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生》2006,(11)
根据日本专门从事学生支援工作机构JASSO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赴日留学生为80592人,占日本当年留学生总数的66.2%。作为日本最大留学生源地,中国的日语学习人群也不断增多,中国学生自2003年至2004年参加日语能力测试的人数从8.7万人增加到14.5万人,增长幅度达到66.7%。2005年度1-2级日语能力厕试的学生人数中,中国考生占到了全球考生的30%以上,是参考人数最多的国家。自2003年以来,赴日留学逐渐升温,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日语培训虽然比该机构的英语培训项目起步要晚,但却一直保持着每年30%的迅猛增长,在日语学习爱好者及业界逐步树立日语培训的权威地位,国际合作也不断增强。北京新东方学校多语种培训部主任范猛表示,目前的状况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留学的热情在不断地推动着我们培训项目的发展,因此,在日语能力测试培训之外,新东方也在积极寻求日本方面的优良的教育资源方面的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据悉,目前北京新东方学校已与日本最大的语言学院关西语言学院合作"赴日留学直通车"项目,进入该项目的中国学生可在完成新东方的  相似文献   

2.
留学日本,不能不说语言是一关。对于那些英语非常好,日语尚未过关的朋友,报考日本一流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代理早稻田大学在中国招生的北京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日本部经理、王铁军先生建议:英语好可马上报考日本一流的早稻田大学北九州研究生院,日语可以在留学以后慢慢加工。以英语成绩考入日本著名大学的朋友,可以在课堂上接受欧美著名教授的指导,在生活中轻松学习日语,我们称其为一举两得的留学。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教育机构中,主要是用日语教学,只有少数用英语教学,而日本语不是世界通用语言,我国的中、小学没有设日语课程,学生到日本升学会出现语言障碍,所以大多数学生到日本留学都是先学习日语再考虑报考各类学校,即先读日本语言学校或大学别科。  相似文献   

4.
都说日语容易学习,当然那是对于零接触的学生来说日语很简单,因为日语通常是入门容易然后是越学习越难的一门语言,它跟英语正好相反,英语是越学越简单,为什么日语就是这样的难学,原因之一是因为在世界上日本被称为说话最礼貌的国家,因此在目语中同一句话对不同的人使用方法就不一样,对于长着、上级、陌生人、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等等都会去使用敬语,所谓敬语就是为什么日语难的原因之一。本文将对日语中尊他语、谦让语、郑重语、美化语进行归类、解析。  相似文献   

5.
从8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是中国人留学的主要国家之一。但是在选择去日本留学之前,我认为应认真考虑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为了得张洋文凭,那么应该考虑一下洋文凭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留学投入后(包括时间的投入)将来的回报前景。如果是为了求学,日本的大学不一定都比中国的好,好的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与中国好的大学也不相上下,请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同时要有一定的日语基  相似文献   

6.
最新留学日本的水平测试 [日本留学考试]替代了过去日本的大学(大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所要求的“日语水平等级考试”和“自费国外留学生统一考试”(2001年12月已废除)。在2003年内进行2次(6月以及11月第3个星期日),考试地点设在日本国内和亚洲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葛挽弦 《求学》2023,(2):39-40
<正>本文主角:日语讲述人:葛挽弦适合人群:对小语种感兴趣,想去日本留学,想要无障碍观看日漫、日剧的同学当年,朋友听闻我考上了××航空航天大学的时候,屁颠屁颠地跑过来问我是不是考上了飞行专业,还是以后要当空姐,我说都不是,是日语专业。也有亲戚知道了我学日语专业后问我是不是以后要去日本。其实,我就是随意填了个专业凑数,结果就入了日语这个坑。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去马来西亚留学悄然兴起。那么,与其他国家相比,去马来西亚留学有什么吸引力?吸引力一:说中文学英语 马来西亚曾历经葡萄牙、荷兰及英国的殖民统治,其政治及法律体系都是从英国沿袭而来,属于英联邦国家。因此,尽管马来语为其母语,但英语也是官方语言,特别在工商教育界,英语更是必会语言。不过,由于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30%以上,在马来各地,中文、粤语、闽南语仍处处可闻。所以,中国留学生初到马来西亚,既没有语言障碍,又能学英语。  相似文献   

9.
“地铁里英国人都在看报纸,可是车又晃空气又不好,我根本没心情看书。在中转站穿过长长的隧道时,我觉得自己简直像一只鼹鼠。”——这是100年前,因《我是猫》《小和尚》等小说而为人熟知的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先生在英国留学期间所写的书信中的一段。夏目先生于1900年由文部省派往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母校东京大学教授英国语言文学。于是,从那个时代起,就有了许多向往到英国留学的日本学生。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同样是学英语,那就到标准英语的发源地去学优美的英语吧!”  相似文献   

10.
日本篇第1步:具备200学时日语基础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在准备办理留学申请前,需具备150—200课时以上的日语基础。一般正规的语言培训学校都可以开出学时证明。当然,在国内的200课时仅仅是基础,去日本后,学生还必须进入当地的语言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准备在2000年10月去日本留学的应届毕业生,在外贸日语专业学习了两年半,去日本一直是我的梦想。因为在去年8月,学校给了我一个好机会,我成为学校里第一位去日本参  相似文献   

12.
吴云青 《云南教育》2014,(11):32-33
已经在英美等地留学的一些留学生,却趁暑假机会回国找培训机构补习英语——近日有媒体报道此现象并分析认为,留学生回国学英语,是因为他们在国外仍过的是“中国式生活”:朋友都是华人,说普通话,上中文网站……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赴英国里丁大学的西部中学英语教师之一,我在英国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海外培训。学习的内容有最新的外语教学理论、英国中小学的教学实习和参观、考察英国文化、体验英国普通家庭的生活等等。这一切都得益于留学基金委的精心安排和里丁大学的周密组织,特别是到当地居民家中“B&B”(只提供床铺和早餐)住宿的培训方式。整个培训过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其中之一是那遍布大街小巷的清新隽永的英语广告、告示.让我这个教了二十多年英语的中学教师感到英语的魅力所在。下面我略采撷几则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4.
优势一:高中毕业生一步到位的升学选择 对于众多高考不如意的学生来讲,其自身优势在赴日留学后往往能得到充分体现。因为,与日本高中生相比中国学生学好日语后,其扎实的数学,英语基础为考取日本国立、公立大学提供了必然的保证,考取日本国立或公立大学后,绝大多数留学生即可享受到学费减免的待遇,这样不但可以免费完成含金量较高的日本正规本科教育,学到比国内更先进的专业知识,成绩优秀者还可获得奖学金。  相似文献   

15.
日本侵华时期,日寇为了在河北沦陷区更有效地实施奴化教育,注重以各种形式加强日语教育.日语课程在学校及其他教育组织机构的教育计划中处于突出地位,日语师资培训及日藉师资为日语课程实施提供条件,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及环境布置加强了日语教育的气氛.今天,对沦陷区日语教育这种语言文化殖民主义的消极影响应该加以深刻的警醒.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 ,英语教育相当普及 ,绝大部分学习者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有的甚至学得相当不错。所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来主动学好外来语 ,而不是被动、机械地去死记 ,不失为一种双效的捷径。下面 ,笔者从语音、词形、词义、词性、声调五个方面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学习心得归纳如下 ,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裨益。一、语 音英语在被吸收到日语中时 ,首先接受的便是语音上的彻底“改造”。语音日语化的两个原则是 :( 1 )尽量忠实于原来的发音 ;( 2 )日语化之后要日本人便于掌握。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英、日语音方面进行比较。1 英语语音中有 2 2个元音 ,2 6…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媒体报道,按留学生人数的多少,中国学生主要留学国家的排名依次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日本。其中在日本和美国,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最大的生源。对于打算出国留学的人来说,了解有关国家的教育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热门留学国家的基本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燕 《考试周刊》2011,(32):111-112
近年来,和制英语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大量出现,并且在日语词汇中的应用比重也逐年增加。和制英语的"和"字,就表现了同和服、和食、和风等相同,都是由日本人创造加工的而来的。和制英语源于英语,但是为经过了日本人加工的英语,因此与英语已大不相同。和制英语作为日语外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有直线上升的趋势。本文从"和制英语"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其使用利弊等方面略作总结,旨在为广大日语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个学生,暑假报名来学日语。因为半年后要去日本留学,所以很认真地每天在学校上课和自修。然而他学得并不好,应该说是很不好。他是某重点大学的理科毕业生,按理说智商肯定没问题,也很努力,可就是学不好。一般人一周可以掌握的内容,他一个月了还掌握不了,发音和语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习日语的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英语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而学日语是笑着进来,哭着出去。"这就是说,刚学习日语时觉得容易,但越学越觉得难,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日语中存在着复杂的敬语体系,这些敬语现象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交单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