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白凌志 《学语文》2014,(2):56-57
正笔者在教学夏衍的《包身工》(人教版高中第一册)时,对学生提出的"文中‘不假思索’是不是应改为‘不加思索’"的问题,也产生了疑惑。为了解决这个疑惑,笔者首先上网搜索了"不假思索"和"不加思索"的词义解释,竟然发现了问题:第一,《百度词典》、《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等栏目均收录词条"不假思索",并对其作了解释,而未收录"不加思索"。唯有"互动百科"栏目收录了"不加思索"。第二,《百度词典》、  相似文献   

2.
"斯密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对人类学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历代学者对"斯密问题"的研究各有特点各有成就,"斯密问题"的传统解释形态也依然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对"斯密问题"的传统解释形态的阐述,来进一步探究亚当·斯密法理学视角下的"斯密问题"。  相似文献   

3.
因其魅力,与《诗经》有关的许多问题争议至今。"诗经六义",历来有三类解释,不过,将"风"、"雅"、"颂"解释为《诗经》的三种体裁,将"赋"、"比"、"兴"解释为三种表现手法,这应该是一个最为可靠的解释。关于"诗经六义"的解读,争议最大的还数"赋"、"比"、"兴",朱熹的解读较为合理,只是显得单薄。本文综合各家之言,以期提出一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是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提高"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实践教学的效果非常重要。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实践教学,包括测井资料手工解释、计算机处理解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近几年来,根据存在的问题,对"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解释世界的哲学,但更是改变世界的哲学。"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飞跃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在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同时,不仅不能忽视解释世界和理论的重要性,相反,在盲目浮躁的当下社会,显得尤为关键。此外,无论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是硬道理,即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而对"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齐飞"如何理解,则有两种不同的解说。一般是这样解释的:"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这样解释有一个问题,一个下,一个上,这应是"对飞",而不是"齐飞",成语"比翼齐飞",指的是两只鸟同向并飞,这才是"齐飞"。将上下对飞解释为齐飞,似乎于情于理不太通,于是有人将"落霞"解释为一种鸟。"孤鹜"(野鸭)也是鸟类,既然都是鸟,  相似文献   

7.
"似的"和"似地"哪个对?这个问题在学习中容易造成困惑。本文结合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的实际运用和有关词典的解释指出:"似的"和"似地""是的"其实是一个词,可以互用,不可以把"的""地"看作定语或状语的标志,而是一个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人们对庄子《齐物论》就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天籁"的权威解释是"自然界的声音"。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解释。如果联系上下文,"天籁"其实可以被翻译为人的心声,或者说是人对外物的认识。以这种理解,可以更好地将地籁、人籁和天籁作一个鲜明的对比。而且,庄子对"天籁"所持的是批判性的态度。因为一旦言物就有所亏,就不再是物本身了。人的认识都是有偏见的。如何去看待"天籁"呢?庄子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寓诸庸,以明。"  相似文献   

9.
"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是将前者解释为"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将后者解释为"比喻有虚名无实惠,或以空想来自我安慰"。但它们在实际运用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殷商始祖"玄王"解释为"玄鸟所生之王"欠妥当。玄王应当解释为"北方之王"。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教材把杜甫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注释为"曾经",这是值得商榷的。从各种辞书的解释来看,"省"没有"曾经"的意思,其本义是"察看"。从诗意来看,"省"应解释为"察看"。这样,符合训诂释词的普遍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事件结构分析的方法考察流行语"被就业"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得出"被"的语用功能是凸显"有主观外因而内含状态的"事件特征。这种解释方案还可以很好地回答"被"字句研究中一些没被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有很多我们信手拈来、习而不察的语法小问题,比如"我的女朋友"和"我女朋友"的使用差别。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平时使用不用特意思索,但细细探究还是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区别,本文即主要从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出发,尝试系统解释"我的女朋友"和"我女朋友"短语使用的差别,以期对于汉语言研究及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在《陈情表》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质疑结尾句中的"犬马怖惧之情"的注释。课文注释说"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那么,"犬马怖惧"就是"谦卑"的意思。这样解释,对吗?问题一出,不少学生附和,同时,还有学生拿出词典查了起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犬马"的解释是,"古时臣下对君主自比为犬马,表示愿供驱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的解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文意、故训、实际用例等多角度论证了成语"凤凰来仪"中的"仪"不能作名词"仪容"解释,也不能增字解释为"有容仪",而是动词"来"、"至"的意思。理清了错误释义的来源,驳正了有关辞书、文献中的误释。  相似文献   

16.
与"四书"之《论语》、《孟子》和《大学》相比,《中庸》中的"中庸"字义,自古至今都是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在对前人的研究作出总结的基础上,分别对前人对"中"、"庸"二字的解释做出辨析,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期析出《中庸》的字义。  相似文献   

17.
释“契阔”     
正现行的由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了曹操的《短歌行》,该诗有"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两句,书下注释将"契阔"一词解为久别重逢,而大学中文系常用的一套由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却将"契阔"解释为久别,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解释恰好相反,但是由袁世硕先生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又将"契阔"解释为久别重逢。这两种解释到底哪种正确?"契阔"一词又存在什么  相似文献   

18.
自纳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后,"历史解释"在课堂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果关系的错配、概念内涵的错漏、中间环节的错损、唯物史观的错失,导致"历史解释"的逻辑出现错误,需要教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中的"注意"概念界定模糊,其根源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导致的心理本体矛盾。概念问题导致了研究方法的缺陷。心理学的"注意"概念描述的对象本身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解释范式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建构,当解释范式发生转变时,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目前"注意"概念与实验研究中的问题不能通过技术层面的改革得到解决,而关于心理本体解释的变革则可能会让我们完全放弃"注意"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从几则课例看“问题教学”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是世界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对他的卓越创造才能的解释。英国科学家波普尔也说过: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