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表达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指导支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行为。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说不动,还要辅以一定的动作表情。因此,态势语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所谓态势语,顾名思义,就是体态姿式语言,即人们借助体态、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因素来表情达意的无声信息系统。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空间距离语等,在运用这些态势语时,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2.
盛光希 《湖南教育》2002,(23):48-48
非言语沟通即人们用身体姿态、实物等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沟通,就是运用面部语、目光语、手势语等体态语表情达意。 用“真”面部语言 面部表情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其关键在一个“真”字,切忌矫揉造作。教师面部表情的总体要求是自然稳重而又落落大方。既不能“冷”与“呆”,也不能“油”和“滑”,理想的面部语言应该做到: 自信和友善。教师的微笑是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态势语”,可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而这一点往往被许多教师所忽视。有一位心理学家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 35%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和谐得体的“面部表情”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在课堂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常常有意地给自己的语言配上一些“态势语”,即手势、微笑、身姿、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教态是决定教师形象、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教态美是保持教师风采的前提之一。外国有位心理学家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感情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这说明面部表情在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微笑语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体态语之一,是教态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微笑语是通过面带笑容,不出声音的笑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体态语言。微笑是一种跨文化,即超越文化的通用的体态语言。有人将微笑称作是“世界语”,这是不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5.
谢瑞俊 《教育艺术》2001,(11):47-4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口语、书面语、态势语和其它辅助语。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启迪人类智慧的媒体 ,也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其中态势语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一种无声语言 ,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示的意思 ,起着以姿助语、以神传意、以形感人的作用 ,是教师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体态传播学者伯斯惠斯托指出 :“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 %是用非言语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也提出一个公式 :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 %语言 +38 %声音 +55 %表情。由此可见态势语是教师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反馈语言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包括回答问题、演练;操作等)所作的简短评价以及用态势和表情所给予的种种暗示。它是教师整体教学语言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馈语言一般有三种:一是评价语言,二是表情语言,三是态势语言。第一种是言语型的,第二、三种则是非言语型的。反馈语言是一种“看不见的课程”,它会微妙地进入教学过程,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或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表演艺术家、演说家和诗人:在每节课中,教师教学中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自然流露出的艺术情趣,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输系统,是一个人际信息交流的过程,这个传输系统是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为媒体来运转的。其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主要的,它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和抓住学生的注意,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为更好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教学除了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板书)外,还有易被忽略的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变化运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配合口语,用非语…  相似文献   

8.
面部表情主要包括目光语、眉语、微笑语等.它是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教学除了有声语言表述外,面部表情在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文章就教师面势语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反馈语言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回答问题、演练、操作等)所作的简短评价以及用态势和表情所给予的种种暗示。它是教师整体教学语言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馈语言一般有三种 :一是评价语言 ,二是表情语言 ,三是态势语言。第一种是言语型的 ,二三种是非言语型的。反馈语言是一种“看不见的课程” ,它会微妙地进入教学过程 ,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或心理障碍。现在 ,有许多教师在讲课时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思路和教材内容上 ,而很少顾及自己的合作者———学生 ,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表现出极大的不关心 ,即…  相似文献   

10.
体态语.又叫情势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称之为“态势语”;西方学者称之为“身体语言”,而通俗、形象的称呼则是“无声语言”。体态语的研究近年来已推广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教育界.它也正日益受到重视。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恰当运用,成了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巧之一。诚然,课堂教学首先是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但是,事实上,任何一个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来“传道”和“解惑”。相反.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眼神和其他动作等,借以加强表达效果.尤其在偏重形象思维的语文教学课上,它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对教学体态语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学艺术主要是通过两个系统的相互默契而获得综合美感的。一是声音系统,即教师的语言;一是体态系统,即教师的教态。教师用语言艺术传授知识,构成学生的“趣味中心”;教师的教态,诸如讲课时的表情、举动、姿态、衣着都会构成学生的“审美中心”。这种非语言因素随时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听讲情  相似文献   

12.
“身势语”,又称人体语言,简称“体语”,是无声的语言。语言学家把伴随在谈话之中的眼神、面部表情、点头、皱眉、耸肩、手的动作和整个身躯的姿态等非语言性的动作称做“身势语”(《语言学教程》郭谷兮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它是通过人体器官的动作或某一部分的变化来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就是利用人的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美国学者伯德惠斯戴可以说是“身势学”的创始人。他设计了一套可以用来记录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并以此代表“身势语”最小单位的符号。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不太科学。但许多事实和研究却证明,身势语无法没有,也不能没有。教师的身势语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特定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某些复杂组合来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它是教师人体的一种外观形式,具有完全的可见性和生动的形象性。在教学中,尤其在人文类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和掌握教师的身势语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侧重对语文教师的身势语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理当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媒介。语文课堂,是老师领着一群孩子在那里玩味语言,熟悉语言习性,掌握语言规律,娴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过程;又是一个注重语场熏染,潜心感悟,激发引领学生不断在语言实践中“试水”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更具“双重身份”,既是教学媒介,又是教学内容,所以,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芬 《河北教育》2005,(21):36-36
体态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及姿态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从广义上讲,教师本人也是一种媒体,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的声音、板书、姿势、表情等传递教学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它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可见,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师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15.
《诗经》有云:“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不足,歌咏之。歌咏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声语言虽然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它也有言不尽情,词不达意的时候。许多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就可用“态势语”来表达。所谓的“态势语”,就是用表情、眼神、手势、姿态等交流思想的语言,也有人称之为“体态语言”。课堂教学是人类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态势语”和“有声语言”、“文字语言”平行存在。它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条宽畅通道和重要载体。课堂上,教师用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眼神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教学中就能收到强化、交流、激励等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 ,人们之间的交际效果 2 0 %取决于有声语言 ,而 80 %取决于无声语言。巧妙运用态势语 ,会使你上课如虎添翼。所以 ,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态势语的表达技巧 ,用它辅助有声语言 ,来增强讲课的魅力。一、善用表情语在讲课过程中 ,学生总是要“察言观色” ,十分注意教师的面部表情 ,以增强接受教师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的信息 ,教师应注重利用面部表情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沟通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 ,并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 ,以使讲课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表情语中作用最大的是目光。辛墨说得好 :“人们互相望一眼 ,那是最纯洁…  相似文献   

17.
态势语,又称“情态语”、“人体语”、“肢体语言”等.它是通过人的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辅助形式,是一种“伴随语言”,具有完全的可见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篇     
看语文课是不是姓“语”,看课堂教学的定位是不是在“语文实践”上。如果把语文课定位在“语言实践”上,那么语文教学就要实行另一个重大战略转轨,那就是从“教师讲解”的轨道转移到“学生自己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轨道上。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全面提高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起到了对口头语言的辅助作用,同时在教学控制、信息传递及感情交流方面还发挥着自身独特的功能。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只有正确、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主要是表情语、手势语、身姿语),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语教学就其学科功能而言,语学界尚有诸多说法,但语言作为语教学的媒介功能这一点却是公认的。章熊先生指出:“准确地说,语课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语教学沉思录》),这就很明确地说明了语教学中语言的运用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必定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教学欲达到美的境界,必然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优美的教学语言,“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它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因此,语教学的语言美,常常是一位语教师孜孜追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