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档案》2006,(1):15-15
本刊欢迎拥有电子信箱的朋友投递电邮稿件,使用电邮稿件可以较快收到处理结果,保证编发质量。本刊投稿信箱使用sxda@263.net,dasx@21cn.com,sxda@chinajournal.net.cn三个电子信箱。主题注明:“稿”字样,建议使用“稿:(文章题目)”格式,以便编辑检索。特别提醒1:投递电邮稿件前,万望认真、仔细、耐心地核校文稿。我们发现,不少电邮稿件错漏甚多,甚至有脱行现象(一些打印稿件存在同样问题),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投寄翻译文章,请附寄原文(或复印件)。一般电邮稿不必另寄纸稿。特别提醒2:投寄电邮稿前,请检查您机子的日期设置,如果日期错误…  相似文献   

2.
《山西档案》2005,(3):15-15
本刊欢迎拥有电子信箱的朋友投递电邮稿件 ,使用电邮稿件可以较快收到处理结果 ,保证编发质量。本刊投稿信箱使用sxda @2 63 .net,sxda@chinajournal.net.cn两个电子信箱。主题注明 :“稿”字样 ,建议使用“稿 :(文章题目 )”格式 ,以便编辑检索。特别提醒 1 :投递电邮稿件前 ,万望认真、仔细、耐心地核校文稿。我们发现 ,不少电邮稿件错漏甚多 ,甚至有脱行现象 (一些打印稿件存在同样问题 ) ,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投寄翻译文章 ,请附寄原文 (或复印件 )。一般电邮稿不必另寄纸稿。特别提醒 2 :投寄电邮稿前 ,请检查您机子的日期设置 ,…  相似文献   

3.
本刊欢迎拥有电子信箱的朋友投递电邮稿件 ,使用电邮稿件可以较快收到处理结果 ,保证编发质量。本刊投稿信箱使用dasx @2 1cn .com ,sxda @chinajournal.net.cn两个电子信箱。主题注明 :“稿”字样 ,建议使用 :“稿 :(文章题目 )”格式 ,以便编辑检索。特别提醒 1 :投递电邮稿件前 ,万望认真、仔细、耐心地核校文稿。我们发现 ,不少电邮稿件错漏甚多 ,甚至有脱行现象 (一些打印稿件存在同样问题 ) ,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投寄翻译文章 ,请附寄原文 (或复印件 )。一般电邮稿不必另寄纸稿。特别提醒 2 :投寄…  相似文献   

4.
本刊欢迎拥有电子信箱的朋友投递电邮稿件,使用电邮稿件可以较快收到处理结果,保证编发质量。本刊投稿信箱使用sxda@263.net,dasx@21cn.com,sxda163@163.com三个电子信箱。主题注明:稿字样,建议使用稿:(文章题目)格式,以便编辑检索。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杂志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本刊提倡立足中国经验和本土关怀,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价值的学术研究,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支持。稿件请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xwjz@sumg.com.cn,并在邮件标题处注明稿件标题。为保证稿件得到及时处理,请不要直接投寄给编辑个人。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23,(1):2-2
《新闻记者》杂志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本刊提倡立足中国经验和本土关怀,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价值的学术研究,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支持。稿件请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xwjz@sumg.com.cn,并在邮件标题处注明稿件标题。为保证稿件得到及时处理,请不要直接投寄给编辑个人。  相似文献   

7.
本刊启事     
《出版发行研究》2007,(1):79-79
1.凡向本刊投稿者,稿件一经录用,本刊即视为获得该稿件在本刊及其网络版和光盘版的使用权,稿酬也将一次性支付给作者。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请作者在投稿时于稿件上注明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电子信箱等,以便联系、寄送样刊和稿酬。2.本刊已加  相似文献   

8.
稿约     
《文化遗产》2010,(4):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9.
稿约     
《文化遗产》2010,(3):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10.
稿约     
《文化遗产》2008,(2):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11.
稿约     
《文化遗产》2010,(2):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12.
稿约     
《文化遗产》2008,(3):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13.
稿约     
《文化遗产》2008,(4):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14.
稿约     
《文化遗产》2010,(1):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对高质量稿件,...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论坛》2007,27(2):161-161
尊敬的作者:您好!欢迎赐稿,并请仔细阅读以下有关内容:1《图书馆论坛》的投稿方式《图书馆论坛》编辑部至今只接受作者本人直接邮寄到编辑部的纸本稿(一份),详细地址为:邮政编码510110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3号《图书馆论坛》编辑部请在信封右下角位置详细列出寄信人地址,并在信封显眼处标明“投稿”。请不要投稿到《图书馆论坛》的电子邮箱tsglt@zslib.com.cn,该邮箱不作投稿用。请不要把您的稿件寄给编辑部的任何成员,如果这样做您的稿件就有可能被耽误了。2《图书馆论坛》的稿件要求纸本稿请按照《图书馆论坛》发文格式要求用A4复印纸打…  相似文献   

16.
投稿需知     
正自2012年1月1日起,《档案学研究》杂志的在线编辑系统正式启用,接受作者直接从网上或从电子信箱上投稿。从2012年7月1日起,《档案学研究》杂志只接受网上投稿,原接受投稿的电子信箱正式停止使用。有向本刊投稿者请登录中国档案学术网(www.idangan.cn),进入"《档案学研究》在线编辑系统",在"作者登录"板块内进行投稿。"《档案学研究》编辑在线系统"启用后,所有  相似文献   

17.
稿约     
《文化遗产》2008,(1):163-163
《文化遗产》(季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2007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新出报刊[2007]894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本刊编排规范。详情请登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ich.org.cn)点击“《文化遗产》稿约”查阅。四、为确保学术规范,来稿须对所有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被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五、来稿务请寄纸质打印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邮件或软盘)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含街道路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六、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  相似文献   

18.
来稿须知     
正1.稿件应具有原创性、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论文3000-8000字符数为宜,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学历、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本刊使用邮箱投稿,邮箱地址见封底。3.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注释或参考文献、作者单位等。4.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9.
来稿须知     
正1.稿件应具有原创性、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论文3000~8000字符数为宜,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学历、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本刊使用邮箱投稿,邮箱地址见封底。3.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注释或参考文献、作者单位等。4.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图书馆》2010,(2):F0002-F0002
本刊自动投稿系统(网址:http://newcentury.jslib.org.cn/ch/index.aspx)将于2010年4月10日正式启用,原用于投稿的电子信箱(jstsgxb@163.net)届时将停止接收电子稿件,只作为作者、读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事项之用,希望广大作者给予配合并互相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