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提出了一种学习方法——发现法,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更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用“发现法”读书,可以使思维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通过头脑的思考,去“发现”新的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获得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发现法”即“问题”教学法,或叫“设卡法”.提问,对于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方法.问题,是引导学生思维向前跨进的起点,它推动着思维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发现法”是近年来教学改革中提倡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正如美国的布鲁纳所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但是,“发现”这个词往往被人们所误解,有人认为小学生连老师讲的知识都掌握不了,却让他们去发现什么概念、法则、定律、公式,未免过于苛刻了.事实上,我们所说的“发现”,并不是要求或希冀学生马上去发明一件什么东西,而是鼓励学生利用教师或教科书提供的材料,通过独立思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应得的结论.只有在学生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的时候,教师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发现法”,能够促使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颖 《成才之路》2010,(6):35-36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学生不是从教师的讲述中得到一个概念或原则.而是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是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这与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的理念是相吻合的。因此,对“发现学习”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结论形成的过程.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个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养成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敢于迎接挑战,树立学习的信心。下面.我用美国教育家肯尼斯·胡佛的两种说法阐述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和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发现法是在教师启发下的“发现学习”。这里所说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包含着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这是因为人类全部生活最独特之点,在于人类能够亲自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探索新知识,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理解概念、解答问题,都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只有这种主动作用的发挥,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渴求知识,并把这种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思维加工,“重新组织”,“转换”为一定的才能,使之与新任务相适应。在“重新组织”新知识的活动中,产生新的领悟,这就是发现。  相似文献   

6.
发现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历史教学中,不应该只把现成的知识成果教给学生,让他们死  相似文献   

7.
张桂凤 《成才之路》2009,(14):28-28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注重教师如何“教”。郭沫若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发挥个性发展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的基本教学思想之一。布鲁纳解释 :“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 ,正确地说 ,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是“发现”的精髓。布鲁纳发现学习思想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一思想基础上产生了“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学习思想有利于挖掘学生智慧的潜力 ,有利于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的转化 ,有利于使学生学会探索的方法。能不能将布鲁纳的这一思想运用于汉语文教学?我沿用“探究———发现”式教学“自学———讨论———启发——…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解释他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使他们获得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是现代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发现法是指学习者自己去发现知识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索和探究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物课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生物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发现学习法(以下简称发现法)是一种使学生独立工作、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科学原理的一种方法。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它要求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材料和教师提供的信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结论与概念。该方法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实现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最可靠的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探究”或者解决问题。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我们不难看出,布鲁纳所阐述…  相似文献   

12.
“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最早见于韩愈的《师说》,但“解惑”不是“告诉”,“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于漪),是“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培养他们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习惯……”(于漪)。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彻底打破“编程”的格局,致力于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把“科学”定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就应引导儿童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大自然的秘密 ,经历“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过程 ,使学生既学到知识 ,又在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教师应用较少的时间和简洁准确的语言去点拨 ,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 ,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的程序 ,亲自获得有关的事实 ,在已掌握的事实的基础上深入思考 ,自己获得问题的结论 ,并能把得出的结论广泛联系实际 ,自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法上,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大力提倡“发现法”.他认为教学不能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应当是假设式的,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一、什么是发现法?布鲁纳所说的发现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包括学习在内,也要靠主动的发现,也就是所说的”发现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发现法”又称“解决问题法”.它从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积级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究和主动发现,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潘瑞平 《广西教育》2012,(22):31-32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提问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6.
姚贵庭 《考试周刊》2011,(57):163-16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到知识,又要学到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会学”、“肯学”、“能学”。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尝试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无法代替学生个性化的主观活动。就好像学习游泳一样,看再多的书,不亲自下水去游,否则你永远都学不会游泳。自主学习就是给学生一个亲自实践的机会。增强自主探索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用激励、点拨、引导这些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味获得知识后的愉悦.满足成就感。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 1 962年出版的《教学过程》一书中倡导“发现学习” ,即“发现法” .他认为 ,发现并不限于人类寻求尚未知晓的事物 ,它应包括用自己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1 85 9~ 1 95 2 )早就强调指出 ,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端是学校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都是以“静听”的形式听课 ,这种形式标志着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 .而发现学习就是教师不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相应的命题和法则 .教师要想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 ,去引导学生独立发现相关知识及结论 ,就必须精…  相似文献   

18.
汤素平 《教师》2020,(2):45-46
发现教学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一些事实和问题,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的一种学习教学方式,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发现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促进学生自己思考并获得知识。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启发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应用技巧,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发现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论专家布鲁纳于五十年代倡导的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现代教学方法,也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的方法。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步骤。”包括学习在内,也要靠主动的发现,这就是所谓“发现学习”。他认为,教学不能使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给教师提出了如下教学建议:“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不仅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和学生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而开放式教学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给学生提供了更充足的交流与探索空间,注重学生合作讨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亲自体验与感知,使其自主构建知识,创造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打破了“师以讲代导,生以听代思”的滞后模式,避免学生读死书与死读书,让学生更自由、更自主地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彰显个性.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开放式教学呢?对此,笔者具体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