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前辈赵超构有过这样一段精譬的论述:“本地人爱读本地的人与事,可亲可信。地方性是别的报纸拿不去的东西,是本地特有的,是独家新闻,是绝对特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县(市)报说的是家乡人、家乡事。它与大报相比,在地域距离、时空距离、心理距离,同读者最接近。我们应当很好地发挥这个优势,烧好“家乡菜”,办出“特色宴”,把县(市)报办成一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纸。 结合《射阳报》的办报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有人可能会问,地方报纸多报道“天下事”,岂不是丢掉了自己的特色?我认为,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地市报的特色,不在“以刊登本地新闻为主”,不是唯有“独家新闻”才能体现,也不单纯是本地的“地方特色”。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与办出地方特色不完全是一回事。地市报纸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所刊新闻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即对本地区读者的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加上时新性、趣味性以及使新闻价值充分体现的编辑手段。之所以说努力向读者介绍“天下事”丝毫也不会影响地方报纸的特色,是因为选择反映“天下事”的新闻,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与本地读者有地理上、心理上的接近性,与读者的切身利益在  相似文献   

3.
地市广播台的优势在哪里?那就是地方特色。利用地域性、贴近性、时效性特点,抓住本地新闻报道这一重头,努力唱好“地方戏”。由于地方电台扎根于本地,拥有大量本地的通讯员和作,其“触角”又延伸到本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故能及时获取来自基层的、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这是地方广播电台办好地方特色节目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4.
在“时”与“事”上巧做文章李俊昌,游秀琴要增强报纸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就要改进新闻宣传方法,讲究新闻宣传艺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为本报的读者着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张报纸是这样,一块版也是这样。作为从业多年的时事编辑和读者,我们...  相似文献   

5.
郑游楚 《新闻窗》2009,(4):46-47
“本土特色”是电视栏目的生命力,而本土文化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电视台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电视台能否以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地化特征,牢牢抓住本地的受众群,无疑十分关键。因此,打好“本土文化”牌,扩大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也成了许多地方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张胜友 《出版参考》2005,(1S):20-20
我以为,中国特色的出版业改革就是四个字:“管住”与“搞活”。管住不等于管死,搞活不等于搞乱。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国家的企业曾陷入“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管”的怪圈。文化出版业也徘徊在管住与管死、搞活与搞乱之间。  相似文献   

7.
观其 《青年记者》2010,(9):96-96
近些年,两会新闻出现了“抓大放小”的现象:全国两会报道,热闹异常,新闻不断,雷语不断;而省市两会报道,官气有余新闻不足,和谐有余火辣不足。究其原因,其实与舆论监督“灯下黑”是一样的。全国的事,外地的事,大报特报大批特批;而本地的事,则“家丑不外扬”,想扬也障碍重重、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县报的读者主要在农村,它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合农村读者的“口味”,才具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办出这一特色呢?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是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我们《襄阳报》自1980年复刊后,就明确提出了“用本地群众的语言写本地新闻,让识字的能看懂,不识字的  相似文献   

9.
陈建国 《新闻世界》2004,(11):70-71
地方新闻是地方媒体坐拥的一个富矿,充分挖掘这座富矿.这对地方媒体强身健体、抵御外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强化本地新闻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地增加本地新闻的版面.始终充当本地新闻发布的“第一媒体”.这是《大江晚报》创刊九年来坚持的一贯做法。从2003年6月1日至今,《大江晚报》将第三版辟成了一个专门报道昨夜、今晨芜湖发生的新闻的专版,名叫“昨夜今晨”。版面开设一年来,以及时、客观、贴近生活、敢于说真话、为百姓办实事而受到读的喜爱,成了《大江晚报》又一个深受读欢迎的“拳头”版面。读说:“昨夜今晨”版是《大江晚报》向读奉献的一道“鲜活、麻辣、家乡味十足”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0.
杨润 《新闻界》2002,(1):42
妻子下班回来,忙不迭地从小拎兜里拿出一张在本地颇有影响的报纸,严肃地对我说:“你看,报上说妻子讨厌的丈夫有五种,我对照了一下,你至少占其中四种,真不得了!”我拿过报纸,见上面《生活参谋》栏里,赫然印着一个标题:《妻子最讨厌哪几种类型的丈夫》。下面列着五条,仿佛一些法规条文。我很小心地像镜子一样逐一拿来给自己照了照,果然发现,除了“动辄骂甚至打妻子”一条外,其余如“争强好胜”、“不善揣摩爱人心理”等等,我均不折不扣地可以对号入座!我知道这“参谋”荒唐透顶,但又怕跟妻子解释不清,于是半晌后才怯怯地问…  相似文献   

11.
“新”就是创新,“特”就是特色。创新和特色在图书出版产业化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图书出版的生命。美术图书出版也同样需要创新和特色,去赢得竞争激烈的市场。而传统的美术图书出版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选题质量不高、选题重复、书稿质量低下、拼凑品种等等。这种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出版码洋规模和编辑任务的完成,中国加入WTO后,新的机遇和挑战摆在我们面前,各行各业都在研究对策,寻求自己的立足之地和发展之路。美术图书出版如何创新?如何编辑和出版有特色的美术图书去占领图书市场?这是需要我们每个美术…  相似文献   

12.
工商报刊常唱的一个主调是:立足工商,面向社会.这个提法肯定是正确的。说它正确.是因为不坚持“立足工商”,就失去了自己的行业特色;而不“面向社会”,又会封闭自己.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报纸的群众性相悻,就可能影响报纸读者的广泛性,从而也就难以作为有影响的报刊走向社会。这样说未免有些笼统,“立足工商,面向社会”,还必须解决如何“立足”和如何“面向”的问题。笔者仅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谈些看法。一、关于如何“立足”的问题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办的报纸,责无旁贷地应当首先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宣传好,配合中心服务监…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两会“的报道中。如何找准和突出“两会”与本地域的关联性,是各个省级媒体报道效果好坏的关键。这就要求在选题上。要贴近本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在报道上贴近本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每年都是“两会”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在突出专业特色中“立”起来潘士强我们山东电台经济台创办虽只有两年多,但有一点做得比较坚决:不盲目凑热闹,不追求短期效应,扎扎实实地在突出专业特色、提高节目质量上下功夫,使经济台在与众多系列台的竞争中办出了个性特色,保持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在把握好定位中...  相似文献   

15.
综观一些报纸特别是地市报的时事报道,并.不像本地新闻那样让人可信。突出的问题是,少数时事版面有“水分化”和“庸俗化”倾向,片面追求“读卖效应”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政治性、准确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16.
过去,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往往容易津津乐道于自 己这样的优势:与中央、省级大报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方特色和与本地受众的接近性,在本地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如今,大报纷纷改革,加大报道地方新闻,都市报长驱直入,地市级晚报、电视报以新鲜灵活的面孔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广播、电视也在内容与形式上花样翻新,特别是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如今,因特网已作为第四媒体叩击世纪之门,地市党委机关报过去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新闻竞争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地市报要生存与发展,没有一支充满活力的编辑、记者队伍是不…  相似文献   

17.
张新 《云南档案》2006,(2):42-42
通海的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且风味独特,县城的“稀豆粉”、里山的“油炸排骨”、高大的“白水鸭”、河西的“油炸碗豆粉”、南街餐厅的“凉米线”、兴蒙的“太极鳝鱼”、曲陀关的“甜白酒”……一莱一品,都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曲陀关的甜白酒,但凡路过的四方来客,到此总要停下车歇歇脚,品一品甜白酒,上路时再带上一些给亲朋好友们品尝。  相似文献   

18.
“15岁克林顿浪漫情书送学妹”、“戈尔巴乔夫从不穿洋装”、“日本皇太子夫妇远离皇宫”,2月27日某报国际版的一个版上,“隆重推出”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些国际“大事”。一度以严肃客观为特色的国际新闻,如今在一些媒体上正变得越来越媚俗。这片昔日的“净土”上,现在充斥的除了血腥恐怖就是绯闻琐事。笔者在3月27日共买了4份当地出版的报纸,看腻了社会娱乐版上的绯闻琐事,本想“高雅”一下看看国际版上的国际局势,结果竟大失所望。4份本地报纸的国际版  相似文献   

19.
“两脚书橱”胡道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时代不同了。七十小弟弟,八十多来兮,九十不稀奇。胡道静先生于2003年11月5日逝世,享年九十。九十岁,对于这位当年柳亚子先生创办的上海通志馆最后一名馆员、南社最后一名社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说来是很不稀奇的,因为在他坎坷苦难的一生中,死神曾经三次和他擦肩而过,他都死里逃生。俗语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胡先生的“福”不是官运亨通,发家致富。他始终是一介书生,自称是“两脚书橱”。在他的追悼会上有人撰一副挽联:“九曲不阿,操行交誉土人;百折无悔,著述永垂学界。”他的“福”是著作等身,造福学界。  相似文献   

20.
李秋红 《中国广播》2011,(11):20-21
“窄播化”已成为媒介不二选择。然而,本文提出:“窄”播即“广”播。青岛故事广播通过强化受众对频率的认知度,办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听众的亲民广播,明确定位、注重策划、强调本土,以“故事”为主线,结合本地受众的收听习惯和市场特点打造全方位、开放式的广播故事平台,走出一条由“窄”而“广”的广播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