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昨天你把汤倒在了桌上,是眼睛又看不清了吗?还是因为想着要早起给我做我爱吃的红烧肉,晚上没睡好?外婆你等着,我将来要当医生,治好你瘫痪的面神经,帮你装假牙,让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是你说你等不到了.你知道吗?你吓到我了.……  相似文献   

2.
客家是汉族的重要民系之一,它创造出了许多的客家文化,其中最具有突出代表的就是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如何传承客家山歌和保护客家的文化对当代人有着深远的意义。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既保存了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又满足了大家精神上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客家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对客家山歌作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分别从语音、用词、用字、修辞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表明 ,客家山歌的语言有很大的存古性 ,它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面貌。其中的根本原因 ,在于客家民系源自中原故土  相似文献   

4.
我进入了一棵梨树的内部,我因为侵略的成功而兴奋着,像雏鸽第一次亮翅在蓝天中飞翔那样兴奋。我进入的这棵梨树,是一棵像我外婆一样苍老的梨树。像我总也弄不清楚外婆有多大年龄一样,我不知道这棵老梨树的年龄。它或许是我外婆的姐姐,它或许是我外婆的妹妹。  相似文献   

5.
外婆的山羊     
"妈.我走了!那200元钱放在……"三姨和外婆告辞时说。"用不着.别费事……"外婆说着又赶着山羊出门去了。想不到吧.凭几只山羊.年近古稀的外婆竟底气十足地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孩子们的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6.
1978:外婆的百褶裙外公从北京出差回来了。听妈妈说那是个特别的日子。外公给外婆带回了一件珍贵的礼物——一条黑色的百褶裙。我知道在那个70年代,衣服非常少,几乎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有补丁。当时百褶裙就属非常时尚的裙子了。外婆欣喜地换上了百褶裙。我想象外婆圆润的身材穿上它一定是很好看。像纸一样的百褶裙在风中一摆一摆就像无数柳条随风摇曳,细细的褶痕泛着阳光,映红了外婆的脸颊。妈妈说外婆穿着那条百褶裙一边洗衣服一边唱起了那首老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妈妈说那是她第一次听外婆唱歌,我可以想象外婆的笑靥就…  相似文献   

7.
四岁那年,爸妈由于工作忙便把我送到了几里外的外婆家。那是一个傍晚,外婆颤颤地站在门外迎接着我们,她身边是一棵歪脖子老槐树。也许是年岁太久了吧,老槐树的根已露出了地面,干裂粗壮的树干斜斜地伸着。外婆的一生很苦,17岁那年嫁给了外公便承担起了家庭主妇的责任。后来外公在战争中牺牲了,留下了外婆和3个未成年的女儿,外婆既当妈又当爹,支撑着家。终于,女儿们长大了,并都嫁到了很远的地方,而外婆却老了。我的到来给外婆寂寞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记得刚到外婆家的那天晚上,我哭闹着要找妈妈,外婆轻轻地拍着我的背,慈爱地哄着我:“乖,不哭,外婆给你讲故事。”就这样,我眯着朦胧的泪眼在外婆  相似文献   

8.
广西博白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极具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因此也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其艺术风格独特、旋律优美、题材广泛,意境含蓄、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形象鲜明、韵脚整齐。文章浅析了广西博白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旨在让更多人能清楚地了解客家山歌,并促进客家山歌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更多的专家学者能进一步探究博白客家山歌这一瑰丽的民间音乐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萤火虫     
<正>“当他们照亮了你,我就能在黑暗中找到你。”外婆这么对我说。她每一次都能利用萤火虫的光找到迷路的我。我是一个方向感不太好的人,总是走在其他孩子的后面,在队伍的末尾。但我从不害怕迷路,因为我知道不管走到哪里,外婆都会找到我。草丛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我喜欢看它们淡淡的绿光,因为我知道在接下来的某一时刻,外婆就会从黑暗里向我走来。在萤火虫的光芒消失之前,她一定会来的,她曾经这样对我保证过。我盯着脚下的岩石,安静地等待着。一段时间后,传来阵阵脚步声,外婆在微光中拨开低矮的树杈,总算找到了草地上的我。“你发现了一片秘密花园,小苒儿。”外婆走到我面前轻声地说,“你像爱丽丝一样,也遇到了兔子先生吗?”“我没有……”我小声地回答她,  相似文献   

10.
"这不是我的那一张,在抽屉上有三朵海棠花,要比这个更大更好看……"已经记不清这是我们陪外婆寻找的第几个梳妆台了,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没有人知道外婆嘴里常常念叨的那面像是"宫里娘娘"用的梳妆镜到底是什么样子。外婆只有小学文化,无法将她记忆里的梳妆镜准确地刻画出来,但每个人都知道外婆对于这面梳妆镜的执念。  相似文献   

11.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这是一首古老的童谣,它提示了《外婆家的石桥》这篇课文的主题———外婆爱我们,我们爱外婆!那天,易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述课文《外婆家的石桥》的故事:“……外婆背着‘我’终于爬上了那座虽然不高却又难以逾越的石桥……”故事将我的思绪带到了三年前的一个夏夜。那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外婆又是打凉水,又是换湿毛巾,又是给我吃药,可丝毫没有减轻我的病情。外婆急了,背起我就往医院跑,一路上跌跌撞撞,好几次差点摔倒。我害怕得哭了起来:“外婆,外婆,放我下来,让我自己走吧!”外婆就是不干,…  相似文献   

12.
真情熔化     
我的房间与外婆的房间,仅一墙之隔。我从未透过那堵墙,去倾听外婆的声音;我从未走进那扇门,去了解外婆的生活。外婆却相反。她时常来到我的身旁,用沙哑的声音向我嘘寒问暖。但那一句句热情的话语都被我那冰冷的回应弄得春刮冬风,夏打寒霜了。于是,她只能在留下一声不易察觉的叹息后,蹒跚地离开了。其实,我不想这样的,我与外婆,在从前也不是这样的。因为从小我就跟随着外婆一起生活,所以我们俩的感情很好,好得就像春风与杨柳的关系那样。在我的记忆中,总有一个小女孩常常用自己瘦小而白嫩的手在抚摸着一张被岁月消磨成层层横印,被风霜吹打得干瘪的脸。同时,还有一双天真清澈的眼睛和一双目光呆滞的眼睛用不同的眼神在空中编织着一张网,一张由撒娇与宠爱共同组成的爱之网……我知道,那个小女孩是我;我也知道,那张脸那双眼睛,属于外婆。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因一时贪玩,不知天高地厚去爬家里后院那棵足有二层楼高的树,一个不小心摔了下来。那满身淌着鲜血的伤痕令年幼的我不禁疼得哇哇大哭,外婆闻声赶来,看到伤痕累累的我,一边大声责骂我不懂事,却也在一边心疼地抱着我哄我。当她用碘酒小心翼翼地帮我擦洗伤口,我发现有一滴滴晶莹透亮的液体也一同渗入到我的伤口上,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外婆在流泪啊!望着泪眼朦胧、啜泣不停的外婆,我只觉得内心有一阵暖流淌过,于是更加放声大哭……  相似文献   

13.
外婆是我们家的织毛衣高手,她织的围巾、袜子也很好看. “看,这条围巾多漂亮啊!”这天,外婆笑眯眯地把她织的一条围巾给我们看. “真的好漂亮啊!”我和妈妈由衷地赞叹道. “想学吗?”“想学.”我大声喊道.“好嘞.来来来,外婆教你.”于是,我就在外婆的指导下,做起了毛线活儿. “我挑,我挑……”我一边嘟哝着,一边学着外婆的样子,把毛线从一根针上挑到另一根针上.惨!脱手了!毛线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溜烟地溜走了.我赶紧把它“揪”回来,继续一圈一圈地织.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4,(32)
“哗啦啦”,风挥挥一片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伴着香气,吹开一片水雾迷蒙的记忆…… 临水而生的植物,芊芊的,若婷婷少女.“那不是芦苇,是菖蒲.”外婆笑着看我,仿佛是从那香气里凝出的老媪,慈爱温和. 端午的日子,外婆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外婆握一端,每捅进一根,外婆就开心地笑一次,似乎意味着什么.当时我也跟着外婆傻傻地笑,后来才知道可以逢凶化吉.放下我来,外婆就拿来一个锦包,裹着菖蒲的香气,挂在我的脖子上,氤氲着我的胸膛.  相似文献   

15.
哎呀嘞……兴国山多歌也多,老表爱唱廉政歌,廉政文化满校园,你可知道侄同志咯,反腐倡廉记心口。兴国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具特色的客家山歌,已获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兴国山歌紧跟时代,紧贴人民,凸现出浓郁生活气息和客家风味。旧社会时诉说劳动人民受奴役的苦难;革命战争年代激励红军战士奋勇杀敌;  相似文献   

16.
    
老家。春日的早晨总在鸟儿的喧闹声中款款而来,酣睡了整夜的明朗山野挂在窗外。不远处有鸭子在田埂上欢叫,早起的外婆在赶鸭子下田戏水。远山清脆欲滴,外婆的第83个春天绿满枝头。城市里,这把年纪的老人都有专门的保姆照顾,而我的外婆却不愿离开田头地尾、锅头灶尾。一外婆嫁过三次,第一次在她还没有满月时,第二次是她五岁时,但前两个婆家都因难于维持生计均把童养媳转嫁,第三次才是外婆真正的出嫁。村里面知道外婆名字的人很少,因为外公的辈分大,大家成天喊外婆做“叔婆太”,每一句“叔婆太”里都饱含着尊敬和钦佩,虽然外婆只是一位普通的客家妇女。外婆42岁开始守寡,外公因脚疾不治逝世,留下七个小孩和一位老母亲。当时最大的舅舅16岁,最小的舅舅还不足周岁,外婆担心孩子们无人照顾,从没想过改嫁。外婆就这样以男人的脊梁、硬朗的腰充当着家庭的中坚,一肩挑起一百四十多斤的柴担子,一肩挑尽了柴米油盐和苦难饥荒。“小舅出生那天我正挺着大肚子在田里插秧,突然肚子一阵痛,不等我洗脚上田就发现羊水破了,回到家还没开门就感觉小孩子的头正要滑出来……”“两个舅舅在闹粮荒那年饿死了,一个三岁,一个九岁。”“外公为了记满公社要求的工分,星夜挑盐担去福建。走烂了草鞋...  相似文献   

17.
鸡也吃夜宵     
星期天,我来到外婆家,碰巧外婆打开鸡舍门,放出一群鸡。我一看,惊呆了:每只鸡都像极了南极的小企鹅,胖乎乎的。有的大摇大摆,毛色发亮;有的昂首挺胸,无视别人的存在;有的咯咯咯地哼着小曲儿,开心地向草坪跑去……我问外婆,这鸡怎么这么胖呢,外婆抚摸着我的头,笑了笑说:因为我们家的鸡吃夜宵呀!什么,鸡也吃夜宵?我奇怪地叫道,急着想弄个究竟。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外婆     
在我呱呱落地后不久,外婆便来到我家,因为父母需上班,所以她就来照顾我。外婆十分尽心照顾我。我还依稀记得,我的牙还没长硬时,是她把黄瓜切碎拌进粥里喂我。上幼儿园后,外婆总是一手提书包,一手拉着我上幼儿园,还教我捉草蜢,弄含羞草。上了小学,外婆依然寸步不离地送我上学。有时,班里有谁数落我啦,欺负我啦,外婆知道后总是怒气冲冲地找到那个同学,  相似文献   

19.
在我书桌的右上方,挂着一幅《耕牛图》.它虽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我却非常喜欢,因为这幅画是我11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的. 那天,外婆特意为我办了几桌酒席,亲戚朋友都来了.大家都送礼物给我,有美味的蛋糕、可爱的无锡泥娃娃,还有黑白相间的小足球……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差不多可以开个杂货店了,我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20.
老屋     
老屋还是那座老屋,门还是那扇门,一如从前……每到樱桃满枝,杏儿满园时我和几个表兄妹就聚到外婆家那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吃吃那满园的果!我们兄妹几个围在树下跳着、叫着、笑着,外婆矮小的身子在树下晃来晃去,一会摘来一篮子红红的樱桃,一会又端来一篮子黄黄的杏儿,这时我们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外婆看着我们,脸上乐开了花,老屋也在阳光下,在笑声中更加深沉了那扇门上的门环儿随风叮叮当当的响着。渐渐地,我长大了,到外婆家就不仅仅是吃了,总想看看外婆。那时,也不再到处跑跑跳跳喜欢静下来问问外婆的童年,可每每这时,外婆总是望着老屋老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