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子政务是行政管理领域出现的新事物,作为新兴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对责任政府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责任政府也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电子政务与责任政府的相互关系,描述了目前哈尔滨市电子政务与责任政府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信息公开、深化政府治理流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信息福利水平以及提升政府形象方面的积极意义;重点指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取得的5方面的显著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顶层规划与网站群建设提高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公民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归纳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存的5个方面问题,指出我国电子政务下一步将朝着加快电子政务立法、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加强信息资源共享、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及发展移动政务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现状的调研,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G2C、G2B双向互动,电子政务革新与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面向公众服务为核心的流程优化等方面对福建省电子政务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福建省县级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福建省县级政府电子政务流程优化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的必要性,阐述了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一体化的内涵,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业务流程再造5个方面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级市政府网站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政府网站优于中部,中部又好于西部;中部与西部基本属于同一水平;东部与中、西部则差距悬殊。造成这种差异,主要因为地区之间在财政对电子政务的支持力度、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民众对电子政务的需求程度、政府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减轻政府负担的要求、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政府OA建设水平等六个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下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电子政务作为一种能更方便地沟通信息和提供服务的工具,在客观上搭起了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桥梁,有效地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通过对电子政务的使用能否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进行研究,期望能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在改善政府与公众关系方面的作用,促进地方政府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建设对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使政务公开,意义十分重大。从电子政务的基本涵义与作用、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电子政务建设与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等三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电子政务建设与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关系,强调了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做好机关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研究是各国在开展电子政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一个新课题,主要从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研究、协同政府研究、协同政务研究及网络环境下政府的协同服务研究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政府协同服务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新趋势和新热点,并将最终导致网络环境下政府协同服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创新与电子政府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起来,而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综合创新的助推器。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政府职能、政府结构、政府过程、政府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推动传统政府向治理型政府、扁平型政府、无缝隙政府、学习型政府转变,以全面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的公共管理目标可定位为“规模适度、管理科学、高效服务”。体现在政府业务流程方面,则是要改善传统政府业务流程,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简便、务实、廉洁、高效”,通过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建立起电子政务中比较理想的政府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