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传统的批评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确在的,它是作者有意无意地植入叙述的内容和形式之中的,正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此批评家可以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来以意逆志,发掘了作者本意(志)也就达成了批评的基本目的。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发生了巨大变化,四五十年代盛行于美国的新批评派认为文本本身是意义的存在方式,也是批评家捕捉意义的唯一根据。意义是确在的,但仅仅存在于由语词构筑的文本之中,其他观点只不过是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而已,它不是混淆了诗和诗的来源就是混淆了诗和诗的结果。症候式阅读从根本上颠覆了文本具有确定意义的观念,它认…  相似文献   

2.
作品一旦写出,就脱离作者而具有自己独立的意义。因此,作者的意图不等于作品的意义。语文学科文本一旦进入阅读过程,就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作品"。文学批评中的"意图谬见"反对将作者意图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语文学科文本解读中的"意图谬见"要强调的是,作者的构思或意图不是文本解读的中心,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对作者构思或意图的解读。正确对待文本解读中的"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有助于揭示作品意义。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烦恼与批评的智慧王先霈关键词文学批评,功能,审美,阐释文学批评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传递美感,增加接受者审美快感的强度、深度和稳度;一是阐释意义,使得作者的原意,或是文本蕴涵的“客观的意义”,或是历史、文化赋于文本的意义,昭然地展示于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4.
王先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文学批评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传递美感,增加接受者审美快感的强度、深度和稳度;一是阐释意义,使得作者的原意,或是文本蕴涵的“客观的意义”,或是历史、文化赋予文本的意义,昭然地展示干读者眼前。前者偏向于艺术,故不必要求它的科学性;后者侧重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意义,因此是科学的批评。两种批评各具不同的性质和规律,但在实际中常常相互结合,审美的智慧与科学的智慧相互融汇,使批评世界显得无限地丰富。  相似文献   

5.
本事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方式,主张从文本的外部对文本进行阐释,认为作者的意图决定作品的本义,而新批评派的意图谬见论则主张完全从文本本身进行研究,摒弃一切外部因素。从理论主张和阐释方法两方面看,本事批评和意图谬见论各有短长。  相似文献   

6.
文学批评发展已有相当历史,文学诠释日益朝着纵深方向发展,许多批评家跳出文本,力图挖掘出文学作品背后的"深意",导致了文学批评的"过度诠释"。文章结合昂贝多·艾柯提出的"过度诠释"理论,通过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标题中"玫瑰"一词的象征含义争议以及对文中第一人称复数"我们"这一叙述者身份争议的评析,揭示文学批评中的"过度诠释",进而探析批评何以过度泛滥,又该如何把握"诠释的度"。艾柯提倡应该回归本文,探究介于作者意图与读者意图之间的本文意图,方能使诠释适得其所。  相似文献   

7.
一、批评的主体性和主观随意性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理论思潮、社团流派……)的阐释、鉴赏和价值判断。它不是对文学现象的就事论事,而是批评家综合运用文艺学、语言学、美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的原理对文学现象的微观考察和宏观把握。通过批评,不仅能够发掘文学现象的奥秘,而且批评家的主体精神也可以得到弘扬。就后一方面而言,文学批评确实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因  相似文献   

8.
<正>作品文本阐释即文本意义生产,体现出文本、作者和读者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文本意义、作者意图和读者会义三者,存在着某种张力关系。文本意义和作者意图相互制约,这种制约又反过来制约着读者会义的形成。正是三者的互动和制约关系决定了文本意义具有某种弹性。如此看来,一些阅读教学直接将教师乃至编者的读者会义当作文本意义,消解了文本意义的弹性  相似文献   

9.
文学批评是一种后审美效应、批评家的任务是准确阐释作品生命,但自觉或不自觉的诸种心理负面效应影响了批评家的正确批评。这些心理负面因素表现有名家效应、从众效应、认同效应、逆反心理效应等。批评家的这些心理负面效应使其批评只能停留在印象型批评的浅层面上,而成不了研究型的深厚批评。批评家要想成为真正大批评家就必须消除上述心理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面对林林总总的文学作品 ,特别是那些已经将名字镌刻于文学史之经典文本 ,什么样的文学批评和分析能与他们的研究对象一起保持历久弥新的鲜活和生动 ,能够长久引起读者真情的共鸣和更深刻的感悟呢 ?又是什么样的文学批评与分析 ,能够抛弃那些对作品呆板与僵硬地框架式的斧斫 ,真正深入到作品以及作者的“艺术内核” ,血肉饱满地呈现出作品深层次结构的完整意义呢 ?蓝棣之教授的“症候式”分析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 ,正为我们的疑问和期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蓝先生这样诠释症候式批评理论里的“症候”概念 :“‘症候’直接来自精神分析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文坛论争中出现了浓重的个人情绪化倾向,这与文学批评的使命和游戏规则格格不入。文学批评的使命是对文学对象的说明、阐释和判断。文学批评的游戏规则用哈贝马斯的沟通原则来说就是真诚性、真实性和正当性。个人情绪化批评以宣泄个人情绪为旨归,不以准确反映文学事实为追求,它必须借背离和歪曲批评对象的实际,不遵循文学批评游戏规则和批评操作规范,才能满足个人情绪需要,在本质上是非真诚,非真实和非正当的。个人情绪化批评为害甚烈,必须综合治理以净化文学批评。对策是批评的他律和自律。他律是批评家对个人情绪化批评的严肃批评,自律是批评家“审己以度人”  相似文献   

12.
文艺理论的借鉴与文学批评的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文学是人学,由此各种文艺理论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是可能的,其次,文艺理论的相互借鉴能促进双方的文学批评,再次,批评家的个性与文艺理论的有机结合能形成批评特色,最后,批评家在理论借鉴中都具有能动性。以上几个方面告诉我们,要发展文艺理论,我们应该首先重视文学批评,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不断促进文艺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深入,国内外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批评理论也不断涌现出来。在这些批评理论中,文学批评家重点研究和探讨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作者为主要线索,阐释了在后现代主义和读者反应理论这两种理论中作者的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深入,国内外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批评理论也不断涌现出来。在这些批评理论中。文学批评家重点研究和探讨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作者为主要线索。阐释了在后现代主义和读者反应理论这两种理论中作者的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     
很多人至今还沉浸在对1980年代那个文学批评的黄金年代的追怀之中,它的热情、敏锐。对当代文坛动向的快速反应,都让人记忆犹新。新作、新人迅速地被发现,批评自信地对它们加以意义阐释,并确定其美学价值与历史位置。虽然80年代的文学批评在很大髓上是“现代化”意识形态的产物,某种意义上成了新启蒙主义的传声筒。一些事后看来或许更值得注意、更有价值的作品被遗落了。批评家或批评的霸权也排斥、压抑了另外的、不合主流美学观或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写作的可能性,但是,1980年代批评家整体的敏感、对文学的热爱、激情与才华。以及文学批评对人文知识界以至社会文化的辐射能力与影响力是让人怀念的。这与进入市场社会时代乏力的批评形成鲜明的对照。与文学批评的衰微相伴,是当代文学“史”的研究的巨大成就。作为当代文学的从业者。我们在为当代文学终于成为一门货真价实的“学问”而欢欣的同时。却无法不为与此同时批评能量的不成比例的萎缩而失落。  相似文献   

16.
文学批评的活动是在一个过程中展开的。它是由作者意图表达的东西,字面上实际表达出的东西,以及实际的社会反响共同构成的对象意义,同批评家的阅读视角,他的批评模式等等之间合奏出的效果,这一效果应结合到文化语境的角度才便于完整把握。批评是在语境中的,它自身也在营构出新的语境。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学批评话语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哲学批判”的转向先使整个文学批评从过去对形而上学问题的追问进入到文本、叙事、结构、张力、语言批判层面,又从纯文泰、纯语言的解释转化为历史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批评话语,从而使文学理论和社会理论获得了全新的把握世界和自我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呈现出繁荣中的虚空现象,文学批评的从业人员数量剧增,而能直抵文学批评本质,把握时代文化趋向的批评家并不多见,不及物、空洞化、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批评并不鲜见。杨经建的文学批评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贯之以理论视野,以此探究当代文学的精神本色和价值立场。他的文学批评充满了对于时代现场的细致分析,在充满智慧的角力中彰显批评家的本体意识,在当代批评界较为引入瞩目。  相似文献   

19.
艺术化与科学化:关于文学批评的两种理想王又平关键词文学批评,批评理想,艺术化,科学化任何批评,都可以看作一个包含着双重标准的规范体系:其一是施用于文学作品的标准,帮助批评家判断什么是好的作品,这即是通常所说的批评的标准;其二是施用于文学批评自身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意志力诚然是读解活动得以进行的有力支撑因素,但一篇批评文章的读解,如果主要要靠意志力,这无论如何应是批评的一个缺失。追求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这当是批评家的真诚愿望。但是,我们的一些批评家,对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在理解上尚有不周之处。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批评文本的语言魅力,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说服人的魅力,是理性的,简称“服人”态的魅力;一是感动人的魅力,是感性的,简称“感人”态的魅力。如果一篇批评文章,其行文具有坚实的概念基础,如果批评家的思想始终被置于逻辑的形式下完成其表述,或者换句话说,猜想与反驳的关系,始终跟批评文字的行进同步,那么这样的批评文章,其行文就有了某种运动感,运动着的行文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切实地走向它的终点。这样的批评文本,在语言表述上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推阐周匝,运演细密,思理清晰,文脉流畅。这就是批评文本语言的“服人”态魅力。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