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9,(10):72-80
迷群的社会身份认同,研究者多从亚文化视角和参与式文化视角去予以讨论。然而,这两种视角均将关注点放在了群际边界(差异和冲突)而相对忽略了群内冲突。本研究以布袋戏迷群的网络社会认同过程为研究中心,通过对新老"道友"之间的群内冲突的描述与分析,讨论群内冲突何以不能演变为群内分化。研究发现群内冲突的边界:新老之分的差异性,受到了群际差异(道友)的中和,从而产生了范畴的交叉化效应,无法成为新的群际范畴。但是新老之分作为一种群内亚行动逻辑还是得到了部分承认,使得老道友能够依赖其空间根着程度得到其他成员对其群内地位的认可,从而使得新老冲突成为群内的社会竞争而非群际分化。群内冲突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作为社会竞争策略,维持群内团结的一面。这种群内冲突的过程性与矛盾性动力,在参与式文化的群际冲突视角下是被遮蔽的,只有通过群际-群内的反复双向审视,才能真正认识迷群的社会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与人的距离,把偌大的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网络已越来越强烈地介入现实工作和生活,娱乐群、广告群、电视群、报纸群、新媒体群等有关媒体的圈子,如雨后春笋般,在网上一个又一个地建立。在这些群中,有一个群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新闻前哨创建的"媒体人QQ群"。学习新闻业务,共享平台资  相似文献   

3.
微信群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群体传播的新形态,是虚拟的信息言论场,微信群成员退出微信群就意味着退出这一个社交虚拟空间场域。群成员退出微信群的原因主要是场域内环境污染、惯习与群体不相融、资本转化受阻等。当人们的交流客体由有形之物转变为无形之物,交流的无力感并没有因为社交平台的出现而随之消失。退出微信群意味着群成员渴望信息宁静的主体意识加强,通过退群释放线上社交压力,获得社交自由。与此同时,群成员要通过社交理毛来缓和交流的无力;由“身体缺席”的群内交流警惕微信群转化成负担群;通过选择性社交,平衡好微信群的此场域和现实生活交流的彼场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Ma,Chiam和Kot提出的基于线性码的群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方案的三个安全缺陷:任何人(不需要是群成员)都可伪造有效的群签名,而不能被群管理员追踪;任何人只要知道一个该群体某成员的有效群签名,就可以伪造出看似来自于该成员的有效群签名;任何人都可假冒群管理员“打开”群签名。  相似文献   

5.
长兴县档案局馆创新服务基层档案工作的方式方法,设立了档案工作QQ交流群。该QQ交流群下设3个分群,分别为机关部门档案工作QQ交流群、企业档案工作QQ交流群和行政村档案工作QQ交流群。自QQ交流群建立以来,全县共有158位档案员加入QQ群,目前,累计业务咨询量达6100多次,日最高业务咨询量为56  相似文献   

6.
进入数字电视网后,对传统的广播电视的转型提出一个"群"的概念,在这里,"群"是一种汇集,"群"是一种联合,"群"是一种有机结合。笔者从集团的群效应、专业频道的内容和包装的群效应、专业团队的群效应三种角度对未来的广播电视生存和发展作一点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网站群技术发展状况,对现有网站群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基于置标语言和组件技术内容管理系统进行集成的站群管理系统,设计了某网站群系统体系结构,实现了西安交通大学网站群系统.并利用网站群系统建设西安交通大学二级单位网站。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深入分析全国广播电视主播群现状以及新闻广播主播群内容定位和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借鉴“品牌群”和“品牌群落”等品牌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地提出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独特的新闻广播培养品牌主播群的有效路径,并就新闻广播品牌主播群“群培养”的培训内容和主要方向以及“群运营”的主要规则和注意要点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郭伟 《编辑学报》2018,30(3):222-226
针对当前同行评议效率低的情况,将微信群或QQ群引入审稿中,提出—种专家主动审稿的模式——群审稿,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审稿过程.结合工作实践,指出了构建审稿群要考虑的要素:期刊建群数量、每个编辑能管好群的数量、审稿群的人数,以及群审稿专家遴选原则.详细介绍了编辑和审稿专家在群审稿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分析了群审稿模式的优势:能做到精准送审、及时审回;审稿信息的传达安全、快捷;对于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有一定的效果;专家之间、专家与编辑之间能即时互动;容易附加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0.
包振华 《大观周刊》2012,(40):52-53
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专业群对专业建设的带动与辐射作用,高职院校在建设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时,有必要对专业群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共建专业群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群资源结构,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金华日报》围绕党报宗旨,以群趣版(一个以网络QQ群为报道对象的版面)报道过的QQ群为骨干,整合网络群体,把网友组织起来,主导创立了金华市青年QQ群联合会(以下简称QQ群联合会)。作为全国首个以网络QQ群为会员的民间组织,它的成立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QQ群联合会成立被浙江在线、浙江省互联网协会联合评为2007年浙江省创业创新十大网事。同时,一个以报道QQ群为对象的栏目多  相似文献   

12.
以机械工业信息研究《电气时代》刊群为例,介绍了多类型组合科技期刊刊群办刊经验,并对刊群理论进行了梳理,阐释了多类型组合科技期刊刊群应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群包理念的图书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群包的内涵、产生背景以及与国内威客的关系,分析图书馆引入群包理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介绍国外图书馆的群包实践和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图书馆应用群包理念的实践操作框架;认为群包必将成为图书馆未来最富有挑战意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就区域性特色图书馆群的服务内容与范围做了深入分析,并结合鞍山地区特色图书馆群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区域性特色图书馆群的步骤与方法,并指出了建设地区特色图书馆群所取得的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少军 《大观周刊》2011,(28):46-46,90
本文通过对灌区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对近几年来群管改革情况的介绍分析.提出了灌区群管改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子邮件群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电子邮件群简介Internet上有两种论坛,一种是电子邮件群(Mailinglist),也叫电子邮件列表,另一种是新闻组(Newsgroup)。电子邮件群可以让一群对某一专题感兴趣的用户组成一个很大的群体。一旦加入某个邮件群,你就可以收到邮件群成员...  相似文献   

17.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群"众,网络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群".在腾讯QQ群的主页上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5000万个QQ群".对于QQ群.腾讯的定位是"优质社会网络,无限拓展好友;高效即时聊天,在线群聚互动;实用群体空间,时刘分事精彩".除了腾讯的QQ群,开心网、MSN、雅虎通等都开发了自己的"群"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一种名为"夸夸群"的新型网络社群进入大众视野,以高校夸夸群为代表,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现实与网络身份的不对等、求夸与夸赞信息的持续流动、自我与群体身份的认同感;建群之后,夸夸群的发展动力主要有三点:建立群体规范、建构身份认同、形成社群文化;但对于夸夸群而言发展动力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最终演变为一个普通的闲聊群,失去了原初的功能意义。未来,夸夸群会被层出不穷的更多新社群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群是博物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研究和借鉴先进国家博物馆群经验,对当前博物馆群建设有重要意义。中日美三国博物馆群建设的共性特征是:馆群选址于城市风景优美区域;其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博物馆群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建设由渐进到高潮。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规划对馆群建设有重要影响,也是博物馆群形成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其共性特征或个性差异,都值得博物馆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QQ群传播的负效应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Q群传播的特点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交流服务.QQ群随QQ而存在,是QQ的附属物.QQ群成为一个由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群体组成的小型社区,而各个QQ群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其成为一个特殊的传播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