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探究性问题是指具有探索研究性质的数学课题. 本文是探究性问题的一个例子. 例1 两条异面直线间夹角公式的探索.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介绍了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的公式:“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设A′E=m,AF=n(图1),则EF~2=  相似文献   

2.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角为θ(0<0<π),它们的公垂线段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设A′E=m,AF=n.则 EF~2=d~2 m~2 n~2-2mncosθ.(1)  相似文献   

3.
部颁立体几何课本上有这么一个例题: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设A′E=m,AF=n,求EF。课本上利用图1推出: EF=(d~2 m~2 n~2-2mncosθ)~(1/2)。并指出当点F(或E)在点A(或A′)的另一侧,则  相似文献   

4.
<正>高一立体几何42页上的例2提出了一个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使A′E=m,AF=n,则EF=(d~2+m~2+n~2±2mncosθ)~(1/2) (1)  相似文献   

5.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设|A′E|=m, |AF|=n, 则|EF|=(a~2+m~2+n~2±2mncosθ)~(1/2)这就是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见高中立体几何课本乙种本第一章)本文谈谈它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数学第二册(1979年6月第1版)35页介绍了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的公式: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θ,它们的公垂线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设|A′E|=m,|AF|=n,则 |EF|=(d~2+m~2+n~2±2mn)~(1/2)。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课本(必修)第42页给出了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图1) EF=(d~2 m~2 n~2±2mncosθ)~(1/2),其中θ表示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d为公垂线段AA'的长度,E.F分别在a,b上,A'E=m,AF=n。这是立体几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式,198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与1992年高考(理科)均考过此公式的推导。在教学中,对于公式的推导,学生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第45页的例2是“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设A’E=m,AF=n,求EF.”(图1)在学习此例时,学生已掌握了异面直线的定义,用一个或两个平面衬托异面直线的绘图方法,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常用的表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以及两点间距离的定义等。学生在学习此例时的主要困难,是完成  相似文献   

9.
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需通过平移直线 ,将空间角转化为平面内的角来求解 .这一转化过程通常是解题的难点所在 .倘若解题时能借助适当的辅助平面 ,往往可以避繁就简 ,顺利求出 .(如图 1)引理 已知 a,b是异面直线 ,a α,b β,且α⊥β,α∩β =l,又设 a,b与 l所成的角分别为θ1、θ2 ,a,b所成的角为θ,则 cosθ =cosθ1cosθ2 .它的证明很简单 ,现留给大家 .对任意的异面直线来说 ,这样的辅助平面α、β是否一定存在呢 ?(如图 2 )设 a,b为异面直线 ,在直线 a上任取一点 O,则点 O及直线 b可确定一个平面 ,…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学参考》2009,(23):53-53
引子:已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为θ,如图1所示,在直线a、b上分别取E、F,已知AE=m,A1F=n,a、b的公垂线段AA1=d,则EFEF=√m^2+n^2+p^2±2mncosθ,下面通过三个例子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立体几何中 ,有一个常见的模型 :图 1        图 2如图 1,已知直线a、b、l与平面α满足a α ,b α ,a∩b =P ,P∈l ,l与a、b成相等的角θ ,在l上任取异于点P的Q点 ,过Q作QK⊥α于K ,那么K点到直线a、b的距离相等 ,即K点落在∠APB(或其补角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 ,记∠QPK =θ1 ,∠KPB =θ2 ,不难得到cosθ =cosθ1 ·cosθ2 .运用上述结论 ,可解决过空间一点P且与两直线 (包括二异面直线 )成等角的直线的条数问题 .2 0 0 4年高考数学 (湖北卷 )第 11题 :已知平面α与 β所成的二面角为 80° ,P为α、β外一定点 ,过点P…  相似文献   

12.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它们的公垂线段A刃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匕刃FE=a,艺AEF一夕,二面角川一EF一A为夕,则有:£F二J·了丈压七屁舜床se夕)’一(etg夕一。tgactg床sea)2 (1)几,l口/一卜尸l /“ 证明:连接A‘E,AF,设A‘F~m,AE~n,a,b所成的角为r(O相似文献   

13.
求异面直线距离是高中立几中的一个难点,对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它的规律.为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个问题,本文仅就关于用正投影法求异面直线的距离进行一点探索,供读者参考. (一)用正投影法求互相不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对于互相不垂直的异面直线a与b,作辅助平面——正投影面θ,使α⊥θ(图一),设a、b在θ上的射影分别为点A′和直线b′,公垂线AB在θ上的射影为  相似文献   

14.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定义求解,也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射影长来解决. 如图1,a、b是两条异面直线,C、D分别是a与b上任一点,若口是与a、b都垂直的向量, 则a、b之间的距离d=|CD·E|/|E|(d为CD在e/|e| 方向上的投影). 例1 如图2,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AB=1,AA1=2,求异面直线BD1与CC1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在立体几何中,有一个常见的模型 如图1,已知直线a、b、l与平面α满足a(α, b(α, a∩b=P, P∈l, l与a、b成相等的角θ,在l上任取异于点P的Q点,过Q作QK⊥α于K,那么K点到直线a、b的距离相等,即K点落在∠APB(或其补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记∠QPK=θ1, ∠KPB=θ2,不难得到cosθ=cosθ1·cosθ2.  相似文献   

16.
在1982年第四期上刊登了李梦樵同志的“已知四面体各棱的长求它的体积的方法”一文,介绍了由四面体各棱长求其体积的一种方法。这里,我再介绍一种方法,供读者参考。予备题一、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两点E、F,设|A′E|=m,|AF|=n。则 |EF|=(d~2+m~2+n~2-2mncosθ)~(1/2)(E、F在AA′同侧) 证明请参阅通用教材高中课本第二册第35页。若|EF|=x,则上式可表示为 cosθ=(d~2+m~2+n~2-x~2)/2mn 予备题二、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的四边长分别为a、b、c、d,对角线AC的长为e。求顶点B、D到对角线AC的距离及两垂足问距离。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时,常见以下试题,同学们解答时不知如何下手?现分析如下。题目:直线a与b是夹角为60°的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一点P作与a、b都成60°角的直线有几条?解:过空间任意一点P作a、b的平行线a′、b′,a′、b′确定的平面为,所求即为过点P与a′、b′都成60°的直线,如图:①当所求直线与a′、b′共面时,  相似文献   

18.
文[1]中给出如下两个结论: 定理1 设直线l经过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焦点F,直线l交双曲线的两条准线于A、B,点O是双曲线的中心,e是离心率,l的倾斜角为θ(θ∈(0,π)),则OA⊥OB的充要条件是sinθ=1/e2.  相似文献   

19.
1 试题再现 如图1,椭圆E:x2/a2+y2/b2=1(a>b>0)的离心率是√2/2,过点P(0,1)的动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当直线l平行于x轴时,直线l被椭圆E截得的线段长为2√2. (Ⅰ)求椭圆E的方程;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月刊》2004,(3):44-49
直线、平面 简单几何体1 .空间两直线 l,m在平面α,β上射影分别为 a1,b1和a2 ,b2 ,若 a1∥ b1,a2 与 b2 交于一点 ,则 l和 m的位置关系为 (   ) .(A)一定异面    (B)一定平行(C)异面或相交 (D)平行或异面图 12 .在直二面角α- MN -β中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 BC α,一直角边 AC β,BC与β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4 ,则 AB与β所成的角是 (   ) .(A) π6  (B) π3  (C) π4  (D) π23.二面角α- l-β是直二面角 ,A∈α,B∈β,设直线AB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 1和∠ 2 ,则 (   ) .(A)∠ 1 ∠ 2 =90°  (B)∠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