了停罢后的首次会试,取中进士472名。但由于本科榜眼练子宁及进士黄子澄等在靖难之役中坚决站在建文帝一方,所以当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不但将练子宁、黄子澄等削籍置法,而且还下令毁坏了本科进士题名碑,从而造成《进士题名碑录》中许多进士缺名。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时,  相似文献   

6.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相似文献   

7.
原文;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  相似文献   

8.
张行舟 《新闻实践》2002,(12):42-44
说起“内容为王”,也许有人会斥之为老调重谈,缺乏新意,而笔者却不以为然。从前的“内容为王”严格来说仅仅是在窄带互联网基础上的,是以数量取胜的。而从2000年开始的宽带网建设发展到今天,一种以质取胜的“内容为王”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需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原文: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于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媒与舆论是密切相关的。它是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影响社会舆论,马克思认为,报刊活动的目的是“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并提出了报纸是“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的论断。公众舆论是一支巨大的力量,伏尔泰说过:“人们把公众意见叫做世界之王,舆论就是世界之王。”他们的见解不约而同,他们都看到了舆论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并以不同的言语方式对舆论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在《新闻战线》发表了一则“记者感 言”,题目为《无冕而不王》。说的是人们把记 者称之为“无冕之王”,作为干新闻记者行当的,就 不能因此而飘飘然,忘乎所以。记者不是王、不称 王、不为王。记者应当“不计名利,敬业爱岗,廉洁从 业,无私奉献。”文中引用了一首记者理应读懂的 歌: 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纤手,握绵手,握茧 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有道是:名不求,利不 求,官不求;伐恶效狮吼,逄善魂相就。 图一个,天无垢,地无垢,心无垢。 同行评说:“这才是真正的新闻记者。”同时又 指出“感言在理…  相似文献   

12.
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 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 “影响为王” “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相似文献   

13.
“试帖”在唐代或指明经科考之法,或指进士诗赋试卷。宋代以后,特别是到清朝,通常把科举考试中进士所试律诗称作“试帖”、“试律”或“试帖诗”,而唐代的应试诗便相应被称为“唐人试帖”或“唐人试律”。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其应试律诗也被后世奉为试帖之典范,是故清初复议试诗以后,选编评点唐人试帖渐成风气。今就所见,对这些清人选评笺注唐人试帖刻本略作论说,以期引起世人的重视。 一、刊刻背景 现存清人选评唐试帖刻本可略分为四类:一类是康熙刻本。有毛奇龄《唐人试帖》(康熙四十年刻本)、陈汗《唐省试诗》(康…  相似文献   

14.
李琳琦 《历史档案》2005,1(2):54-58
明清时期的徽州,不仅以“十室九商”的商贾之乡而名闻遐迩,还以“人文辈出”、学术思想发达而著称于世。徽州是执明清商界之牛耳的徽商的桑梓之邦,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学术思想——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的故乡。“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孔汶 《传媒》2019,(13):25-26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产生及其融合,使媒体生产流程、盈利模式、管理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媒体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变革之深刻与巨大,堪称颠覆,以至于媒体的内容生产一度变得似乎不那么重要了。业界也兴起一股唱衰内容生产的声音,不少媒体提出了“渠道为王”“技术为王”“产品为王”的口号。“内容为王”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云南老年报》的实践证明,“内容为王”没有过时,技术的发展给“内容为王”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与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孤家”、“寡人”是我国古代封建君主的自谦之词,百姓称之为天子、皇帝、陛下等。君主是古代国家机器的核心和至高无上的总指挥,是古代官场上百官之上的“官”。所以《说文解字》把“皇”解释为“大也”,把“帝”解释为“王天下之号也”。  相似文献   

17.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皇帝制策"和"进士对策"这两部分保存了大量明代科举考试的原始文本,它们分别有一定的格式体例。明代时务策问往往是发策者感时事而发,士子对策也都有的放矢。问答皆重时务,很有针对性、现实性,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可补史之缺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是,无可否认,由于受首场八股文的影响,时务策格式的僵化及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本没有王。想称王的多了也就有了王。在报纸运作领域。有几种关于王者的说法,并时而有新的说法出现,人们的理解莫衷一是。各有各的理,有交叉也有不交叉的地方。 王者之说的成立有其具体的条件。或者是在某些阶段清楚表明侧重点的需要,或者是说明媒体自身的优势。在不同历史形势下.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的媒体,各种因素发挥的作用大小、轻重不同。 通过谁为王者的辨析,对关乎报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发挥的作用.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能否达成共识,指向某一个王者并不重要,或者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王者。关注王者之道。实质是谋求竞争实力,发展潜力之道。孤零零的王者得不到丰收的“田”,“田”是“王”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榴莲之味     
第一次在水果超市见到榴莲,我就产生了恐怖的联想,这家伙太像二战中德国制造的一种水雷。导购小姐甜美的声音,也掩不住它的恶臭。她说这是榴莲,号称“水果之王”。我没记错的话,上回我和太太买芒果,她们也说是“水果之王”。看来能称王称霸的绝非什么好东西。  相似文献   

20.
飞花拾零     
“玉堂春”原是河南人“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这唱词许多人耳熟能详。可是你知道吗,苏三原是我们河南人。据史料记载,王金龙的原型名王三善,《明史》有传。王三善字彭伯,号龙名,家住河南永城县,兄弟四人,他本人行三;于明万历29年(1601年)考中进士,后来升为考功文选郎中、太常少卿,在京城当官。他找上苏三也是事实,但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