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术表演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武术表演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武术表演艺术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访谈专家、影像资料分析、文献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武术表演作品《天地人和》这一审美对象,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学、艺术学、美学、武术美学等学科,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辩证法的视角进行了审美思考,为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形式进行了实证性和理论性的梳理与研究,为全面认识与创编武术表演节目的艺术本质与结构的规律性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据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有近一半观众对今年的央视春晚节目编排不满意。这既与老百姓欣赏需求趋于多元化有关,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市场产品的丰富繁荣,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央视春晚作为全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10):42-4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综合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武侠影视在传播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研究表明:武侠影视在传播上,突破了武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不同类别的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实现了武侠影视的全球展示与传播;武侠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凸显了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有效地增强了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了武术传播的效果,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和2022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是较为成功的传统文化节目,本文以这两档节目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从年轻化、现代化、娱乐化三个层面阐释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的故事化叙事策略,以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席赞 《现代视听》2011,(12):31-35
面对新媒体的传播格局,尤其是网络春晚的冲击,近年来央视春晚略显疲态,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生命力。除了颇受关注的收视数据外,在民族精神、节日庆典、国家形象等方面,基于其特殊的媒介身份与价值,央视春晚拥有网络春晚难以替代的优势。参考网络春晚的经验,央视春晚可从节目制播、话语呈现、民族文化等层面突破常规,担当起中国最大电视平台之上最知名公众节目应有的职责,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合一,传播欢乐与关爱,维系国民情感与信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以实现价值的延续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2,(4):25
关于央视春晚,本刊的调查显示,有近3成的人收看了央视春晚3/4左右的节目,对其取消植入广告表示赞赏。有一半多的人认为地方卫视春晚和网络春晚会对央视春晚构成威胁,参与调查者希望明年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0,(5):19-19
据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有近一半观众对今年的央视春晚节目编排不满意。这既与老百姓欣赏需求趋于多元化有关,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市场产品的丰富繁荣,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春晚公益广告不仅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还在弘扬中国传统“家文化”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将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分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和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这三类,并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展现,得出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占多数的结论。其中,“家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家文化”的概述,从“小家”和“大家”两个层面浅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对“家文化”的建构。最后从广告创意策略的研究角度,探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采用情感诱导型的创意策略,用真实的叙事、细腻的感情和与时事结合的特点表现“家文化”。  相似文献   

9.
解构与狂欢:“后春晚”的网络舆论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央视春晚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老百姓欢度春节的新民俗。每年的央视春晚,从筹备、节目确定、彩排到最后的播出,都伴随着诸多的热点话题。作为承  相似文献   

10.
刘宏  周婷 《青年记者》2016,(36):12-13
最适合抢红包的春晚:央视春晚 2016年的央视春晚首次开辟了一个主会场和东南西北四个分会场的形式,扩大了春晚的地理空间,在主会场的舞台设计上,采用135块可升降的地屏组成;分会场中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广东分会场的《冲向巅峰》节目,节目的伴舞选择了540个智能机器人和29架无人机,这在春晚历史上属首次.  相似文献   

11.
余金红 《东南传播》2018,(4):126-128
三十多年来学界和业界对央视春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目、功能、创作、受众四个层面.对春晚节目的研究视角多样,从传播学、民俗学、文化学等跨学科研究春晚的单个节目、单类型节目或进行节目整体研究;对春晚功能的研究聚焦在形象建构、记忆建构、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对春晚创作的研究则聚焦在主题内容、编导思维、主创人员、经验得失、面临困境及发展对策;而春晚受众的研究则集中在观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我国各族人民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已形成了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其中,央视春晚是最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人们对央视春晚的收视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初创期的推崇备至,到上世纪90年代鼎盛期的万民狂欢,再到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诟病挑剔,人们对央视春晚的不满越来越多.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受创作体制的束缚、节目创作遇到瓶颈、文化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3.
NBC跨年晚会在美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作为一档象征性晚会节目,它不仅是美国人不愿错过的娱乐盛典,也是全球千千万万观众追捧和关注的焦点.与央视春晚一样,它经过发展与演变延续至今,已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环境的差异,NBC跨年晚会与央视春晚各具特点:NBC跨年晚会内容多样、形式开放,主持人与观众在节目中互动热烈,气氛轻松幽默.相比而言,央视春晚基调则过于严肃,节目内容和形式都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4.
高皓亮  靳赫 《新闻世界》2010,(7):183-184
一个是作为一个国家仪式、一个春节民俗、一种主流文化的央视春晚,一个是从主持人、演员到节目创意均出自网民推选的北京电视台网络互动春晚,2010央视春晚与首届网络春晚播出之后,反响不一。本文从传播者、晚会内容、关注受众、传播渠道、受众互动参与等角度对两台春晚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的喉舌和政府核心的舆论阵地,央视在政策、人才和节目资源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并因此获得了巨额广告收益。从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开始,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央视春晚已经成为大年三十晚上的绝对霸主。虽然近年来央视春晚的收视份额有所下降,但它依旧是大多数百姓的选择。如果说赵本山在春晚完成了他的文化垄断,那么春晚则早已经完成了它在播出以及演员阵容上的强力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甘琼 《声屏世界》2013,(4):34-36
一直以来,大型文艺晚会都是各电视台展现自身实力和树立媒体品牌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随着省级卫视的崛起,地方台春节联欢晚会也逐渐显现出"百花齐放"的气象。例如在2012年,就有湖南、北京、江苏、安徽等14家卫视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春晚节目。它们虽然很难与占尽资源优势的央视春晚分庭抗礼,却以其独有的地域元素及创新气质,丰富了电视文艺晚会的市场格局,也为各地观众提供了更  相似文献   

17.
彭爌 《新闻界》2005,(2):45-46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有22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官方主流权威媒体督创的电视文化节目,“央视春晚”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节目性质,而成为全球华人在传统的特定时域中“想象中国”的一个盛大狂欢仪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自制视频节目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影视形式。网络自制视频节目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对于激发受众的主体性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选取了腾讯视频的自制节目《你正常吗》为研究案例,采用文本分析和问卷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该节目的受众主体性、自我认同以及对节目的认同等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了该节目的受众收看特点,从而论证了网络自制视频节目的文本与受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看'08春晚     
看完今年的央视春晚,感觉整体效果不错,其艺术效果特色明显. 首先,从节目构成上看,整台晚会分成四个时段安排节目,第一时段传统的舞蹈、歌曲、相声、小品、杂技等经典杂烩式展示;第二时段主要体现亲情、公德和人文关怀,特别是反映农民工和社会特殊群体的主题,还临时穿插了歌颂南方地区军民抗击"冰雪"的情景诗朗诵;第三时段老艺术家演绎我国各民族的经典民歌,包括台湾歌手演唱的歌曲;第四时段设置"奥运"主题歌曲、小品、诗朗诵,流行歌曲和国粹"京剧"、杂技表演等.  相似文献   

20.
王杰 《声屏世界》2009,(5):32-33
今年的春晚节目新颖,引人注目,尤其是丰富多彩的背景变化、变幻莫测的高科技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无论是杂技节目中神奇莫测的科幻背景还是歌舞节目为其增光添彩不少的欢快背景,抑或是武术节目中配合剧中人的武术动作而变化的精彩,数字背景的每一次变化都极大程度地配合了节目的需要,为09春晚的成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