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在传播儒家思想的修辞实践中,孔子重视修辞人格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在以修辞学的视角对先秦儒家经典文本进行再解读后,研究者可以发现,孔子在修辞实践中至少构筑起了"忠实"、"谦逊"、"严谨"、"仁义"和"权威"等五种修辞人格要素。孔子对于修辞人格的构筑凸显了他的修辞意图,即试图充分挖掘修辞人格所包含的决定性说服力以便提高自身乃至整个儒家学派的影响力并最终在百家争鸣中争取受众,争取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就这篇小说而言,它在小说修辞学方面的成就已经达到了非凡的高度,并因此形成了完全属于余华个人特点的叙事风格简洁而有力,其表现就是对重复、对白等修辞的成功运用,而这些修辞又无一不和小说的主题--"坚韧"相连.  相似文献   

3.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刀疤>中的独特叙述方式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颠覆"特征.小说中"刀疤"故事的叙述者将相互对立的人物身份对调,隐藏了自己叛徒的身份,以英雄的视角进行叙述,从而颠覆了正常的叙述视角机制,具有修辞效果.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者"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以及叙述接受者的间接干预,小说产生强烈的反讽.  相似文献   

4.
"愤青"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 "奋青""粪青"是由元信息"愤青"通过编码和解码双重程序而产生的.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人的相互反应,产生了一褒一贬的修辞变异.以下将针对这三个词的修辞进行阐述,以便对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香椿树街"是苏童小说颇具特色的修辞幻象,其逐步生成的轨迹表现为:文本系列化的修辞选择--推动"香椿树街"修辞幻象生成;"少年人"--赋予"香椿树街"修辞幻象以生命;词语制造悬念--渲染"香椿树街"修辞幻象的神秘氛围;叙述形式独特--产生"香椿树街"修辞幻象真实感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理论修辞学>是一部充满"越位之思"的修辞理论著作.它立足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建构了一个新的修辞学理论架构,全书融入了作者的新思考、新观念、新见解;作者还对传统的内容从新的视角切入做了新的阐释.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创新著作,将会推动修辞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夕阳》是威廉.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的短篇杰作,宏观修辞与微观修辞的完美统一是《夕阳》的成功所在。在儿童视角这一宏观修辞下巧妙地使用隐喻、意象、反复等微观修辞手法,而每一修辞的功用又起到一箭双雕,甚至一箭多雕的叙事效果,使有限的叙事空间孕育无限的叙事魅力,使小说极具阅读赏析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家禄 《文教资料》2008,(28):166-168
"母亲"是张承志小说描写的中心.借助于"母亲"这一主题写出了一系列草原小说,张承志塑造了一系列勤劳、善良、仁义而坚强的母亲形象.更由于张承志自身独特的气质及对"母亲"浓郁的感激之情,造就了张承志"母亲--人民"的文学创作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9.
<白鲸>作为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在修辞美学上呈现出一种"含混"的特征.用丰富的事例重点阐述了小说<白鲸>中隐喻和象征手法所呈现的多种指涉对象模糊、重叠或重塑现象,并探讨了小说贯穿全篇的"死亡"象征及象征中作者态度的含混.  相似文献   

10.
一、数词"一"的修辞效果汉语的数词"一",除用作数量计算外,还具有修辞的作用。它并非只是枯燥、呆板的称数,在表达具体数目以外,还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能够使语言表达收到积极的修辞效果。数词"一"的修辞效果表现为表意精确、强调语意、创设意境等。  相似文献   

11.
夏天敏小说对语言有超乎寻常的体验和把握,他的小说在叙事语言方面有高原人的"口气"和特色,以丰富的方言词汇、灵活而厚实的言辞显示了积极修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相声和小品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因为它语言诙谐、幽默.从语言学角度看,诙谐、幽默的语言与恰当的修辞是分不开的,而"包袱"抖得响不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修辞.相声、小品有其常用的修辞方法,其翻译方法也应既顾及"包袱"的特点,又要体现出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建军在其专著《小说修辞研究》中提出了系统的小说修辞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接受了布斯的小说修辞理论的构架,但对布斯的小说叙事理论的偏颇作了一些修正,认为他的小说修辞理论主要建立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范畴之上,对现代主义小说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4.
清代著名文论家叶燮的<原诗*内篇>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思想,尤其是他对诗歌修辞的核心问题--"活法"的深刻论述,对我们认识诗歌语言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诗歌修辞的角度,结合叶燮在文中的有关论述,对 "活法"的概念、"活法"产生的内在必然性、诗人素质要求以及诗歌语言变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词序颠倒,是指词语相同、顺序颠倒的一种修辞现象.如词语"编选"与"选编", "洗白"与"白洗";成语"异曲同工"与"同工异曲","如日中天"与"中天如日":短语"知而行"(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与"行而知"(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得见人"与"见不得人";诗词"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与"黄河流入海","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犹记四十三年,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文章"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与"汝之不惠,甚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鲁迅《药》)与"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广告"看《买卖世界》,做世界买卖"(.《买卖世界》),"是名家写的好看小说,非名家写的看好小说"(《上海小说》),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伍尔夫为参照,分析王蒙意识流小说的修辞建构.意识流手法在中国化进程中,融入了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审美情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意识流".  相似文献   

17.
"副+名"结构的社会与修辞理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群 《天中学刊》2007,22(1):85-88
对汉语“副 名”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描写到动态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副 名”结构逐渐得以广布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修辞方面的理据。社会的发展、心理趋向的推动、大众文化的流行等,为副名结构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副名组合还具有语用修辞方面的优势和魅力,它是语言使用者由无意识地临时使用到逐渐有目的地特意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普鲁斯特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以其高超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成为小说世界的奇观,此部小说大量应用"叠印修辞",创造了小说作品中奇妙生动的非线性表达的叙事景象。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小说,美的语言修辞材料,美的语言修辞方法,形成美的语言修辞效果。由于赵树理对语言修辞材料和修辞方法的成功驾驭,形成了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独特的修辞美学,产生了富有独创个性的修辞效果———幽默风趣之美,朴实自然之美,含蓄隽永之美。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现代汉语课程中的修辞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学课时少,时间短;二、教学内容交叉重复,老调重谈;三、教学方法枯燥单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使高校修辞教学如一潭死水,“活“不起来.如何在短暂的教学课时内合理分配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修辞教学“活“起来呢?我们认为最灵活务实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调整修辞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注重以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把握修辞理论和分析修辞现象,并创造性开展修辞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而提高修辞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