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档案学概论》(又称档案学基础、档案学原理)是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属档案基础理论学范畴。它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中最基本的、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为档案工作实践提供最一般的理论依据,而不是直接研究档案工作的具体原则、技术与方法。因此,《档案学概论》是档案学各门分支学科知识的更高层次的理论概括,是应用档案学、技术档案学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档案学各门分支学科内容的压缩和概述。《档案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是档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着重解决学生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  相似文献   

2.
肖健 《湖北档案》2011,(6):17-19
1档案学书目存在的不足 1.1档案学同类书目内容重复多,创新少档案学书目内容存在严重重复问题。通过对1980-2009年档案学书目的调查。会发现档案学研究内容重复的问题相当严重,例如《档案学概论》一书不同作者、不同版本就有六七种之多;又例如档案管理学是我国档案学最早建立起来的一个分支学科,文革前陆晋蘧、陈兆棂就分别编写...  相似文献   

3.
丁海斌 《档案管理》2021,(6):20-22,25
当代档案学在转型的过程中是面临危机的.新《档案学概论》在内容上贯通传统时代与信息时代,来回应时代的需求.围绕着"变"与"不变",转型时代的档案学寻找着答案:不变的是档案与档案工作本质的东西,本质意味着永恒.不变的是基础理论,是本质与抽象的东西;改变的是技术与应用,是形式与具象的东西.尤其处于信息时代,笔者正在做出努力,使新《档案学概论》所代表的档案学成为传统档案学与数字档案学融为一体的新档案学.  相似文献   

4.
《档案学通讯》2015,(2):2-2
近几年来,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体系档案学系列规划教材"、"中国档案学会系列培训教材"两套丛书。"新体系档案学系列规划教材"由丁海斌任总主编,包括:《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档案学概论》、《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教程》、《档案逻辑管理学》、《档案物理管理与保护》、《公文管理教程》、《档案开放利用教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体系档案学系列规划教材"、"中国档案学会系列培训教材"两套丛书。"新体系档案学系列规划教材"由丁海斌任总主编,包括:《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档案学概论》、《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教程》、《档案逻辑管理学》、《档案物理管理与保护》、《公文管理教程》、《档案开放利用教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茂跃 《浙江档案》2003,(4):10-11,19
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在我国又称为国家档案全宗原则、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国家全部档案。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档案学的重要概念,如:1988年出版的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都对这一概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最近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并引发了争论。1992年,张辑哲首先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一概念的使用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①同年,邓绍兴提出国家全部档案与国家档案全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1994年,昝明霞撰文也认为国家档案全宗不等于国家  相似文献   

7.
档案形成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范畴,我国有4部《档案学概论》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或予以阐释。但档案形成的提法是存有问题的,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决定了档案没有形成过程,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内涵应是文件自然形成规律,文件是自然形成的,档案是有意识保存的,档案有意识形成理论的提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8.
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全宗理论及档案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有较高评价,如1988年出版的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学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都有重要论述。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家档案全宗探讨中存在种种歧义,具体表现在:国家档案全宗的层次结构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过时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虚实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发展和完善论。本文想就这些问题做出如下冒昧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9.
《档案直接形成论》具有重要的档案学理论价值,填补了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多项空白,创立了有中国元素的档案学基础理论,明确了档案概念内涵,稳定了档案学发展研究基石.  相似文献   

10.
《档案学概论》任遵圣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3月出版发行。全书除导言外共分10章,计24万字,大32开,平装,定价2.10元。 该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学校档案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 《档案学概论》的特点:第一,把档案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看待,进行整体研究;第二,该书的论述领域大体有三个方  相似文献   

11.
《浙江档案》2003,(3):44-44
谭争培在《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2期上刊登了此文。作者指出,由冯惠玲、张辑哲主编的《档案学概论》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出版了。新版在继承了由吴宝康教授1988年领衔编写的《档案学概论》的特点的基础上,在理论观点、内容体系、编写方法等方面都有创新。具有理论新颖、内容翔实、叙述简洁的特点。新版《档案学概论》充分吸取了档案界同仁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它较完整地反映了国内外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在内容上,有继承但不僵化,有创新但不变异。另外,叙述上…  相似文献   

12.
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全宗理论及档案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有较高评价,如1988年出版的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学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都有重要论述。在实践中也体现我国全宗理论原则:遵循档案的形成规律,以档案的来源为前提,以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为基础,通过对档案的实体整理管理,努力维护立档单位的历史面貌,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但是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具体表现在: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过时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虚实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发展和完善论。本文想就这几个问题做如下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新版《档案学概论》的修改要突出档案学鲜明的学科个性,要聚力“学科内炼”并在“学科互涉”中保持档案学的独立性。要使档案学具有高度的学术理性,以实践本体论为逻辑主线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科理论体系,并以此获得学术尊严和学术规训的坚实基础,解决档案学科知识合法性问题。新版《档案学概论》的修改还应完成完善与更新结构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邵华 《中国档案》2014,(3):71-73
从"学科"与"科学"的分辨开始从新中国档案学建立至今,我国档案学界关于"学科"和"科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20世纪80年代,吴宝康老先生提出"档案学是……科学",并且驳斥了"档案学无学论"的错误观念;[1]21世纪初,冯惠玲、张辑哲在《档案学概论》中认为"作为一门科学……它  相似文献   

15.
档案:是信息?是文献!──兼与冯惠玲、张辑哲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评析冯惠玲、张辑哲合著《档案学概论》关于档案与信息、档案与文献的关系和档案定义入手 ,否定了档案是一种信息的表述 ,提出了文献是档案最邻近的属概念的观点 ,并对档案重新进行了定义。  相似文献   

16.
李淑芳在2007年第4期《浙江档案》撰文指出:档案目录学的概念最早是在1984年全国第二次档案学术讲座上孙钢的《档案目录学原理初探》一文中提出的。此后在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中也谈到了档案目录学的建设和研究问题。1991年孙钢的《档案目录学》一书对  相似文献   

17.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茂跃 《北京档案》1998,(12):18-19
众所周知,档案的属性有一般属性与本质属性之分。我国档案界的传统认识是将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档案界又有人提出了几种全新的观点。笔者拟综合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述评。一、原始记录性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明确指出,“档案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现有档案本质属性简评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明确这个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对于档案的定义以及档案工作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简要的评析。   1.原始记录性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该书中明确指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指出,“‘原始记录’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记述客观事物、人类思维和各种活动的文献资料和信…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本文以《档案学概论》课程为例,在分析该课程思政现实意义与育人目标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思政元素、教学方法与技术应用四方面提出《档案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以期为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王茂跃《档案形成若干提法异议——以<档案学概论>为例》一文进行了讨论,以档案学思维对"档案形成"相关概念与文字表述、"鉴定、立卷、归档"的工作对象进行了思考,认为在档案学研究范围内,有关"档案形成"的表述合理,涵义清晰且符合行业共识,"档案形成过程"和"档案形成规律"客观存在,"档案有意识形成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