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也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学习关键是要理解其定义和性质,熟练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求解和均值的计算,并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进行破解.下面从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均值的角度列举4类典型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节内容包括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教科书主要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可以取哪些值,进而来研究:(1)取每个值可能性的大小(概率),(2)这些值的平均水平,(3)这些值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一、学习目标1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概念与性质;2会求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3理解两点分布的意义及应用。二、学习的重点、难点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概念及应用难点: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三、教与学的过程(一)自学教材46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概念及性质,完成后,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可简单表示成什么?  相似文献   

4.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首先要明确概率分布,最好确定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模型,这样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不难发现,正确求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是解题的关键.在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之前,要弄清楚随机变量可  相似文献   

5.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概率论的主要研究对象,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用矩阵方法解决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内容概要本节所讲的概率知识,是高二下学期所学概率初步知识的延伸,仍属于概率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由于引入了随机变量,使我们可以用变量来刻画随机试验的结果,便于借助数学工具对随机现象进行研究. 课本着重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可以取哪些值,进而研究:①取各个值可能性的大小(概率),②这些值的平均水平,③这些值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对同学们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方面提出了要求:①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②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完全决定了随机变量的取值规律,但是分布列往往不能明显而集中地表现随机变量的某些特点,例如它的取值的平均水平、集中位置、稳定与波动情况、集中与离散程度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  相似文献   

9.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完整地展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统计情况,也为进一步研究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平均取值(期望)、离散程度(方差)做好了准备.因此,建立起分布列是离散型随机变量解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而期望与方差是从不同侧面刻画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机变量这一大节中,主要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能取到哪些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三方面的问题:(1)取每个值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2)这些值的平均水平,(3)这些值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本大节中我们要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描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随机变量的熵与标准熵、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离散型的随机变量熵与标准熵相等,与标准差无关;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ξ(ξ是的ξ标准化随机变量),熵H(ξ)等于它的标准熵H(ξ)加标准差的对数σ。从而揭示出两类常见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本质性差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不确定度与离散度无关,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不确定度与离散度(标准差)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三册(选修Ⅱ)第一章第一大节的内容是随机变量.本大节主要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可以取到哪些值以及每个值的实际意义,进而来研究:(1)取每个值的可能性(概率)的大小;(2)取这些值的平均水平;(3)这些值分布的集中和离散程度.这就是本大节要学习的三个基本问题: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规律和数字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所研究的随机变量主要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有关离散型随机变量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 1.求分布列; 2.求期望与方差; 3.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这部分内容涉及如下三个考点,每个考点笔者都配上了具体的例题进行分析。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例1设X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则q等于()。  相似文献   

15.
服从几何分布的多个独立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最小值和最大值是一个含有多参数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本文证明了其最小值随机变量仍服从几何分布,并给出了最大值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数学期望和方差.  相似文献   

16.
张清良 《考试周刊》2012,(29):60-61
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在经济领域中有着很重要的应用,本文从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入手探讨一些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连续型第二类模糊概率随机变量问题是指连续型的清晰事件——模糊概率,而离散型第二类模糊概率是指利用模糊分解定理将一系列的模糊概率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问题转化成为一系列的区间概率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进行求解。因此,本文将对离散型区间概率以及离散型第二类模糊概率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定义以及算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初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知识时,发现所学的内容与我们以前已有的知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处理的方法也很不相同,那么离散型随机变量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它与函数中的变量有何区别?研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策略又有哪些?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简化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证明过程.方法:引进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矩阵形式A,用矩阵形式来判断独立性,再利用Matlab软件求解.结果:独立性判定的条件pij=pi.p.j转化为A=AIX.IYA.结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判断过程大大简化了.  相似文献   

20.
一、内容概要本大节内容是高二下学期所学的概率初步的延伸.教科书着重研究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首先应明确它可以取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