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伟 《视听界》2007,(3):88-89
饱受争议的广播医药类咨询节目(俗称“卖药”节目),办还是不办,成为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反对呼声的加大和国家有关部门监管措施的逐步到位,“后咨询节目”时代已经清晰可见。所谓“后咨询节目”时代,是针对目前医药类咨询节目在广播中泛滥成灾而言的。在“后咨询节目”时代,医药咨询类节目要么与广播无缘,要么改头换面,以传递健康保健知识的形式出现,不管是哪种面目,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用大段的时间王婆卖瓜了。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健康信息的渴求使得科教健康卫生类节目应声而起,在各大媒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一类节目,广播健康类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健康知识,新的医疗技术,健康热点话题,专家连线等为一体,及时为听众提供寻医问药服务,传播健康理念,因此深受听众喜爱!但是近年来,广播健康类节目也受到听众的质疑和反感,甚至经常听到有人评论广播台是卖药台,节目是医托,药托,有忽悠听众之嫌,很多健康类节目遭遇瓶颈期,健康节目不“健康”!那么,健康类节目如何“健康”做呢?  相似文献   

3.
健康类节目是我国各地、各级电台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节目样态,在各种电台频率中呈横跨性分布,成为各专业频率的百搭元素.尽管都冠以“健康服务”之名,但细致分析后我们发现,它们的具体面貌却是五花八门,在单纯健康教育到咄咄逼人的卖药直销宣传这两类代表性端点之间,存在着数量可观的杂交成分体和混搭成员.对于以“健康传播”为旗号的广播机构主体来说,服务和营利,哪一个应是其社会角色的首选核心立脚点?这个问题将中国的健康广播运行推上了媒介自为与国情现实之间的两难境地.对此,我国广播业应当反思的是,如何在寻找自我和坚持专业性的前提下,提供真正有建设性和公共价值的服务产品,而非以健康传播之名包装似是而非的医药营销广告,一方面糊弄和愚化听众,另一方面加速透支消费已经不算充裕的自身信度资源.  相似文献   

4.
如何增强广播的收听效果,提高广播的竞争力,是广播工作者致力探索的问题。广播节目以音乐为主线,以游历于城市、山水、人文为内容的节目,能够“引领”听众的思维和感官,使之产生“同步运行、身临其境”之感,有电视“音乐风光片”声画结合之效,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从“听觉”到“视觉”转换,有利于提高广播的可听性。那么,广播音乐节目如何实现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如何增强广播的收听效果,提高广播的竞争力,是广播工作者致力探索的问题。广播节目以音乐为主线,以游历于城市、山水、人文为内容的节目,能够“引领”听众的思维和感官,使之产生“同步运行、身临其境”之感,有电视“音乐风光片”声画结合之效,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从“听觉”到“视觉”转换,有利于提高广播的可听性。那么,广播音乐节目如何实现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凌春建 《青年记者》2007,(3):131-132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业被电视业超过,广播慢慢被人们定义为“弱势”的媒介。而到了90年代后期,交通台、音乐台的崛起,中国的广播业开始慢慢回升。在这次反击中,频率专业化是打头前锋。浙江广播电台“交通之声”正是在这股大潮中于1998年应运而生,其办台之初就定位于“立足交通,做交通专业广播,定位出租车司机收听市场,做出租车司机爱听的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广播业走向市场势所必然。时下,开办医疗热线节目是电台参与市场竞争的普遍方式。毋庸讳言,医疗热线节目在给电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甚至药效宣传失实等令人生厌的现象。近几年,社会各方责难广播“卖药”的声音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台的医药咨询直播热线节目,俗称“医药坐台广告”。就是商家请一个医学顾问,一般是职业医生,或者是稍微懂些医药知识并擅长语言表达的人,也有的是商家老总亲自上阵,到电台直播间与主持人配合,直接向听众推介某种药品,介绍用药和治疗常识,并通过热线电话解答问题,进行信息咨询,目的是推销药品。“医药坐台广告”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盛行于90年代末。应该说,这是一个充分体现广播特点,发挥广播效益,很让广播人“长脸”的节  相似文献   

9.
高坤 《新闻前哨》2005,(2):86-87
广播媒体“空中门诊”节目,就是邀请医疗专家走进直播间借助空中电波向听众讲解健康、保健知识,因其贴近性、服务性,受到听众欢迎,从而收到了社会与经济的双重效益。但是一些广播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播出“空中门诊”类专题广告节目时,出现了一些失实和虚假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受众的利益和广播媒体的公信力。这种现象,应引起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及时纠偏,才能不断提高此类专题广告节目的广播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广播业的发展与节目评估 广播业目前已经成为竞争激烈的市场。其市场化程度仍在不断的深入。广播业市场有三个基本要素:节目、听众和广告。广播业未来的竞争就是节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听众的竞争。就是市场的竞争。广播业市场的三个要素中。节目是核心要素、关键要素。因为节目的质量决定了一家电台在广播媒体及其它媒体间的竞争地位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沈洁敏 《报刊之友》2012,(11):130-131
摘要;广播热线节目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原因不在听众,而是节目出了问题。本文对广播热线节目“一头热一头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广播热线节目的“三性”问题,即:“话题的真实性”、“听众的参与性”和“信息的实用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广播热线节目如何走出“一头热一头冷”的怪圈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一直觉得,健康节目(不含医药讲座)应该是最不愁听众的.因为谁不关心自己的健康呀!再看看近几年这药品、保健品市场,多火!为啥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舍得为健康投资了。这说明健康节目不仅有着很好的受众资源,也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但是,好的资源和市场只是为办好健康节目提供了基础条件,要使其形成品牌,还须遵循广播规律,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经济电台以其调频广播良好的收听效果和直播方式这一新手段的采用, 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电台的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节目路子窄、收听率不高、广告滑坡、影响力下降的困境, 与诞生之初的火爆之势形成强烈反差,经济广播进入了转型关键期。经济广播尤其是城市台的经济广播的出路在哪里呢?本人十几年来一直在经济台工作,亲身历验了电台经济广播的发展变化,在此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广播医疗热线节目是目前广播媒体面向城乡听众开设的一种普及医疗知识,传播健康意识的科教类有偿服务节目(广播界俗称为“坐台”节目)。它以邀请有关医疗专家系统讲授有关疾病的防疫、防治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热线电话实现主持人、专家、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达到健康教育、医疗服务及药品推介的宣传功能。这类节目一开办便受到听众的好评和客户的青睐,收听率急剧上升,被广大听众誉为没有距离的“空中医院”。兴起与发展对于广播热线节目的兴起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1、契合了广播改革的发展思路,发挥了广播媒体的优势与长…  相似文献   

15.
广播界的资深专家汪良先生在2004年就广播产业化曾说:“中国广播业的现状离产业化还有很大距离,事实上我们连节目的市场化都没有做到位”。两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仍能触及广播市场的痛点。然而,虽然还没有“做到位”,但毕竟是如火如荼地做起来了,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什么原因导致了广播节目市场化进程缓慢?广播节目市场化的发展和前景值得广播人思考。  相似文献   

16.
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对农广播是全国唯一一家地市级专业对农广播频率.频率通过调频和有线两种方式传播,其中有线传输覆盖市本级1 5个乡镇.经过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嘉兴市本级共拥有调频音响喇叭9万多只,人户率达到88%.但近几年来,频率迫于创收的压力,医疗广告、卖药专题大量充斥在节目中,每天累计播出有3小时,虽然每年为频率创收250万元,但是大量的卖药专题大大降低了对农广播的公信力.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总台对农频率撤销全部医药专题广告,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丰富、优质的节目,全力打造"绿色对农广播".  相似文献   

17.
蔡雯 《中国广播》2010,(8):16-18
作为不做广播的人来看浙江之声《阳光行动》节目,有一些作为听众的体会。我觉得《阳光行动》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节目。  相似文献   

18.
广播外宣节目由于功能和作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受众对象的特殊性,即广播外宣节目,特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及各地电台与国外电台交流寄送的节目,它的受众对象就是外国人以及广大的华人华侨,由于国外听众在欣赏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国内听众的差异,再加上广播节目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广播外宣节目在开头一定要注意要吸住听众,也就是广播界常说的“先声夺人”。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FM89.8广播新闻频率《倩颖随行》节目在介绍众多音乐种类的时候,在“古典”、“流行”、“摇滚”、“爵士“、“乡村“等之外,又多了一个名字——“世界音乐”!许多听众不禁发出疑问:哪种音乐不是从“世界”上来的?又有哪种音乐不是“世界的音乐”?  相似文献   

20.
广播夜话节目曾经是听众参与度最高、电台“影响力”最大的节目类型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它正经历着一场从形式到内容、从单一到多元、从疏导到渗透的发展变化。变化不是死亡,发展才是永恒的动词。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广播夜话节目的兴起、发展兴盛、现状作了分析,并预期走向,对现实修正途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