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朝熙 《钓鱼》2005,(6):23-23
回眸2004中国钓坛,翻阅过去年《钓鱼》杂志,我以为除了十件大事七大要闻外,还应该大书特书一笔的是,《钓鱼》杂志为全国钓鱼人开辟了个很好的“争鸣”平台。诸多钓鱼人直抒已见,探讨中国钓鱼的发展、方向,对钓技钓法作了很好的交流、切磋、商榷。这在中国钓鱼史上,中国钓鱼媒体上,恐怕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如果有人撰写中国钓鱼运动年鉴,有人撰写中国钓鱼史,应该重重地大写一笔。  相似文献   

2.
忆钓     
《中国钓鱼》杂志是钓鱼人很喜欢的一本杂志。不论是老钓手还是新钓手,竞技钓的大师还是休闲钓的爱好者,杂志无疑是老师,是朋友,人们喜欢它、赞誉它。  相似文献   

3.
扬锡 《钓鱼》2005,(24):41-41
提到汤菊轩这个名字,许多钓鱼人记意犹新,她在钓鱼界女钓手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了。虽然未在全国大赛中崭露头角,但在省内及当地钓鱼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名声大振,也算是钓界的巾帼英雄。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多年风风雨雨的她,渐渐从各种钓鱼比赛中隐退下来,但凭借着对钓鱼活动的执着和热情,她从未放弃过与钓鱼相关的事情。近几年开了一家渔具店,生意红红火火,从一个钓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人。  相似文献   

4.
读《中国钓鱼》,注意到关于钓获大鱼的消息,主要见于两个栏目:一个是“十大钓手”通讯赛,一个是“我的钓鱼照”。觉得里面的文章和照片所传载的信息对一个钓鱼人来说,略有不足。  相似文献   

5.
李寒停  马焱 《钓鱼》2012,(10):10-11
河南钓鱼人多,水平较高,大师级别的钓手也很多,而像马焱这样的高手却不多。他年龄不大,学钓时间不算长,但成绩显著,目前已经被中国钓鱼运动协会评为三级竞钓大师。在当今钓鱼比赛中,药味越来越重,小药的妙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钓鱼时如何用好小药,马焱有他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4,(23):21-21
问:悬坠钓法盛行之后.出现了一批专业钓手和热衷竞技钓鱼的职业钓鱼人,并由此形成两种钓鱼风格一竞技钓和休闲钓。您是最早和“海狮”签约的职业钓鱼人。请问,竞技钓鱼和休闲钓鱼在技术上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7.
刘少才 《钓鱼》2012,(19):64-65
大连是座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钓鱼环境造就了一大批钓鱼人,也培养、感染、吸引了一大批女同胞加入钓鱼的行列。大连钓场多,有海岸钓、深海钓、坑塘钓、河流钓等等,无论在哪儿钓鱼,总能见到女钓者的身姿。常言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钓场也是同理。有女钓鱼人也是男钓鱼人的幸运,  相似文献   

8.
《垂钓》2006,6(6):12-16
近年来,随着池钓与各种先进钓法的盛行,钓鱼人在钓具选择上逐步高档化。抛开竞技钓手不谈。单是一些休闲钓者的钓具装备也是价值不凡。若在几年前,一个普通钓者能有支百十来元的碳素钓竿已是相当不错,足以让他炫耀一番。谁曾想到,如今一个小小的饵料盆、一条钓鱼用的毛巾也会飙涨到几十元。是不是变成钓鱼用品之后,这些本身很平常的东西就身价看涨了?  相似文献   

9.
汤昕东 《垂钓》2006,6(7):18-21
引子:休闲钓也好,竞技钓也罢!随着钓鱼活动的参与者日渐增多,“不甘寂寞”的钓鱼人开始将钓鱼分门别类。于是乎,玩法不同了,钓法也不同了。总之,钓鱼人变着法儿的将钓鱼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钓鱼圈中悄然兴起“掐鱼”这一新鲜玩法。然而,对于参与掐鱼的钓鱼人而言,掐鱼也被他们赋予了各种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李哲 《钓鱼》2004,(12):34-34
使用抛竿钓鱼有很多优点,但在鱼咬钩的反应速度上,却不如手竿反应的灵敏、快捷。原因是,抛竿钓鱼是一种迟钝的钓法,须在鱼中钩之后才有信号。而手竿则是在鱼开始咬钩,就可以通过鱼漂反应出来。如何将手竿与抛竿的优势结合起来。很多钓鱼人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研究出许多的钓法。抛竿加漂钓法。就是行之有效方法之一,它不仅提高了钓组的灵敏度,还丰富了抛竿的钓法。  相似文献   

11.
苏雷 《中国钓鱼》2006,(11):48-48
“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已经成功举行三届了,第四届比赛也将于2007年3月开始进行,并且预选赛站扩大到23站。无疑,又将有更多的“新”钓手加入到“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这一倍受钓鱼人关注的赛事中来。  相似文献   

12.
李昊 《钓鱼》2007,(3S):36-36
使用抛竿钓鱼有很多优点,但在鱼咬钩的反应速度上,却不如手竿反应灵敏、快捷,原因是抛竿钓鱼是一种迟钝的钓法,须在鱼中钩之后,才有信号出现。而手竿则是从有鱼咬钩开始,就可以通过浮漂反应出来。如何将手竿与抛竿的优势结合起来,道行较深的钓鱼人经过长期实践,研究出许多方法,抛竿加漂钓法便是其中之一。抛竿加漂不仅提高了钓组的灵敏度,还丰富了抛竿的钓法。  相似文献   

13.
范宁 《钓鱼》2013,(4):6-8
钓赛分级 各取所需 2012年元月,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正式成立,钓鱼人苦等了十年之久的大师评定也终于有了结果。36位竞钓大师光荣诞生,这极大地激发了全体钓鱼爱好者参加竞技垂钓的热情。由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主办的国家级钓鱼赛事,自然也就成为了众多竞钓高手“追名”的主战场;不少人都梦想着一战成名,渴望获得“大师”的称号!  相似文献   

14.
文龙 《钓鱼》2004,(11):31-31
2003年,中国首次走出国门,参加了第50届淡水钓鱼锦标赛,钓鱼人无不感到振奋与乐观。近月来,各专业钓鱼媒体也对世界钓法钓赛作了大量专题报道,让更多的钓鱼人对国际钓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在高兴之余,或许会问:我们应从国际钓法中学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刘海钧 《垂钓》2002,2(4):4-4
中国北京讯 如果说获大鱼是每位钓鱼人最隐秘的梦想,那么由中国钓鱼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则为他们提供了圆梦的机会。谁是2001年度的幸运者?2002年2月22日,金百利杯全国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的揭晓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高居田 《钓鱼》2004,(18):50-50
陕西宝鸡的冯家山水库长四五十公里,水波浩淼,如烟如霞。也曾鱼多鱼嬉,钓人如织,大鱼屡屡出水。每到周末,骑摩托的、开汽车的钓鱼人长途跋涉抛竿夜钓,水库边荧光闪闪.从宝鸡始发的683次列车几乎成了钓鱼专列,钓友们你唤我笑热闹非凡。这水库成了宝鸡钓鱼人的世外桃源,也钓起了中华之最宝鸡钓手白遂民一竿钓起50千克的大青鱼、夺取了当年中国钓青鱼之最。遗憾的是好景不过十年,钓鱼人疯钓、捕鱼人狂捕,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5,(11):20-20
王永贵,江苏南京人。1965年9月出生。从小热爱钓鱼的他,经常随父亲一起去钓鱼,也是从典型的“大头针做鱼钩”开始钓鱼的一代钓鱼人。90年代,中国开始流行悬坠钓法,王永贵一发不可收地迷上了竞技钓,一边向钓鱼高手请教,一边勤学苦练,以新事物的敏锐性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钻研悬坠钓鱼技术,为他扬名中国钓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龙 《钓鱼》2005,(3):20-20
尽管反对竞技钓、反对在池塘进行钓鱼比赛的呼声一直没有停过,但是休闲钓手一旦步八竞技钓的殿堂就不想退出的事实,却充分证明了竞技钓法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各类钓鱼比赛越来越多,也证明竞技钓法与钓赛的生命力之顽强。然而,在当前这火爆的钓赛热潮中,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于是人们反思:今后的钓鱼运动将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9.
浮钓鲤鱼     
小风 《垂钓》2006,6(9):22-22
钓浮是竞技钓手在竞技比赛中经常用到的钓法,但大多只是在钓取鲫鱼、草鱼或鲢鳙时用到。很多钓鱼人都没注意到,其实不论是比赛还是平常休闲钓鱼,都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用钓浮来钓取大物——鲤鱼,下面就我个人的垂钓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浮钓鲤鱼。  相似文献   

20.
华朝熙 《钓鱼》2004,(19):24-24
“钓鱼,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很多钓鱼人都这么说,甚至钓了几十年鱼的老钓手也这么认为。说的当然是,上鱼天鱼疯咬钩,连提竿八护都来不及。有的天,看看天气非常不错却一钩不吃,任你使尽解数,还免不了做“空军”。其中的奥秘在哪里?众多的钓鱼人思索着、摸索着。在思索中摸索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