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爱星     
一个画家在画一棵大树,好美的大树啊! 可是,有一群人来了,他们要砍掉大树,画家挡不住他们,只好请求他们等一等,等他把画画完。 画家把画带回家。现在,只有在画上才能看见美丽的大树了,他觉得很伤心.眼泪掉在了画上。画上的大树本来没有感觉,但是,它被一颗热乎乎的眼泪感动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文人画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其他的绘画种类区分来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又称士人画,一般认为其产生和发展可追溯至魏晋,兴起于宋代,以苏轼为表率的文人画家渐渐取代了相对意义上的画工画,成为绘画史上的主流。文人画发展壮大后,关于文人画的创作者——文人画家也倍受关注,而文人画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培养模式也相应的值得我们关注,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理解文人画内涵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答: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画什么都不像;还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拿着她的口红在墙上画了许多看不懂的画,问我可否学画。对待提出这些问题的家长,我想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毕加索有一次在看过儿童画展后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用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我们并不一定要像歌唱家那样唱歌,但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歌;我们不一定要像画家那样画出传世之作,但我们心里一定有许多美好的图画。有时候我们也要对家长说:给孩子一方天,让他们去自由表现吧。  相似文献   

4.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以佛像绘画的方式宣传佛法,由印度僧人带来的具有西方绘画特点的佛像绘画样式并没有产生宣传佛法的作用,但佛像画最终能在中国广泛流传,并达到了完全的像教作用,这与最早接触佛像绘画的中国本土画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国绘画史的记载中,最早接触佛像画的画家是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他的佛像画并非如许多美术史的著述中所说的完全就是西国的风格。根据佛教初传时期的史料和六朝画家的绘画风格记述,可以证明从曹不兴开始直至后来的诸多画家都对佛像画进行了改进,他们所作的佛像画与西国样式渐行渐远,并且都形成了具有本土化和时代特征的佛画样式,这些具有中国绘画特征的佛像画才是佛教在像教过程中得以流行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从两则案例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来看一段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实录:(幼儿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教师展示毕加索的作品“和平”。)幼儿:真好玩!幼儿:哇!幼儿:他们在跳舞哎!我也想跳舞(站起来手舞足蹈)。教师:好!(拍手示意幼儿安静下来。)现在还是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要讲话,听老师讲,老师会把画家在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告诉大家。(教师停顿片刻,等待幼儿安静下来。)教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和平”,是一个叫毕加索的人画的。他是一个大画家,他一生画了很多画,我们大家也要像他那样画画,将来做一个大画家。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在画中都画了些什么。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情…  相似文献   

6.
街头画像人     
文章标题为“街头画像人”,而卒章用“街头画家”点题——凸显“先做人,后成名家”的主旨;此文用“拼搏”诠释“做人”,主旨鲜明。此文基本材料可变格用于“关爱弱势群体”的话题作文,其变格措施是:主宾易位,对画像人略写,详写一群儿童及其为画像人绘制的护身画;标题为“一张儿童画”或“护身符”。  相似文献   

7.
观画     
对于散文作家来说,绘画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绘画可以帮助他们看到并且爱上光和色,还在于画家往往能看见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我们总是要等到他们画了出来,才开始看见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都喜欢的画。他把自己最满意的那幅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并在画旁边放了一支笔,让每一位观赏者在此画中把他们自己认为欠佳的地方画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哪一笔一画不被挑剔。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相似文献   

9.
爱星     
一个画家在画一棵大树,好美的大树啊!可是,有一群人来了,他们要砍掉大树,画家挡不住他们,只好请求他们等一等,等他把画画完。  相似文献   

10.
郭龙 《成才之路》2011,(18):97-I0014
在他的前半生,他是意大利一个小镇上默默无闻的穷画家,穷困潦倒,没有人欣赏他的作品,他的画一幅也卖不出去。他苦心创作的画,连街头的面包也换不来,为此他常常饿着肚子。可是就是这样的困境,他仍然坚持创作。  相似文献   

11.
做为校外美术教育之一的少儿国画基础教学,我们所面对的多是广大少年儿童。对他们的教育虽不能与培养专业画家等同,但“临摹,写生、创作”这一基本教学原则却始终体现在中国画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对于散文作家来说,绘画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绘画可以帮助他们看到并且爱上光和色,还在于画家往往能看见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我们总是要等到他们画了出来,才开始看见他们所画的东西,并且大为诧异,自己过去怎么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瑰宝,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财富。其中,中国画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不可或缺的宝藏。在古代文人的笔触之下,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的画家的心情表达,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传统画的大写意花鸟的意象造型进行具体的解析。  相似文献   

14.
满意     
《红领巾》2010,(7):32-32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把画拿去展出,在画旁放了一支笔,请观赏者在他们认为画得不好的地方作记号。  相似文献   

15.
想圆画家梦的女孩闯进大都市广州火车站。一位青春靓丽的女孩伫立街头,踌躇满志。这是1995年3月的一天。她叫邹小蓉,她放弃了父母为她谋来的那份工作,告别生她养她的江西南丰县城和她的亲人,只身来到广州。她能画一手好画,尤其是版画,并有两幅作品曾在北京展出。两年前,还在读高二时,她就在省电视台拍《赣中风情·版画艺术》的专题片中担任主角。省美协的画家很欣赏她的画,鼓励她将来做个女画家。这鼓励点燃了邹小蓉心中的艺术之火,高考落榜后她便认定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发展自己。然而,现实对邹小蓉来说似乎太残酷了。接连一个星…  相似文献   

16.
安静     
有人出了个题目给两位画家,题目是“安静”,要他们各画一张表达同一主题的画。第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十分平静,好似一面镜子,另外还画了些远山和湖边的花草,让它们倒映在水中。第二位画家则画了奔流直泻的瀑布,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的一条小枝上安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一  相似文献   

17.
阿玲姐的话:嘿!还记得在哪一期上看到过这幅画吗?对,就在今年第三期,是大画家米罗的作品,也是我们“异想天开大擂台”的范图。我们大擂台发出邀请以后,来参加擂台赛的小朋友可多了,他们把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编成了一个个故事。看看,他们是怎么编的,和你编的一样吗?异想天开大擂台@阿玲姐  相似文献   

18.
佚名 《现代语文》2005,(4):26-26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也许你要奇怪,为什幺我们要把他叫做“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的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与试验,欢迎新鲜事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画画,所以在乐乐城当了一名画家.但我这画家可不出名:叫我画马,马尾短;叫我画兔,嘿嘿,不好意思,兔尾长;螃蟹画了四只脚.现在我成了"人见怕",人们生怕我会把那些非同寻常的画卖给他们.……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画画,所以在乐乐城当了一名画家.但我这画家可不出名:叫我画马,马尾短;叫我画兔,嘿嘿,不好意思,兔尾长;螃蟹画了四只脚.现在我成了"人见怕",人们生怕我会把那些非同寻常的画卖给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