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江陵地区在唐代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唐中后期其经济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各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文章将对唐代江陵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该区粮食生产状况、农业经营模式等进行全面地探究,以更好了解唐代江陵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及特征,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唐代安徽地区农业经济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劳动人口的增加,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经济作物等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几个方面,使安徽地区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唐代淮南道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淮南道农业长足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淮南道水利工程的兴修、屯田的设置、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提高,或超出前代,或全国领先,致使淮南道农业迅速崛起,成为唐王朝的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粮食于国家运行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波动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面貌的集中反映。粮价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别,唐代粮价的波动可以分为长时段波动和短时段波动。粮价波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国家和民众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促成唐五代江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有很长的开发历史,积累了农业、手工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历史上与北方相比,有多次较长的安定时期等,而唐五代江南科技进步也是其中重要动因之一。如唐代,江船的吨位更大了,运输粮食、瓷器和木材等商品,均需要吨位较大的船,  相似文献   

6.
"(禾)"在<吐鲁番出土文书>第1至第10册中多次出现,是十六国、高昌、唐代中期以前吐鲁番地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社主要用作食物及马料等.从晋到唐中期,其种植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并由人所食用的一种粮食逐渐为牲畜饲料,这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及社会局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第 1至第 10册中多次出现 ,是十六国、高昌、唐代中期以前吐鲁番地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主要用作食物及马料等。从晋到唐中期 ,其种植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 ,并由人所食用的一种粮食逐渐为牲畜饲料 ,这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及社会局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唐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河南道又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多种自然灾害使河南道的农业生产遭到沉重打击,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动摇了唐王朝在基层的统治。除此以外,自然灾害还威胁了这一区域动植物的生存,并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漕运,本意指水道运输,后专指从水道解往京师的税粮运输,就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官粮)的一种专业运输。在我国封建史上,漕运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唐代,它关系到唐王朝的昌盛或衰败,很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看做是国家的一项国策。运河是漕运的主干。唐代并没有像隋代那样大规模地开凿南北大运河,主要是利用隋代遗留下来的运河而加以疏浚整理,以及开凿并不太长的新运河(如三门运渠等)。但是唐代漕运却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兴盛发达的历史时期,开创了我国漕运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为  相似文献   

10.
<正>官仓里的粮食是上缴的皇粮,是不能随便动的。令狐楚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巧妙地放出"要将官仓中的粮食平价出售"的口风,以此来促使那些粮商主动降价售米,从而达到稳定粮价、救济灾民的目的。令狐楚的做法实在是一种高明的智慧。令狐楚是唐代的一名大臣,有一年,朝廷任命他为兖(yǎn)州太守。当时的兖州,刚刚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更让人生气的是,有些粮商趁火打劫,哄抬米价,百姓本来就没钱买米,米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