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标定"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方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形成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整体把握基于历史逻辑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论"、基于理论逻辑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根本任务论"和基于实践逻辑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方法论",对于理解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观,进而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的意识形态建设成果,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同时面对着新形势的发展情况,意识形态也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从整体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分析入手,提出十九大以来把握意识形态的发展态势情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功推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效抵制了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潮的负面影响,实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新变化、新特点,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理论、道路、制度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一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编,集中展示了推进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内容,以及多种党建报刊和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加强与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意识形态建设。习近平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研究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纵览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在理论创新、方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新成就与新进展,但在宣传环境、范围、对象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新要求与新挑战。因此,不断总结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经验与教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深化与创新,对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目前,国内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主要是集体性研究与个体性研究两个研究视角分别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凝练传播维度和诠释探究维度维度展开。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地位观、内容观、主体观、原则观等基本研究范式,意识形态工作内在于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之中,外在于"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有利于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经历了确立与发展、突破与调适、巩固与创新3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包括明确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课题新挑战,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需要新的发展指向引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聚焦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问题。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战略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深化问题意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提问权;提高研判能力,彰显主流意识形态论断权;夯实理论阐释,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解释权;树立"亮剑"思维,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批判权。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问题关涉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进程,对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升主流价值自信、增强主流文化认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对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战线备感振奋和鼓舞.通过认真学习,笔者就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学校工作实践,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新力量,谈几点体会. 一是更加彰显了我们党的成熟和自信.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所取得的发展进步和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执政党的建设不仅关乎执政地位的巩固,关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更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和"四大腐蚀"日益突出和凸显,党的纯洁性建设呈现出极端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八大报告立足于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对党的纯洁性建设作了新定位,必然引起党内外关于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新认识、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