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街灯下     
街灯亮了,马路上静寂地流淌着人和车辆.人群里走着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孩子看上去挺沉,她的肩上还背一个上班用的大包.看来她是刚下了班,又去幼儿园接来孩子.孩子伏在她的肩上,沉静地嗍着手指头.走到一家大超市面前,母亲可能走累了,需要歇一歇,也可能这是一个既定的节目.  相似文献   

2.
近期,看到一个国外的故事:一个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的一个孩子顽皮地在窗台上跳来跳去。忽然她发现这个孩子不动了,趴在那儿发呆。母亲好奇地问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说:"妈妈,我想到月亮上去。"  相似文献   

3.
地球与人     
很久以前,有一个母亲,名叫宇宙,她有许多孩子,其中那个长着蓝眼睛的是她最宠爱的一个,她的名字叫地球。地球长大后也成为了母亲,那个虽然弱小,却聪明漂亮的孩子,是她最宠爱的一个,她为这个孩子起了一个名,叫做人。人在地球的宠爱下茁壮成长,他变得  相似文献   

4.
3年前,我和父亲一起旅游。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一个山间小镇,走进一个小吃店吃饭。店里人挺多。我们看到一张桌旁坐着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打扮得很利索,抱着孩子,身边还有个包。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她微笑着点点头。那个母亲哄着孩子,一边笑,一边给孩子喂饭。孩子约有两三岁大,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用勺子喂。我在一旁,好像感觉到有点异样。对,是那个母亲的动作。她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很熟练地低头在她的盘子里舀菜,再喂到孩子的嘴里。开始,我以为她在逗孩子玩,但她那麻利的动作,告诉我另有…  相似文献   

5.
旖旖是我们班里一位比较能干的小女孩,各方面的表现都挺出色,因此她从上小班以来几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在家里与她一起生活的还有一个小表姐,由于是最小的孩子,爷爷奶奶惯着她,爸爸妈妈宠着她,小表姐也让着她。这样一来,使得她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有一种优越感,成了一个行为孤傲,经不起任何批评、打击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心里都荡漾着一个海。钱致美驾着爱的小舟,航行在孩子和世界之间。选择了孩子,在她看来,就是拥有了纯净透明的世界。她不会忘记,自己曾有过那样一个美好  相似文献   

7.
可乐吧     
给妈妈的礼物妈妈今天过生日,两个孩子要她卧床休息。她闻到从厨房飘出阵阵诱人的肉香,高兴地等着孩子们给她端来早餐。可是,过了一会,孩子们叫她起床,她出来一瞧,只见两个孩子坐在餐桌旁,每人面前放着一大盘火腿蛋。一个孩子对她说:这就是我们送给您的礼物——我们给自己做饭了。  相似文献   

8.
她叫默默,像黑夜一样的孩子。 默默,默默,她总是在深夜.一个人蜷缩在黑的浓墨之中,一遍一遍在心底唤着自己的名字。她是个脆弱的孩子、沉默的孩子,但她很善良.可人们都说她叛逆,于是,她就叛逆了……  相似文献   

9.
<正>三年前,我和父亲一起旅游。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一个山间小镇,走进一个小吃店吃饭。店里人挺多。我们看到一张桌旁坐着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打扮得很利索,抱着孩子,身边还有个包。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她微笑着点点头。那个母亲哄着孩子,一边笑,一边给孩子喂饭。孩子约有两三岁大,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用勺子喂。  相似文献   

10.
一个雨幕低垂的上午,我作为援川的心理医生,在四川绵阳救灾点帐篷见到一个几乎被悲痛和恐惧压垮的孩子。这个孩子名叫胡小萌(化名),12岁,羌族女孩,腿部受伤。她躺在简易的床位上,情感麻木、拒绝沟通。她一直等待着、痴迷地奢望着她的爸妈——翻过山头来接她,但事实上她的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父亲还在医院抢救,生死未卜。  相似文献   

11.
邻居一个孩子,名叫“蓬蓬”,哭着闹着向爸爸妈妈要钢琴。妈妈哄着她说:“给买个电子琴吧”,她反而闹得更凶了:“我不要那么大点的,我要欢欢家那样大的!”弄得父母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但她仍是那样不依不饶,一味地哭着、闹着要钢琴。欲壑难填,孩子亦然,孩子物  相似文献   

12.
张国东 《班主任》2013,(5):56-56
宇晴是高二上学期转入我校的。送她报到时,她母亲哽咽着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十年前因车祸永远地离开了她们,母亲怕孩子受委屈,一直没有再婚,希望我能多关照孩子。看着宇晴瘦小的身躯,我心中顿时生起怜悯之情,连连答应她母亲一定不让她失望,因为宇晴是我班唯一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陈薇 《课外阅读》2011,(10):26-29
"妈咪!妈咪!"2010年12月的一天傍晚,当李星陆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教育机构时,一群刚下课的孩子们笑着叫着,冲进她的怀里。对每个孩子,她都会微笑着注视几秒。"如果你看了一个孩子,那么其他的孩子你也都要看到,"李星陆体贴着孩子的敏感",因为孩子会记得。如果你没有看,她(他)可能就会受伤。"他们都是玉树孤儿。地震前,他们的"家"是李星陆参与创办的位于青海省玉  相似文献   

14.
母亲之歌     
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在美丽的夕阳下悠闲地散步。母亲一边走着,一边给孩子讲着什么,还不时停下来,亲亲孩子的小脸蛋,摸摸孩子的小耳朵。于是,孩子便甜甜地笑了。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有一个姑姑,我父亲的亲妹妹。但现在没了,她已经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她在那里,望着我们,保佑着她用生命换来的另一个生命——她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近期,看到一个国外的故事:一个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的一个孩子顽皮地在窗台上跳来跳去。忽然她发现这个孩子不动了,趴在那儿发呆。母亲好奇地问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说:妈妈,我想到月亮上去。母亲笑了:去吧,我的孩子,只是亲爱的,你别忘了回来。若干年后,这个代表人类在月球上迈出第一步的孩子,双脚踏回大地,蜂拥而上的记者问他  相似文献   

17.
逃生游戏     
《家教世界》2011,(12):17-17
一个来中国旅游的美国老太太,与三个中国孩子做了一个游戏,她想看看中国人是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她用一个空瓶子代表一口干井,用瓶中的三只小球代表三个正在井中玩耍的孩子,她把系着小球的三根丝线分别交给了三个中国孩子。她对三个孩子说:“井中突然冒出水来,涨得很快,你们必须在七秒钟之内逃离,不然就会被淹死在井里。瓶口一次只能通过一只球。”  相似文献   

18.
窗前的母亲     
在家里,母亲最爱待的地方就是窗前。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待在窗前。  相似文献   

19.
兰兰是我们学校一个特殊的学生。她是低智商儿童,小学二年级的她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兰兰的爷爷执意要把她当正常孩子送来读书,这位执着的老人每天将兰兰送来,就守在教室外面,他随时观察着兰兰的情况,如同照顾3岁小孩子一样看护着兰兰。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女儿肖肖,今年6岁,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双休日伴随着她的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练琴。上午10点钟肖肖准时开始练琴。一个一个的音符从她的手指尖上发出,一个一个的小曲子一遍一遍地练习;弹着弹着,走神了,弹错了,父母还要批评和喊叫。怎么办呢?我们做父母的只有狠下心来让她练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有时候还要练三个小时。看见孩子可怜的样子,做父母的心里十分心疼,就问她想干什么?一般还是能满足她的愿望,带她到公园玩,去游乐场玩,还去麦当劳。第二天同样还让她练琴。时间长了,孩子就习惯了,她已经把练琴当做一件事情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