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绕《万历十五年》的出版,共选刊了16封信件(内附信不计),大致为黄仁宇、黄苗子及傅璇琮(代表中华书局编辑部)相互交换意见,推动书籍出版而互通信息。可分为三个时段,即(一)由1979年5月黄苗子先生推荐黄仁宇先生这部书稿,至1980年6月,中华书局编辑部与黄仁宇先生就稿件的修改进行商议;(二)1982年,《万历十五年》出版前后,就稿费的支付所作的协商;(三)1994年  相似文献   

2.
陈默 《贵州档案》2001,(5):29-30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名学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等一系列作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不小的震撼。时至今日,大历史观点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6月,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又在大陆面世,书中详细讲述了大历史观点的萌发和形成过程。如果仔细研究黄仁宇的这段经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完整的档案记录造就了大历史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万历十五年》是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1976年用英文写的一本纪传体史学著作,原名《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本书问世后,风行数十年,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其中文本入选"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黄仁宇先生通过聚焦明末一个"无关紧要"的年份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借助对皇帝朱翊钧和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文官海瑞、武将戚继光、思想家李  相似文献   

4.
黄仁宇:母亲     
正黄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湖南长沙人,曾从戎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的国民党军队,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相似文献   

5.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定论。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通过大历史的新颖视角,从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入手,分析出明朝体制上不可根治的痼疾,指出了明朝必然灭亡的命运。也  相似文献   

6.
2008年底,第9届深圳读书月的“阅读中国30年”系列活动中, “30年30本书”的评选经过一个月的公众自由推举、一个月的网络票选及手机短信投票,从30年来的30余万本出版物中最终选出了30本对中国人心灵影响最大的文史类读物.钱钟书的《围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傅雷的《傅雷家书》、陈忠实的《白鹿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金庸的《金庸作品集》等经典之作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7.
这部书稿,最初是由黄苗子先生与我联系的。1979年5月23日.黄先生给我一信。说:“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黄仁宇先生.托我把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转交中华书局,希望在国内出版。”苗子先生颇有识见地提出,“这样做将对国外华人(此二字为编者所加一一编者注)知识分子有好的影响”.又说陈翰伯同志也有这一看法。黄先生的信最后说:“现将全稿送上,请你局研究一下.如果很快就将结果通知我更好.因为他还想请廖沫沙同志写一序文(廖是他的好友)。这些都要我给他去办。”  相似文献   

8.
一本好书的产生,就"像是个小小的奇迹";编辑是作者以外最有资格"说自己有功于这本书的诞生的"人——这就是编辑的满足感。在作者编辑的数十本书中,作者认为最能带来满足感的非黄仁宇作品莫属。作者回顾《万历十五年》两种新版和《现代中国的历程》的编辑过程,细数了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9.
黄苗子致傅璇琮信(1979年5月23日) 璇琮同志: 美国耶鲁大学中国历史教授黄仁宇先生,托我把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转交中华书局,希望在国内出版。第一次寄书稿来时,金尧如同志知道,表示只要可用,就尽快给他出版。这样做将对国外知识分子有好的影响,并说陈翰伯同志也同意他的主张。但书  相似文献   

10.
诸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母亲为佟佳氏,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年仅三十六岁。 努尔哈赤起兵时,诸英只有四岁,生长在新兴嗜血的部族之中,遂早历战阵,第一次带兵打仗年仅十八。《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诸英自将一军,征伐安楚拉库路,大胜,被赐号“洪巴图鲁”(满语“勇士”之意),《满文老档》开篇记载:万历三十五年,诸英二十七岁,率领建州军队在图门扛畔的乌碣岩下大战乌拉部,又立大功,被赐号“阿尔哈图土门”(满语“勇者领袖”之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溯了《万历十五年》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历程.该书经历了从“出版传奇”到“流行阅读”的出版过程.而对于其“流行”背后的原因,本文从叙事的新奇、历史观的革新与文本解读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1年的到来,辉煌的“九五”已经成为过去,在新世纪的头五年,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李贽作为中国走出中世纪、"冲决囚缚"的启蒙先驱,承受了所有先知共有的苦难.正如近代学者黄节在《李氏焚书跋》中所指出的:"其身既杀,其书屡毁,记其人者每甚其词,因学术异同之故,挟爱憎攻击之私,自不能免."近现代学者研究李贽,也往往落此窠臼.80年代初期,美籍华裔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也设列了李贽专章,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总括性的阐发.  相似文献   

14.
李波 《兰台内外》2023,(29):61-63
万历《青州府志》现存足本众书目记载不一,概括起来有三个足本,分别为国家图书馆藏本、河南省图书馆藏本和暂存台湾地区的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藏本。经比堪梳理,对万历《青州府志》足本有新发现,一是国家图书馆并未收藏此志,系众书目将“北平”甲库本误作“北京”“国图”所致。二是甲库本非万历刻本,是不同于康熙十二年《青州府志》的另一种康熙刻本。三是河南省图书馆藏本是目前所知唯一的足本,并且是初印本。  相似文献   

15.
明万历刻本齐世子灌园记此《齐世子灌园记》,题“西汉司马子长析传大明张伯起氏汇编吴兴茅彦徵氏重梓”。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吴兴茅彦徵刻巾箱本。六册。半页十五行十五字,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前有茅茹“灌园小引”,末刻“万历乙已年菊月梓于千里台,不二道人云津父校”。  相似文献   

16.
李俊民,男,1969年出生,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齐鲁电视台、《南方周末》《广州日报》、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有人说他是当代无私奉献、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活雷锋”,也有人说他别有用心利用没有正常思维能力的残疾人牟利,还有人说他是傻子、愣子、神经病,自讨…  相似文献   

17.
田加刚 《青年记者》2009,(24):40-41
综观2009年,各种传媒事件悄然而去,看不出有什么联系。不过,我们可以引用《万历十五年》中的一句话,“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七年,国史上一个寻常而奇崛的年份,用《万历十五年》的英文书名来说,貌似“无足轻重”的年份(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此前一年,以华国锋为首的政治局以非常手段,解决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问题,结束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此后一年,中央工作会议以及紧随其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开启了“改革开放”年代。  相似文献   

19.
王晓 《北京档案》2001,(8):8-11
《北京市“十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即将翻开北京市档案事业史的崭新一页。面对新世纪北京档案事业的发展蓝图,面对未来五年的又一次辉煌,北京市档案系统全体同仁群情激昂,信心百倍。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部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这部规划,北京市档案局于7月25日召开了实施《北京市“十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座谈会。会议由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主持,来自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市政府法制办、市计委、部分区县以及市档案局业务处室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北京市“十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有关任务的落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刊在此刊发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30日,我发在永州日报第三版上的一条新闻特写《“异蛇村”农民三审“十五”计划》,今年频频“中彩”:先是以最高票获2000年度永州日报好新闻一等奖,继而接着拿回了湖南省市州报好新闻、湖南省好新闻、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个一等奖,并正在参加“湖南新闻奖”的角逐。然而,知情的人都知道,这条稿子在发表时并不顺利,它能获奖,纯粹是我百折不挠“争”来的。永州,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人物———柳宗元,1200年前,他在愚溪河畔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近年来,永州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