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7):28-29
随着中缅双边贸易、投资的迅速增长,人员交往的日益密切,中缅双方增进了解、加强互信往来是大势所趋。但是当前缅甸社会中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仍然存在,影响中缅两国的"胞波"友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缅甸的社会文化因素,达到通过汉语教育教学增进缅甸对中国了解、巩固双方友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梳理和解读《永昌府文征》"纪载"和"文录"涉缅文献的基础上,对缅甸传统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和宗教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缅两国在各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加强,缅甸华人对学习汉语的需求不断增加,缅甸的华文教育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目前境外华文教育水平远未满足境外华人对学习汉语的需求.因此需加强研究缅甸华人汉语使用情况,探索境外华人汉语教育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推广境外华人使用汉语,促进中缅两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1960年10月1日,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与缅甸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1961年10月13日,中缅两国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政府关于边界的议定书》。这一切标志着困扰中缅两国多年的边界问题获得彻底解决,也是新中国第一次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陆地边界争议。从既有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讨论的是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历史过程以及中方的基本考虑,至于说缅甸方面如何认识和处理与中国的边界问题,则很少有人论及。2015年,笔者前往美国第二国家档案馆从事档案研究,查阅了大量与缅甸有关的档案文献,部分涉及缅甸官员与美方就中缅边界问题展开的讨论。这里,笔者选择其中的10件档案加以编译,从中可以看出缅甸在处理中缅边界问题过程中的诸多私下考虑。  相似文献   

5.
中缅两国的边界形成和划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85年,英国完全占领缅甸之后,中缅边界问题产生,并在20世纪前期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片马事件和班洪事件。1960年,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边界条约的签订,两国之间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章对中缅南段边界问题和班洪事件作了全面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中缅疆界变迁过程中,曾经存在"既不属中,也不属缅"的若干地方,是为"瓯脱"地。在中缅国家关系互动历史背景下的边疆变迁过程中,有的"瓯脱"地为中方所有,有的则为缅甸控制,并在双方划界后固定下来。中缅间"瓯脱"地的最终归属结果反映了双方力量(包括近代缅甸主权流失后的第三国力量)消长情况,说明边疆地区的稳固不仅与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连,同时也受外部世界的干扰,至今亦然。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云南与缅甸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促进国际化合作交流、助力缅甸教育脱贫。开设缅甸语专业、招收缅甸留学生、跨出国门举办职业技能培训,联合本科大学合作办学、建立“缅甸鲁班工坊”,滇缅职业教育呈开放积极态势发展。但也存在合作质量有待提高、区域局限影响合作办学效率、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中缅两国政府应加强合作对话,完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中缅职教合作交流品牌,为中缅友谊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缅两国的边界形成和划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85年,英国完全占领缅甸之后,中缅边界问题产生,并在20世纪前期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片马事件和班洪事件。1960年,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件及边界条约的签订,两国之间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章对中缅南段边界问题和班洪事件作了全面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于1942—1945年两次进入缅甸抗击日本侵略军。中国军队入缅抗日,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早日结束太平洋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仅就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抗日,作一评述。 日军侵缅,仰光失陷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抢夺法、英、美、荷等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掠夺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还向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大举进攻。1942年初,日本军队的两个师在泰缅边境集结,准备进犯缅甸。英国英缅军司令赫顿匆忙命令史密斯中将率领没有丛林作战经验的印度第17师和一个未经训练的缅甸师防守泰缅边境。1月20日,日军第15军第33、35两个师团从泰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缅甸与印度两国关系经历了从互相批评、敌视到互相接近并合作的转变过程。新世纪以来,缅甸与印度的关系迅速升温,两国高层互访增多,缅印迅速“接近”。缅印两国关系由冷转热、相互“接近”的原因何在?文章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外交、军事、非传统安全等角度对两者“接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劳动与劳动力价值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劳动、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等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劳动力的价值不仅仅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组成 ,还应包括家庭对其抚养教育的活劳动 ,特别是还包括劳动力自己的活劳动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思路的角度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鲜明的经济哲学特色,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型体系。沿着这一逻辑思路,知识劳动价值论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的崭新形态。因此,应在此基础上建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有机统一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t  相似文献   

13.
理解劳动价值论 发展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经济现实中的地位。一方面,明确指出它“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也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实际问题,如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等,向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新课题。深化…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或许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从劳动创造了人及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非生产劳动不过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满足人类的新增需求的劳动。二者是层次不同的劳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运用辩证的和历史的方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的合理成份,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其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实现了经济学的革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者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劳动分为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自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来,无酬劳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义务劳动、玩乐劳动和志愿劳动。作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无酬劳动形式,志愿劳动对促进青年社会化——消除劳动异化、消除心灵隔阂、促进政治参与、涵养利他理念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从项目优化和管理优化两方面激励青年参加志愿劳动。  相似文献   

17.
论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向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紧密结合实践,推进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努力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国50多年来,经济学界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如何界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二、价值源泉问题上的劳动价值一元论与价值多元论之争;三、价值决定同题上是“实现论”、“决定论”还是“共同决定论”;四、在价值分配问题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如何?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何在?五、对劳动价值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能有效地创造价值。作为其凝结物的知识技术既是商品的非实体性,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本身又是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国家必然出台相关政策在经济上优待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0.
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国际劳工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人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劳动立法的重要发展趋势。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我国的劳动标准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应该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