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们将无法解释的充满神奇和奥妙的世界未解之谜称为"黑洞"。其实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黑洞"。如何正确认识"黑洞"形成的原因并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黑洞现象,成为困扰语文教师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黑洞(Black hole)存在许多难解之谜.例如,理论认为黑洞应蒸发且在恒定温度下释放热量,但迄今无人知晓是何故;又如,由于某些原因,黑洞在收缩时会更热.科学家们常用爱因斯坦建立的广义相对论来描述黑洞,该理论预言宇宙中能存在10亿倍太阳量级的黑洞.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Georgi Dvali和西班牙奥托诺姆斯大学的Cesar Gomez决心试用经常只适用于描述微小客体的量子力学的语言来解说黑洞.在2012年5月16日举行的哈佛一施密松理论天体物理学术会议上,Dvali说:"我们建造此‘量子模型’的第一步是用粒子的术语来定义黑洞,在量子场论,其构建基石是粒子."  相似文献   

3.
作文要求:1.在“追寻人类起源“的讨论基础上,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例如“人类起源概说““‘外星人说’之我见““‘神创论’可以休矣“。2.我国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幸失踪,举国为之震惊。请收集有关资料,写成一篇作文,题目就叫“国宝失踪之谜“。  相似文献   

4.
通过细读文本,本文对关涉"兰芝遣归之谜"的两个问题"兰芝究竟是‘被遣归家’还是‘自请遣归’""兰芝为何被遣"作出了回答,提出了解开"兰芝遣归之谜"的"性格冲突说",即认为:兰芝被遣主要是因为兰芝所具有的自尊、倔强、反抗等性格,使得她与刁钻的婆婆发生了性格上的冲突,再加上仲卿又因为深爱自己的妻子而始终为之辩护,与母亲抗争,这就更加激化了婆媳矛盾,坚定了焦母遣走兰芝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有一则题为《有“大”无“小”》的“补白”: “世间事物名称,一般说,有‘大’必有‘小’,如‘大麦、小麦’‘大脑、小脑’‘大人物、小人物’‘大年夜、小年夜’。可是也有不少名称是只有‘大’没有‘小’的,例如:  相似文献   

6.
刘心悦 《新作文》2008,(11):26-26
我对爸爸说:"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爸爸说:"行!"我开始讲了:"从前,有个傻(shǎ)小孩,别人问他什么,他都说‘没有’。一天,有个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没有。’‘你家住在哪儿?’他说:‘没有。’‘你穿衣服了吗?’他说:‘没有。’‘你吃饭了吗?’他说:‘没有。’"  相似文献   

7.
正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黑洞之谜何时揭开?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它到底多少岁?浩渺星空还藏着多少秘密?……这一个个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也无不成了一代又一代天文学家们争相研究的最大动力。通过分析,天文学家推算出宇宙的年龄大约在135亿~140亿岁之间。相关数据结果的得出,离不开极高红移。极高红移类星体是研究早期黑洞和宇宙最有力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下称《指代词》)指出:“把相对的两个性状词‘多’跟‘少’合成一个词‘多少’,这构成一个询问一切度量的典型,准此可以有‘大小?’‘轻重?’‘高下?’‘深浅?’‘远近?’‘早晚?’等等,这些格式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我们见到的实例只有‘大小’跟‘早晚’,其余的都让‘多远?’‘多重?’‘多高?’‘多深’等格式替代了。”(355页)近日读书偶寻得“远近”之类的实例若干,可为以上论断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9.
“穿凿”     
“穿凿”,是有些读书人好犯的毛病之一。即使如宋代的大学问家王安石也难免,苏东坡为此还“调谑”了他一番,事见《调谑编》: “东坡闻荆公《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公又(疑为‘反’)问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乎?坡云:《诗》曰:‘(?)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是九个。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  相似文献   

10.
“而”字     
有一次,一位教书先生给学生们讲解说:“这个‘而’字,是一个最常用的虚词,可以作‘但是’、‘和’、‘然而’、‘却’、‘反而’、‘如果’等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生肖说成语     
军军和梅梅两姐弟好竞赛,这不,一天放学回家时,军军向姐姐梅梅提出“了用生肖说成语”的比赛建议。梅梅赞同了,并说:“好,军军,你先说。”8岁的军军说话像放鞭炮,又响又脆:“我是属龙的,成语有‘龙飞凤舞’‘画龙点睛’‘车水马龙’‘叶公好龙’‘来龙去脉’‘藏龙卧虎’‘群龙无首’‘老态龙钟’‘龙吟虎啸’‘生龙活虎’……”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的审美创造中,通感艺术被广泛地运用。钱钟书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阴‘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李诉雪夜入蔡州》释“险易远近虚实”为“地势的险要和平易,道路的远近,军备的虚实。”释“险”切当,释“远”失于简略,“释虚实”则欠妥。先说“险”、“远”。《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一开始就讲六种地形:“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著名军事理论家郭化若注为:“‘险’形者,即地势险要。‘远’形者,即敌我相距较  相似文献   

14.
在‘三反’運動開始的時候,一般教育工作者都認爲學校裏是‘清寒機關’,‘沒有油水可揩’,因之採取一種置身事外,隔岸觀火的態度。河北省有些教師這樣反映:‘學校只有小的浪費,不會有貪污,’‘學校没有什麽可反。’山西省有些中學教師說:‘我們這裏沒有問題’。西北區有的人認爲‘學校裏山小無虎,有虎也不多。’北京市有許多教師認爲‘教師無污可貪,無官可僚’,‘資産階級攻不到學校裏’。重慶不少教師表示:‘學校裏没有貪污事實,有,也是小貪污。’廣西省有的教師說:‘學校裏談不上貪污。’  相似文献   

15.
快乐(节选)     
《同学少年》2016,(6):32-33
<正>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大珠《顿悟入道要门论》:"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  相似文献   

16.
《唐阙史》载:“唐咸通中,俳优人李可及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托谊讽喻,然巧智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可及乃褒衣博带,摄斋以升座,自称三教论衡。偶坐者问曰:‘既言含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对曰:‘妇人。’问者惊曰:‘何也?’曰:‘金刚经云:“敷坐而坐。”有夫有儿,非妇人而何?’上为之启齿。又问曰:‘太上老君是何人?’曰:‘亦妇人也。’问者益所不谕,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若非妇人,何患于有娠乎?’上大悦。又问曰:‘文宣王(即孔子——笔者)何人也?’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若非妇人,待嫁奚何?’上意极欢,宠锡颇厚。”  相似文献   

17.
事情大约发生在2004年初,与我教同一年级的一位自然科学老师生病了,学校安排我临时担任该班自然科学的教学任务,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有关浮力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学一开始我就先给他们讲一个有关阿基米德的故事“皇冠之谜”,也许是我讲得还不够生动吧,当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几个同学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您让我们的‘历史学家’来说吧!”当时,我很奇怪,便问:“‘历史学家’是谁?”同学们都掉过头向后看,顺着同学们的视线,我发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有个大个子男孩,他正跃…  相似文献   

18.
一串糖葫芦     
编者推荐:此文标题拟得实在,‘糖葫芦’见证了‘成长过程’。‘一串’宜删除,否则,有些‘过程’管不到。语言有两处很‘靓’:一是‘他们都躲在你的心里’——实则虚之二是‘小康接过那串干枯的糖葫芦,用力地嚼了起来’——虚则实之。虚实得体。  相似文献   

19.
编者推荐:此文用例有代表性,一则社会科学,另一则自然科学。但是,‘蛙’和‘虾’可略去,应写‘西瓜’——怎样才能做到‘计上心来’——在‘机智是什么’的基础上,提升‘机智’的层面。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到朋友家玩,他的孩子问我:‘阿姨,你有几个罗?’我开始没听懂,便问:‘什么几个罗?’他解释说:‘手上都是圆圈的手指有几个?’我好奇地说:‘我不知道呀!’‘我帮你看看。’这孩子说着就认真、仔细地扳着我的手指看一个数一个。看后,他说:‘阿姨,你有五个罗,五罗骑白马,命还好的。我有八个罗,八罗磨刀枪,命不太好。’接着他还念了什么‘一罗穷、两罗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