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静芸 《福建教育》2023,(42):30-32+56
“送教帮扶”是一种教师研训方式,也是解决区域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幼儿园送教帮扶活动存在着送教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整体性、送教形式存在小学化与单一化的问题。为此,送教帮扶活动组织者应基于调查确定适宜的送教内容,灵活选用送教形式,并持续跟踪送教帮扶实效。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评教质量的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科学、评教组织过程严密、参与评教的各方严肃认真,学生评教就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学生评教才是可靠的,有效的。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与策略解决学生评教中的问题,以保证学生评教质量。  相似文献   

3.
构建教劳结合体系的思考喻梦林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教劳结合体系的前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什么为结合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给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它决定教势结合的层次。内容。方法,关系教劳结合的质量、效果,是构建教劳结合体系的前提。教与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孔子诗教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教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诗教以诗经为范本,浸润着礼、义、德、行、教化的教育,深为整个社会所看重。也有一些学者对孔子诗教观持不同看法。该文旨在对孔子诗教的形成、功用及特点作简要阐明,以期获得对孔子诗教观有较深入的认识。文章从“诗教”的历史渊源、《诗经》与诗教、诗教与乐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很多人对“教”、“学”只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我则认为“教”、“学”不仅如此,它还应包括教师的“学”与学生的“教”,这样才算是完整的教学,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高等院校学风、教风的明显改善,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相继组织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学生评教活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英特网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应运而生,井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的基本构成与操作原理,并与传统的学生评教方式进行了比较,充分探讨了学生评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教已广泛存在于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师评价实践中,然而对学生评教的研究却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甚至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依然存在争议。本文从学生评教的必要性与意义、内容、途径与方法、实施过程、结果的处理与反馈、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此前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能对学生评教今后的研究及实施效果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我国学生评教的发展经历了定性评教为主、定量评教为主等阶段,本文对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目的和作用 、具体实施以及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学生评教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 今后我国高校应根据目的而选择学生评教的形式和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探讨解决学生评教存在的争议和问题,提倡学生评教与其他评估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高校评教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交互视角的评教体系,旨在构建更开放、自由、有效的交互环境,通过评教参与者与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充分互动沟通,实现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质量工程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法律和教育道德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的基础。“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的结合,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是“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辨证关系的内在要求,是由教育工作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立德”与“立法”相结合,加强“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