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初政局动荡,教育经费奇缺。列强各国有意退还庚款消息传出以后,教育界即意图根据美国退还庚款用于教育的先例督促政府以各国退还庚款专门用于办学,北京政府方面则因财政困难意欲将退还庚款用于其他用途,而列强各国对于退还庚款用途也举棋不定。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为代表的教育界将列强迟迟不退还庚款的原因归咎于政府不肯将其用于兴学,由此引起了北京政府与教育界之间关于退还庚款用途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美国退还部分庚款及其用于留学教育的经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庚款留美是中国留学教育史上较为特殊而重要的一幕,它与美国的“退还”庚款密不可分。本文意在通过阐述美国“退还”部分庚款的由来及款项用于留学教育的前后经过,以期共同探讨庚款留美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1930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英国退还的庚款为基金投资兴办实业,再以其所得利息资助教育事业。举办九届留英考试,培养193名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资助高等教育基础建设,安顿战时流亡的教授及毕业生;配合国家政策致力于西北教育开发。中英庚款对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教国际学术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教国际学术交流张振助庚款留美,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特殊的留学运动。其经费主要来源于美国分别于1908年和1924年两次退还的庚子赔款,前后持续30余年,为中国造就了近两千名高素质的庚款留美学生。20~30年代,庚款留美学生大量回...  相似文献   

5.
美国“退还”庚款和在华“兴学”论析张静1909年,美国政府决定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来“帮助”中国“兴学”,史称“退款兴学”。这是近代中美关系以及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仅就这一历史事件作一初步探讨。一1900年,八国联军出兵镇压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里昂中法大学与法国退还庚子赔款关系密切。创办学校时即以促使法国退还庚款为目的。从1921年到1927年,经费主要由中法政府负担。从1927年到1946年,其经费完全由中法教育基金会从法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付。1946年,由于庚款经费断绝,里昂中法大学停办。  相似文献   

7.
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上海市教科院成教所张振助庚款留美,缘于1908年美国部分庚子赔款(1901年,中国与英、美等十四国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中方赔款)的退还,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特殊的留学运动,前后持续三十余年,为中国造就了近二千名庚款...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年,根据中美两国政府的协议,美国率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清政府则开始选派学生赴美留学,此即退款兴学.美国方面为什么首开退款之风,退还庚款为何与兴学连在一起.这一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  相似文献   

9.
再论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决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娟 《历史教学》2004,31(2):11-15
美国决定退还部分庚款,与当时的清廷驻美公使梁诚的积极推动两国政府之间的正式交涉分不开,但其中美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积极主动性不容忽视,若没有美国政府本身的主动性,梁诚的劝说努力难以成功.美国退还庚款的决策是梁诚的努力推动和美国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两国之所以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是因为它不仅仅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美国统一国内市场后,开始积极向外扩张掠夺。地处亚太地区,国内政治飘零,列强纷争的中国成为美国的扩张目标。1901年满清政府同各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巨额赔款即庚子赔款,为美国扩大在华影响提供了有利契机。不久,美国率先提出退还庚子赔款,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美国退还庚款的原因。从而指出美国的目的是为扩大自身影响,攫取在华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1.
庚款留美教育是1909年由美国和晚清政府合力实施的留学教育,这一别具一格的公费留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英庚款息金用途支配标准》的规定,1934年至1944年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拨款资助了边疆教育,虽然资助的时间较短,资助的文教机构相对较少,但在推动边疆地区义务教育、考察教育实际状况、培训西北地区师资、创办边疆中学及倡导科学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些举措直接推动了民国时期边疆省份的教育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当时的某些举措或做法,对今天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光绪二十八年,由于庚子赔款的财政压力,归绥兵备道晓谕出台在归化城厅等五厅民人中征收印花捐,尽管未能有效实施,但其出台意味着对归化城为主的民人所住房屋产权的法律认可,有利于促进移民社会形成,并借此加强对其地行政管理权力的渗透。  相似文献   

14.
The foundation of Shanxi University is a prime example of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in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British in late Qing China (1842–1912). Both sides made compromises, with the Chinese adapting their ideas of educ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he British agreeing to work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Such a collaboration was made possible by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of the two founders and their visions fo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e dual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with one department to teach Chinese learning and the other to teach Western learning, showed that, at a local and personal level, these officials and missionaries opted for direct cooperation, despite the myriad changes and upheavals following the Boxer Movement. In addition, by allowing foreign missionaries into critical roles in a government university, the principle of ti-yong dualism was gradually being adapted. The formation of Shanxi University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dynamics of the Sino-Western educ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roles individuals played in it, but also stimulates reflection on China’s contemporary cross-border partnership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是在双方内在利益驱动和外部环境许可下而产生的行为,主要有三条交流渠道,即政府、法国天主教和中法民间人士分别组织的教育交流,三者相互补充和促进。中法合作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为平等管理模式;在资金投入上,前期中法合资,中方经费困难,后期靠庚款;在教育模式上,以法国为样板。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是在美国第二次退还庚款给中国,以"发展中国的教育及文化事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在中国的成立为当时的高等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刚成立不久的中基会便遭到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质疑与反对。回顾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之争的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全国教联会对中基会政治合法性的质疑;二是对中基会权限过宽的反对;三是南北教育界背后意识形态的争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中立政策破产后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时宜的选择.这一举动给中国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好处:取消了德奥在华的特权;停付或缓付了庚子赔款;参加了巴黎和会并获得某些利益.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古典自由主义认为自由与有限政府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英国人民先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再通过与国王之间的多次较量和斗争,最终建立了有限政府,而有限政府的建立使英国能通过不断的改革,从而不断地提高和扩大人民的自由权。《新民丛报》学人认识到了自由与有限政府之间的重要关系,积极地介绍西方国家特别英国思想家关于自由与政府权限的重要思想,以启蒙国人,力求在中国建立一个有限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