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45):147-148
在音乐学习中,乐理知识是其中的基础知识点,只有先学会了乐理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去学习音乐。乐理包含着音准、节奏、和声、曲调、节拍、音区以及音色等,在音乐学习中只有掌握好这些知识内容才能够促使自己在音乐学习中学习得更好、更完善。基于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教导学生音乐乐理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在音乐学习中遨游,激发自己的能量,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感到愉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呼唤要给学生“空间”和“自由”,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使之终生热爱音乐,并使其音乐素质得以持续发展。课堂教学中的"学会",重在接受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教你学,学会就行"的老一套,已远远满足不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挖掘幼儿自身的音乐潜能,让他们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习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会表现音乐,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其中,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三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祥靖 《考试周刊》2009,(29):227-227
目前.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一般是:导人新课-讲授新课-学生作业-作业展评一课堂小结。认真的教师都设计了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滔滔不绝;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洗耳恭听。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充当配角,教学效果是教师预设的。而新音乐课程标准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笔者从教学的微观角度探讨音乐课教学的前期预设与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学会演唱歌曲,而且要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音乐。在音乐课堂中加入舞蹈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对课堂学习的兴趣,缓解繁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具有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合作是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之,合作学习与音乐学习是相互依存的,我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音乐,也通过音乐学习学会合作。本文基于合作学习理论,来探索音乐学习中的合作,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四种音乐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学习中的合作对象的选择、合作情景的设定、合作过程的控制、合作学习的评价,提出了现实的思考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家萍 《儿童音乐》2007,(12):67-69
一、学会聆听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会聆听。聆听既是听觉的训练,同时也是思维反应的训练。聆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另一是养成聆听老师和别人说话的好习惯。(一)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音乐听赏和分析的技能是增强孩子们音乐理解力和欣赏力以及扩大他们音乐知识的关键。为了形成孩子对他们生活中的音乐及其角色的有识判断能力,广泛多样的音乐经验是必需的。熟悉艺术及它们在人类经验中的地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不仅充斥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能影响学生对美的理解及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这些都是日后学生基本学习素养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素养发展本身需求及音乐教学课程数量的限制,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自主性质学习,让学生自主发展自己的音乐爱好与音乐欣赏,甚至让他们学会自发培养音乐方面的天赋。然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努力的结果,既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又需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学习与积累。本文就目前音乐教学的性质谈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主动把握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基础的音乐鉴赏知识、基础的乐理知识、基础音乐表达方法。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结合文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结合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1.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引导小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1)从养成学生正确的歌唱习惯做起;(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程、节拍、节奏及调式音阶的训练;(3)将器乐引进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同时培养音准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2.
袁飞 《成才之路》2012,(5):58-58
正小学生的兴趣广泛却不持久,很容易转换。在音乐教学中,若能利用儿童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可有效地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学习音乐的工具和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这些技能又可成为儿童进一步学习音乐知识的新的兴趣点。作为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我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网络信息的时代,时代的发展促使世界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学习问题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试行与进一步开展,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主张学生主动建构自我知识框架的音乐教育理念进入中小学音乐教师关注、学习、研究并加以运用的知识领域。而"探究性学习"这种在新理念引导下的新的学习方式也进入了中小学的音乐课堂,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4.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包括各种方面的知识理论。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还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如和声、伴奏、音乐史等知识,从而提高了我们个人的音乐素养。基于此,对声乐学习与音乐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小学音乐课教学既不能搞单纯的音乐知识灌输 ,又不能片面强调音乐技能训练。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加强音乐基础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一、小学生求知欲旺盛 ,模仿力强 ,但持久性和耐力差。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特别是在出现新知识、变换新内容时。其次 ,组织教学应注意各阶段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中的乐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些枯燥的乐理知识。让看似深奥的音乐知识在教师的剖析下,像春风春雨一样悄无声息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个喜爱音乐的种子,为他们今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基础,让学生拥有一双能聆听音乐的耳朵。从而真正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7.
稿源采珠     
江苏钱涛谈音乐教学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来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帮助他们逐步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能够带着自信不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向往和对活动的喜欢转化为持久的、稳定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取决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就感和学习能力等很多因素,成就感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他们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的。所以,要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动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活动形式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效。一些教学活动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完成了任务,并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学习音乐的成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教师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相似文献   

19.
潘爽 《教师》2011,(34):116-116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在这个时期逐渐树立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特别是审美观的建立也在这个时期表现得很明显,而音乐课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学会欣赏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音乐,爱上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20.
刘旻 《考试周刊》2011,(62):225-226
聆听是学生接触音乐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一切音乐教学都从“听”开始,它是了解和学习音乐要素的首要环节。其实,聆听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强调“听”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从开始就学会正确地聆听音乐、用音乐的思维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