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作家说“:精神上最大的动力,往往是来自感人至深的小事情。”初次在刊物上读到这句话时,不觉得是这位作家经过漫长的生活磨砺后得出的结论,我感觉它平淡。没有共鸣,也许是年轻,也许是该走的路还没有踏上,抑或是该感动的事情还没有遇上。我初次工作成为了一名教育编辑。我们工作多与教师打交道,他们既是我们的作者又是我们的读者。电话是我们与教师沟通时常用的工具,约稿、谈稿多数时要靠它。刚工作时,我喜欢接电话,电话那头的教师无论年龄大小,总是很诚恳地称呼我一声“老师”。这一称呼总能让我通体舒泰,如饮陈酿。一个初春的上午,乍暖…  相似文献   

2.
"爱"能呈现一个老师的良好教育信念,是支持教师完成教育使命的润滑剂,是能够帮助老师缓解工作压力与疲劳,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的动力。它让我们在繁琐的工作中寻求快乐,在每个陌生的面孔中感受亲切,更是让我们体验了一个专属于老师的幸福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以"爱满天下"诠释了教育的根本意义,并用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理念。我很庆幸自己早早的懂得了这个道理,并将余生对待那些"爱人"。  相似文献   

3.
陈彩萍 《宁夏教育》2013,(10):77-77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我便行走在教育的漫长道路上。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从稚嫩和青涩逐渐蜕变成一个成熟有经验的教师,期间历经迷茫、顿悟,最终迎来“柳暗花明”,我很感谢一直伴随我的老朋友——《宁夏教育》,是它让我的教育之梦绽放出别样的美丽,我从心底敬重它。  相似文献   

4.
胥进光 《上海教育》2006,(7B):24-2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重看到了《上海教育》,看到了里面让人一见如故的“当代教师”。我从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里面有我的烦恼,我的困惑。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十几个春秋寒暑,我像一个毛小子,在教育的田野里摸爬滚打,有时摔得鼻青脸肿,难免有时灰心丧气,甚至有时怀疑自己并不具备当教师的素质。而“当代教师”,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教育足迹的窗子,一篇篇散发着油墨气息的章,让我看到数不胜数的同仁,也有着和我相似烦恼、尴尬、甚至自卑。人生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它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能简单化,它是一门艺术。学生是很"在乎"教师对他们的态度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和珍视每一个孩子的"在乎"。教师简单的带有几许期待的语言,更能让学生领悟。  相似文献   

6.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下面几点看法仅供老师们共勉。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教学生涯中,接触过各类学生,他们有的让我大伤脑筋,有的让我感到无比欣慰,有的让我感到做一名教师真的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正>读《教育的情调》令我感触颇深,“这不只是一本书,它是一份礼物,献给教师、教育者和学生的礼物。教育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这些美好的语句让这本书的魅力倍增,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细细品读。第一遍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觉得它讲得很契合实际的教育场景,且能够提炼出教育场景中的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8.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下面几点看法仅供老师们共勉。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教学生涯中,接触过各类学生,他们有的让我大伤脑筋,有的让我感到无比欣慰,有的让我感到做一名教师真的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付雪梅 《现代教学》2014,(1):143-143
从2012年开始,我进入齐贤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初为人师的我担任起了班主任的工作。在这一学期中,我通过无数次实例验证了一个很重要的师生相处之道,那就是教师教育学生,必须走进学生内心,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做到真正帮助学生克服缺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看到了《上海教育》,看到了里面让人一见如故的“当代教师”。我从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里面有我的烦恼,我的困惑。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十几个春秋寒署,我像一个毛小子,在教育的田野里摸爬滚打,有时摔得鼻青脸肿,难免有时灰心丧气,甚至有时怀疑自己并不具备当教师的素质。而“当代教师”,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教育足迹的窗子,一篇篇散发着油墨气息的文章,让我看到数不胜数的同仁,也有着和我相似烦恼、尴尬、甚至自卑。人生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它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现实,把握自我,否则,便往往会跌进失望甚至绝望的深谷,对教育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空前的灾难。“当代教师”,恰如一场及时雨,鼓励我由困惑走向清晰,由动摇走向坚定,由自卑走向自信,由幼稚走向成熟,她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9日,我很荣幸代表我校的特岗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的田立君教授的讲座,其中“我爱每一片绿叶”的案例让我非常感动。田教授说:“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每一片树叶都有它生长的权利,我爱每一片绿叶!”通过几天的培训,触动我心灵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它让我明白了做一名教师的责任与幸福。下面是发生在我与孩子们之间“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园长生涯中,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校长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对行政的管理”这一理论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如何当园长。作为园长,我最大的追求就是“让教师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多年来,我养成了与教师亲密接触互动交流的习惯。因此,走进教育现场,捕捉教师有价值的教育案例、发现教师遇到的困惑及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我园于1994年起确立了开放教育研究课题,它是以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为基础的行动研究。经过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江西教育》第1—2期“师路心语”专栏里曾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们距离幸福有多远”随笔类的文章。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却在我心里掀起一阵涟漪.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的一段话:“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他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懂得装点教育的人.他知道如何让教育芳香弥漫。”  相似文献   

14.
1984年,我当上了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开始以为只要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的学科成绩尽快提高即可,当教师不会很难;但真正走上讲台后才发现,学科成绩远远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教师教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当上副校长后,分管学校政教工作,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和实践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爱与责任,同时也收获了教师特有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把爱给孩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班主任.我知道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还应该把爱给予我的每一个学生.让爱植根于他们的心灵。在从教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在学生貌似最不应该值得爱怜的时候.却恰恰是教师应该为其赐予阳光的时候.让他们随时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无限的关爱。  相似文献   

16.
正"温度"是现在教育中的一个热词,它让人联想到教育中教师的热情、奉献、关爱、耐心、期待等等美好特质,但在我看来,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有"温度",更要具有"导热"的智慧与能力,因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导热"比"发光"更为重要,教会学生有温度、营造一个有温度的集体比教师自身的温度更为重要。我所带的班在四年级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17.
“草根化”教育研究是校本研究的形象化比喻,它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就像草根一样,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给点雨水就成活,给点阳光就灿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让每一位教师在“草根化”教育研究中快乐成长,这是我校推进校本研究的宗旨,更是我校教师的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8.
<正>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幼儿园保教工作以及保教工作意外的方方面面。幼儿园的孩子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他们都还需要家长、教师及社会人员的帮助与引导。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间占了他们一天时间的一半,还有一半时间虽然在家,但大部分是睡觉时间,所以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让这些幼儿在班级里面健康成长更是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才三年,但通过我工作这几年的实践与学习,也有了一些对班级常规管理的设想和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很羡慕一个远房叔叔。因为他是一名教师,因此他的家人不用在农闲的冬季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冰冷的大雨去进行集体水利建设;因为他是一名教师,每年春节时被人请去写春联而受到“鸡蛋茶”的礼遇;因为他是一名教师,总是被大人们作为教育小孩的榜样。那时的我就有一个很朴实的理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做一名教师,也让自己的父母不再去建设工地上忍饥挨冻,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工作中的无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工作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的思想、行为、智力水平会因人因时因地不一,所以它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没有严格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只有靠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摸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觉得应当比其他科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多一个了解学生的途径———利用批改学生的读书笔记,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精神塑造,开展自己的班主任工作。1利用读书心得笔记了解学生。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老师对他们不是很了解,学生之间也不是很了解。开学第一天我就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给自己“画”了一张《我的自画像》,介绍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