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学校田径运动会是各个学校每年必须举办的大型体育活动,其显著特点是参加比赛的人数比较多、比赛的周期时间比较短、比赛项目密度大、观看比赛的学生很多。如何安全、有序开展田径运动会?首先是比赛组委会的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2.
田径运动在国际体坛影响甚大,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奖牌最多的项目。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发展田径运动,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衡量一个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这样,每个学校都有田径队,这是参加市、区比赛的保障。但是学校田径队运动队的来源问题,特别是一些市属学校田径队员的来源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位教练员。学生一批一批毕业,而田径队队员也一批一批随之而去,但比赛总是每年都有,于是就存着运动员的储备问题,也即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近年来获得各项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体育局领导和体育运动学校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市中医院和市中心医院有关医生的鼎力支持,及运动员刻苦训练,同时惠州市田径队在训练中和比赛期间曾服用中药"补肾益气丸"起到了较大作用。2材料和方法:2.1试验对象和分组。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员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一种极限强度的竞技运动,田径竞赛是能力、技术、战术、心理的较量,特别是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更为明显。运动员的成绩越来越接近,经常以微弱之差决定胜负。  相似文献   

5.
孙传来 《体育教学》2009,(12):67-67
众所周知,因为场地和条件的原因,我国许多地县级学校都没有400m的标准运动场。而田径教学又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按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应举办一次大型田径运动会。在实际工作中200m跑道上进行4&#215;100m比赛,是屡见不鲜的事,但实际操作时难度太大。首先,各类体育教材没有该类比赛的接力区的划法,其次,第一棒和第三棒,第二棒和第四棒接力区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6.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指每年春秋两季的田径运动会。它有着多方面的教育意义:一可以全面检阅学校田径运动开展情况,检查教学和训练成果;二可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三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遵守纪律、集体主义和荣誉感等品质,并具有振奋师生精神,活跃学校生活等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9,(11):24-24
2009年7月16~19日在四川南充中学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这是近几年来规模最大、参赛运动员最多、运动成绩水平最高的一届比赛,其中包括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9所会员学校的1400余名运动员和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体育运动学校400佘名运动员参赛。  相似文献   

8.
<正>体育运动难免受伤,尤其是校园体育运动伤害出现后,可能面临的漫长纠纷,常令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体育活动甚至体育课都"望而生畏"。上海市首创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下称"基金"),计划于2016年3月试运行,筹资额仅为每生每年2元,保额则最高达50万元,且无论责任在谁,无论伤害是发生在课上、课外,一律予以赔付,将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学校和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在学校之间的各项体育赛事很  相似文献   

9.
叶冲 《少年体育训练》2011,(Z1):179-180
1前言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近年来获得各项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体育局领导和体育运动学校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市中医院和市中心医院有关医生的鼎力支持,及运动员刻苦训练,同时惠州市田径队在训练中和比赛期间曾服用中药"补肾益气丸"起到了较大作用。2材料和方法:2.1试验对象和分组。16名  相似文献   

10.
杨晶 《体育师友》2005,(1):23-24
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校园内广大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产生了质和量的巨大变化,也对体育在校园中的开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伴随着全民健身的热潮,社会上出现了普及与推广新兴体育运动的热潮,处于改革热潮中的大学校园,其校园体育化建设应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向多元化的方向进行探索,2001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也明确提出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1.
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体育锻炼能够像太阳一样普照所有学生,但是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却还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而且比赛内容机械单调,比赛形式一成不变,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如何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运动会,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是举办一次运动会的关键所在。我校为了新课程改革,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结合每天一小时锻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市场经济对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特别是在招生和就业上的冲击,做为运动训练大项的田径项目更是首当其冲。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训练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就有可能导致田径人才的断层甚至于枯竭,从而使得体育竞技项目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有可能导致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难以为继。为此,本文在对体育运动学校田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揭示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运动学校田径训练的现状和问题 1、训练设施和条件不足 良好的训练设施是运动员成才的基本条件。虽然随着经济形  相似文献   

13.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对于提高学校体育水平,推广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及早发现和培养优秀田径人才及后备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课余田径训练须树立健康第一,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实施训练。切不可为训练而训练,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比赛名次。如果这样,即使运动员取得一定运动成绩,也往往是昙花一现,到高一年级阶段,就很难取得进步。此外,实施田径课余训练,必须重视科学选材,要发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锻炼,在此基础上建立班、年级代表队,从中再选出一些比较突出的苗子进一步培养,最后确定校代表队名单。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实施"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3年多来,在全省3315所中小学校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中小学生128万人。一,围绕项目,建立快乐校园引领示范机制坚持以项目促创建、以创建带项目。从2014年开始,紧紧围绕"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启动实施千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省政府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投于200所学校的体育艺术教育软硬件建设,争取5年内在  相似文献   

15.
我是来自黑龙江的李明轩,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的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喜爱体育运动,参加县里和学校的田径比赛,经常获得第一名。平日里我总是跑着去上学,路上经常遇到“挑战者”,但从没输过。1999年我进入了鹤岗市体校,开始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当时训练的项目是中长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30-31
<正>学校开展诸多小型体育比赛,目的是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近几年省市县区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轰轰烈烈,小型比赛热火朝天,学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快乐成长,笔者结合学校的情况,谈谈学校小型比赛的开展对学生思想品质各方面的作用与同仁探讨。一、集体类小型比赛对班级的  相似文献   

17.
<正>校园运动安全一直是困扰着学校体育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只是个校园体育运动的问题,实则是个社会问题,它是由社会各种综合因素导致的一个复杂问题。当下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保护有加,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相关法律的不健全,造成一旦学生在学校里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运动伤害事故,不管是什么原因,家校双方都要为此牵涉很多精力和时间。于是乎,一些能培养学生适应自然环境、提高生存技能的体育器材在校园渐渐消失。如,单杠、肋木架等。体育教师则本着多一事不  相似文献   

18.
正基层的田径此赛是基层行政部门每年都要举办的赛事,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都有担任裁判工作的经历,如何让裁判工作更加顺利,成为很多组织者的重要课题,只有不断地反思每一年的裁判工作,真正把好的经验延续,把每一年的不足给予改进才能确保基层裁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笔者通过对几届区中小学生运劝会的比赛裁判工作的总结,旨在为提高今后基层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提供参考。一、行政部门要与承办学校协调配合基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都是由基层教育局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对田径运动发展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对田径运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使运动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比赛更加公平、公正,更加激烈,训练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改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高校必须重新认识“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快乐体育实现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高校冬季应从丰富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入手,通过开设校园越野滑雪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冰雪趣味比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