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音造词是比较能产的一种造词方法,这是词语中音与义一种互动、制约关系的反映,也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许多语言和方言都有语音造词方法,如古代汉语、海口闽方言、黎语、壮语等。海口闽语通过语音造词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音变造词、叠音造词与音节联绵造词。海口闽语经由音变、叠音、音节中的声韵联绵等方式创造了较多的名词、动词、量词、拟声词、状态形容词、联绵词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评价构式"N+V着+A"内部结构关系复杂。本文探讨了"N+V着+A"构式的句法结构关系,把"N+V着+A"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对构式中V和A的音节特点、词汇特征进行了考察,对"N+V着+A"构式的语法意义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对"N+V着+A"构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一些派生词缀在词性上不稳定,具有跨词类倾向,进而可引申为构词图式具有跨词类性。固化三音词中的轻声字,可以从词的内部结构关系上得到解释。固化三音词的产生大多是在相应的双音词基础上,通过词汇化、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等语法手段,或者同义词复合、词法模式等词汇手段而产生的。文章对构词图式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理论思索:1)固化三音词的构式图式,按照空槽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图式、中图式、后图式和框式图式;按照空槽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空槽和双空槽;2)三音节构词图式在图式性、能产性、组合性方面存在差异;3)三音节构词图式具有层级性。  相似文献   

4.
汉语名词、动词交融模式的历史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长安 《中国语文》2012,(1):17-28,95
汉语造词有两个特点:一是造词不关注词、语的区别,二是造词过程中类的改变的无意识。这两个特点也是汉语现有词类样态形成的前提,并与汉语形态不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动词、名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个表现:1)单音词时期动词的指称和转指主要是构成性的。2)双音化时代实现性转指占主体,而指称则表现为:A.从原单音动词的角度看是实现性的;B.从双音词本身看是构成性的。3)这些双音词表指称:A.在原单音动词之上再添加一个音节而来;B.语义特点是陈述并能指称一个具体的动作或行为,也是单音动词意义的细化和实化;C.语法功能具有做主、宾语与谓语双重功能;D.这批词不仅数量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把这批词称为表事词。汉语动词、名词之间交融模式的形成主要就是源于这批词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宜昌方言BBA式形容词极具地域特色,却少有人探讨其形成理据。通过词内理据分析,A是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并且具有易估量性和易感知性;绝大多数的B是半自由语素,意义较为实在,且可及性程度较高,B进入该式后需要变调。BB和A的凝合既与语法化有关,也与二者的语义相容有关,所提供信息的示证性程度在二者的结合中得以协调,最终构成偏正式和联合式两种格局。通过词外理据分析,可以得知BBA式的形成与人们的认知习惯、语用心理密不可分。宜昌方言BBA式形容词和ABB式形容词的相互转换也遵循着一定的理据,不能笼统地将BBA式视作ABB式的变体。  相似文献   

6.
楚语区的先民造词前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几种概念间的关系:同一、属种、同位、对立、重合等。造词理据表现为:根据事物的形态特征、颜色、构成材料、数量、功能、生活习性、时地因素、动作方式以及人的感觉等方面造词。造词方法主要有修辞、语法、音义任意组合、简缩与扩展、拟声与谐音以及借名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词和词类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语法单位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分为语素(造词单位)、词和词组(造句单位)与句子(表达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按照音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类。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从词义上,词可分为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单义词  相似文献   

8.
当下,“很好很强大”成了最红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并衍生出一系列同模语句。笔者拟从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四个方面,分析“很1+单音节词+很2+双音节词”式流行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语"马"词群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丰富的一个词群,对其进行造词理据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剖析"马"词群的造词法。在这些造词理据中,单纯词使用的是同源性造词理据和模拟性造词理据;合成词表现出来的是直接性理据、相似性理据和相关性理据;熟语中,成语的造词理据是典故性,惯用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歇后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谚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ABB"式叠音形容词是比较特别的构词方式。笔者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汉语中这种形容词的组合理据、"BB"的语法化路径和原因,同时探讨了这种"A+BB"的结构、功能等特点,总结其发展趋势。认为这是符合认知习惯的、还在发展中的构词法,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元曲选》是一部元代的杂剧选集,语言生动活泼,口语色彩浓厚,其中ABB结构丰富发达。对《元曲选》第一册中的ABB结构进行穷尽式考察,共收集到173例。按其结构形式可将其分为四类:述补式、陈述式、并列式和重叠式。探讨ABB结构中BB的性质,发现:BB的虚化程度存在差异,BB虚化程度越强,A的聚合范围越大。《元曲选》中ABB结构之所以如此丰富发达,与元曲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语法学界对ABB式形容词的构造方式尚无定论,原因是BB的性质不容易把握。如果把词汇意义的完全虚化作为确定词缀的主要标准,那么ABB式形容词中的BB大多数是词根,少部分是词缀。根据A的性质与BB的特点,可以把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划分为三种结构类型:派生式、主谓式和后补式。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单音节方位词还是双音节方位词都能附加在其他词或短语之后构成表示方所的方位短语(即“X+方位词”结构,简称F1),这种结构和双音节方位词作中心语的偏正短语(称为“X+的+方位词”,简称F2)都是以方位词为标志的短语,都具有表示方所的意义和功能.但二者的语法地位和作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章选取现代汉语里有代表性的一组方位词(之上、以上、上面、上边、上头、上方),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上语料库,考察了老舍和王朔作品中F1结构和F2结构的语法分布和意义功能.探究其二者内在的机制和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一般分为五种,语汇中的大多数合成词都可以据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有些词,由于其构词语素间的意义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有两可的情况,“物色”一词就是这样。以“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为着眼点,从“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是探寻其结构方式的基本依据。按此分析,“物色”既可以是并列式合成词,也可以是支配式合成词。语汇中类似“物色”这种具有两可结构方式的词还有一些。尽管人们对这些词的构成方式看法不一,但其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做不同的分析,且具有一定的理据,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附加式形容词在西安话的形容词中占有较大比重。西安话中的附加式形容词在结构方面可大致分为"A活?A实?A气"、ABB和"A+其他词缀"三种类型;句法方面,它可在句中做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部分可重叠或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的修饰;表义方面,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生动贴切、色彩鲜明;语用方面,它总体上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能产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且同类型词语的连用能够起到工整句式、补充意义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数词与动词结合表示动量时,有三种句法功能:状语、谓语和补语,数词在这三种句法位置上的表义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由于"数+动"结构在表动量时的模糊性,促使一种新的动量结构——"动+数+量"的出现,而这种新形式恰恰是在"动+数"这种语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与普通话相比,铜仁方言存在大量重叠式名词。通过对比二者的重叠式名词的结构构成形式,发现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AA式有四种类型,AAB式、ABB式和AABB式都各自有三种类型;而普通话重叠式名词AAB式中,A1+A2B式只有一个,ABB式中AB1+B2也只有一个,而AABB式中A1A2+B1B2式则没有。二者的AAB式和ABB式重叠词都是偏正结构,AABB式重叠是联合结构。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在结构特征上具有丰富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吕淑湘先生分析"恢复疲劳"和杨伯峻、何乐士二先生分析关系宾语时曾经遇到一个难以用语法进行分析的问题,即"恢复疲劳"这类语词表面上采用了动宾形式,但并不合乎语义关系。现在看来,如果从语言的本质来看,这一类词和一般的词一样,都是从自然状态语言段中结晶出来的,凝聚了最关键的信息,在组成语词时一概采用了动宾形式,是用两个关键信息点来代表整体,因而无法照顾到语义搭配,所以现行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面对它们时才产生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9.
先秦《楚辞》中的重言词情况非常复杂。从构词类型看,可分为“叠字叠音单纯词”(A1A1)和“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两类,区分时可利用本证、旁证、训诂材料。“叠词重叠式合成词”(A2A2)又可以分为A的本义的重叠、引申义的重叠、假借义的重叠。楚辞中的四音节词AABB的构成情况也非常复杂,可分为三种情况:既可由AA BB而成,又可由AB扩展而成;只能是由AB扩展而成;由AA BB而成。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的内部是非匀质的。文章从现代汉语颜色词的形式入手,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考察了变化中的现代汉语颜色词的语法功能,认为现代汉语颜色词就语法类别来说基本上可以归属形容词、区别词和名词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