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威尼斯相临的一段海面,在每个夏天都有会变成果冻状的物质,这使得到此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少,谁愿意在“胶水“里游泳呢?这种果冻似的海水是藻类(可能也包括细菌)在海面繁荣昌盛所致.它们在海水中共同建造了它们的生活家园,其中有它们各自生长的场地、居住空间,还有邻居,它们就像共同生活在海水中的“大森林“里.……  相似文献   

2.
电影里的小丑鱼重返大海可费了一番周折,而现实中的小丑鱼是怎样找到回家的路的呢?薄暮时分,珊瑚礁梦幻般的宁静戛然而止。海水中开始充满吱吱嘎嘎、叮叮当当的声响,正在捕猎的鱼和正在打瞌睡的虾,发出的喧闹声在几千米外的岸上都可以听到。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噪音居然能帮助那些被海水推离礁石的小鱼们找到回家的路。从礁石上的卵中孵化出来,经历了幼年的小鱼,它们借助洋流回到海水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辛普森说,这一时期的小鱼长得就像“小斑点”。如今辛普森和他的同事了解到,小鱼长大一点后变得更善于游泳,它们能凭借噪音找到返回…  相似文献   

3.
叶天 《知识窗》2008,(10):59-59
海水的颜色是由海面反射光和来自海水内部的回散射光的颜色决定的。由于蓝光和绿光在水中的穿透力最强,它们回散射的机会也就最大。所以,海水看上去呈蓝色或者绿色。  相似文献   

4.
冰山好像在海水中静静地漂移,其实它们并不安静,它们在不停地唱着悦耳的歌。这是科学家通过地震仪测到的。  相似文献   

5.
与谁同游     
《百科知识》2011,(17):2+69-F0002,F0003
一些看不见的微生物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当你在水中畅游时,它们就围绕在你的身边。在各种显微镜的帮助下,人们才得以看清它们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三亚市读者王宝绿问:海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7.2%,海水又苦又涩,人越喝越渴。可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们喝的全是海水,它们却活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希望下面的这篇文章能够回答您和其他有相同问题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正>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不仅仅会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还会影响它们的味道。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海水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将越来越多,其酸度也会将随之增加。研究人员把数百只北极甜虾分成两批,一批饲养在p H为8的海水中,另一批则饲养在p H为7.5的海水中,来评估海水酸碱度对虾口味的影响。前者的酸碱度与目前海水的酸碱度一致,而后者是根据气候变化模型预测的2100年时的海水酸碱度。  相似文献   

8.
海外发明拾零李忠东译“电解积成物”的妙用如果把一根电线悬挂在海水中,然后通过很弱的电流,马上便能产生碳酸钙。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微小的海洋生物体会被从电线上释放出来的大量电子所吸引,它们在电线周围密集时能分泌出钙元素。钙以离子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9.
藻类是所有植物中最古老的。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可以是淡水、海水、半盐水.工农业及生活废水。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环境都能见到藻类。其中.微藻作为藻类中结构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在陆地和海洋中分布广泛,它们在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催化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蛋白质、脂肪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在食品、饲料、精细化工、液体燃料中均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孟范平 《百科知识》2011,(10):28-30
你知道吗?在辽阔的蔚蓝海洋中生长着一类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但在显微镜下,我们却能清晰地看到它们千奇百怪的形态:有的如小球、有的似心形、有的如圆月、有的似银梭、有的如月牙、有的呈三角形。虽然它们自身的运动能力非常弱,但其特殊的体形能够很好地适应漂浮生活,可随波逐流地漂浮或悬浮在有光的表层海水中。  相似文献   

11.
海底出现怪异泡泡巨大的泡泡在海底游荡,仔细观看,它们不仅体积大如篮球,泡泡里好像还有神秘的东西在翻滚。泡泡不像气泡那样,能够上升到洋面,而是逐渐与海水混合,变成一股股黑色海水弥散开来,最后再也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12.
南极海域有一种有趣的玻璃海绵,它们可以在海陆交界的浅海温暖环境生成密集的暗礁。不过如果置身南极海域冰冷的海水中,它们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出现任何生长和繁殖的迹象。最近,一些科学家对南极附近的威德尔海进行了探索,结  相似文献   

13.
早在18世纪,探险家就发现南极海面生活着一种小虾,数量多时能把海水染红。经生物学家鉴定,它们与太平洋磷虾同宗,是磷虾科的节肢动物,定名为南极磷虾。南极磷虾体长约5厘米,透明的躯体夹着红褐的斑点,眼部、胸部和腹部都有发光器,在夜色中会发出点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些很微妙的因素也能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变化,譬如说海水的粘滞性。我们都知道,液体有粘滞性,比如当一个物体在水中下沉时,除了水的浮力,还会受到一定的阻力。这个阻力就来自水的粘滞性。液体的粘滞性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换句话说,同样一个物体,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下沉时所受的阻力要小一些,所以会沉得更快。我们知道,在海水中,漂浮着许多浮游生物。它们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藻类是所有植物中最古老的。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可以是淡水、海水、半盐水、工农业及生活废水。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环境都能见到藻类。其中,微藻作为藻类中结构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在陆地和海洋中分布广泛,它们在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催化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蛋白质、脂肪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在食品、饲料、精细化工、液体燃料中均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从而科学地解释了潮汐产生的原因。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像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  相似文献   

17.
张涛 《科技新时代》2008,(12):27-27
好消息已经变成了坏消息。从工业革命开始,海洋就在通过吸收多余的热量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着全球变暖。然而,这些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已经变成了海洋吞下的苦果。它们改变了海水的化学性质,使海水酸化,威胁着很多重要海洋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正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近期研发出一项有趣而意义深远的新技术——海水天线。该技术利用海水的导电性,让海水向空中喷射出水柱,从而实现通信传播。海水天线成功弥补了传统天线搭建的不足,无论是在海岸还是在海上,只要是有海水的地方,就能便捷地搭建出大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螃蟹,同学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红彤彤的清蒸大闸蟹、金灿灿的蛋黄焗花蟹吧?其实,除了这些让我们垂涎三尺的美味外,螃蟹大家族中还有很多奇特的种类。虽然都有8条腿和2个大钳子,呆萌的螃蟹们其实却大不相同。它们有的生活在咸咸的海水中,有的藏身于江河湖泊中。在海底火山口、干旱的沙漠,甚至高高的大树上也能遇到奇异而可爱的蟹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认识它们吧!  相似文献   

20.
邱裕华 《知识窗》2007,(5):13-13
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许多海獭,它们的食物大部分是50米以下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螃蟹等。本来,海獭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因为它们每次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们就会溺死在海水里。如果在4分钟内捕获不到食物,它们就会饿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