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于芮  严功军 《外国语文》2023,(6):132-139
俄罗斯当代汉学家科布杰夫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致力于阳明学的译介与跨文化阐释,堪称俄罗斯阳明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本文基于科布杰夫阳明学研究论文、专著、译著、访谈等文献资料梳理,总结其阳明学译介与跨文化阐释特点,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借此反思阳明学对俄传播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科布杰夫以对阳明学的译介为基础,系统总结和分析了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谱系,并基于中国哲学的独特性,结合西方哲学与俄罗斯思想进行跨文化理解,其研究受到俄罗斯学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整体上纠正了俄罗斯学界对王阳明的刻板印象,推动了阳明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2.
黄红林 《文教资料》2010,(13):89-91
太极图融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为一体.将天地万物的生成与演化道理.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图,太极图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极为精深:对立与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动与静、局部与整体,黑与白,虚与实,这些在图形设计中可称为美的法则。“谦虚、自信、包容、和谐、至善”是太极图文化的精髓,这些在太极图中都已得到完美的阐释与概括.而这些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应传承和发扬的。在图形设计教学过程结合实例进行太极图文化思想的渗透,既有利于学生对图形设计的美学把握即美学思想的渗透,又有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文化思想的渗透.太极图文化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方东美是二十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在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中,为了宇宙与人生、事实与价值达到统一状态。方东美从心性之学的进路深刻分析并继承与发展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从而建立了其生命美学思想中兼容“情”“理”的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建筑美学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1.传统建筑美学是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决定了现代建筑美学的特色;3.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引发了城市设计建筑美学思想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作为实践美学中重要的一支,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对美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严整和清楚的阐释,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古典哲学的精华,独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概念,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美学体系。尽管如此,也应该看到其中的种种局限和不足。刘纲纪的实践美学过分强调人类的物质实践和主体性的中心地位,必然导致美学研究的功利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世界美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自我审视的姿态,既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借鉴西方哲学以及其他美学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更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不断推进中国当代实践美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泰戈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指出了其哲学思想的泛神论性质及其“美是和谐”这一重要命题的哲学来源,分析了“美是和谐”命题的美学含义,展示了泰戈尔对艺术的基本观点,即艺术创造是人生的亲证方式,是人的精神的自我表现,说明了泰戈尔美学思想是印度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美学观念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美学思想方法的特征及其重要价值(1)通过对数学哲学的相关论点的介绍和东西方文化传统的简单比较论述了数学美的客观实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数学也具有美学思想方法的观点;(2)《周易》的对称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美学思想方法所产生的影响;(3)通过甲骨文相关史料、中国传统数学的古典文献,阐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几何证明、算术计算、代数运算和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对称性美学思想方法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的美学是古典美学的落霞。其艺术哲学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一个标本,集中体现了古代艺术哲学的主要特征。本文试图在哲学和诗学的交汇点上,探讨王夫之艺术哲学、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机整体的运思方式及其美学意义。并且从气本论的自然观到有机整体的艺术观,从艺术创作论到审美鉴赏论,从艺术风格论到艺术功能论,对其艺术整体思想作了深入细致的论析。  相似文献   

9.
老子哲学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老子哲学基本思想和范畴命题入手,论述了老子哲学对中国美学的意义:一、“道”的哲学成就了一种伟大的、形而上的超越思想和传统,并对中国古代美学重意象、重直觉感悟的思维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二、“德”的范畴提出,说明老子“道”的哲学,实际上也是关乎人生论的,这对中国古代以人生意义追求和人生境界实现为主题的美学形成有启示意义。三、“有生于无”论,则提供了一种特殊、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即从负面和“无”方面看问题,这对中国古代美学辩证思维方式和许多范畴命题形成,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建筑美学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1传统建筑美是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决定了现代建筑美学的特色;3.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引发了城市设计建筑美学思想和兴起。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自己完善独到的美学理论。中国历代画家正是运用这些美学原理,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他们的艺术思维、美学思想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指导和影响。经过历代美学家、艺术家的研究和实践,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有无”思想有机地融入中国画的“虚实”理念之中,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论谢赫“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赫以“气韵生动”为首的绘画“六法”,全面地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美学的角度,着重剖析了“气韵生动”内在的美学思想,总结了其中“气”、“韵”和“生动”各自不同层次的哲学美学品质,突出了“气韵生动”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新理学美学思想是冯友兰在其哲学思考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流露出来的,在性质上属于哲学美学。中西文化冲突、民族危机、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是新理学美学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对西方分析哲学和新实在论哲学的借鉴吸收、对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程朱理学)的扬弃这二者构成了新理学美学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冯友兰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和性情则促成了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直接萌生。  相似文献   

14.
王琼 《文教资料》2010,(3):97-98
道家关学是以“道”为哲学基础,其核心思想对书籍版式设计的创作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以道家美学思想为切入点。阐释了其美学思想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审美表现,探讨了道家美学思想对现代书籍版式设计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阳明哲学是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学之反动,但这种反动不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外,而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内的,甚至可以说是宋代理学自身内在逻辑理路的必然发展。与朱熹理学相对,阳明哲学一直被冠为心学,心学一词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阳明哲学的特点,但也遮蔽了阳明思想的实践内容。阳明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皆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实践特征,故作者将阳明哲学的性质定位为:实践的良知之学。  相似文献   

16.
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学重要的修养工夫。在阳明哲学中,至善心体是其格物致知的起点和目的。阳明的格物致知是格正吾人之心,对事之理察即在其中。朱子的格物思想在于穷理,向外求索。  相似文献   

17.
道家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远 《文教资料》2009,(32):110-111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基础.道家为主流的特点。道家美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无何有”的价值取向.秉持“道法自然”的美学态度,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思维和方法均有着重要的启示。研究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设计乃至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泽厚作为我国当代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创造性思维对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体论"美学思想的构建和发展是李泽厚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主要集中体现了李泽厚对康德的先验哲学、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观以及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本体论"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美学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历史思想的影响,道教思想、儒家思想、佛教禅学是中华二千年封建社会思想范畴的三大主流,它们“天人合一”的思想归结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特质,即美在意象、美在和谐、意境为美、伦理为美、和合为美.中国传统美学对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促进现代设计风格民族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对其他艺术门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着重阐述阳明心学在文学方面对明代中期文学流派唐宋派的影响。阳明思想是很复杂的,文章选择了与唐宋派创作理论联系密切的几个思想要点进行论述。唐宋派与王学后人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们对心学理论是持赞赏态度的,他们后期的文学创作理论与阳明心学的某些思想的精神内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