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要在课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听说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口语交际能力和听说能力不同点在于它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及特有的交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交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的“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交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应有别于以往的听话、说话训练.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口语交际要突出师生及生生的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听话或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听话、说话是单向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像日常生活中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才能体现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的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听”要认真耐心;“说”要根据交际对象和场合,注重语言美。务实基础、培养口语交际;依据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口语交际;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在游戏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际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重视教学环节、交际情境和日常生活等语言实践。一、努力体现口语交际的交际性和实践性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行为,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首先必须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营造交际环境。其中,多层次是指在二人、小组、班级等各个层次上开展交际活动;多渠道是指口语交际的渠道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多形式是指口语交际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或“课前一分钟要事谈”、“学校一日生活谈”、“上学见闻谈”;或辅之以“跳蚤市场”、“逛超市”等活动,教学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在交际活动开展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投入其中。其次要重实践,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交际。教师要用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组织教学活动,将口语交际训练贯穿于生活的始终;要创造机会,教育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社会大事,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交际。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可以说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相似文献   

9.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用“口语交际”一词取代“听说训练”。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听说的功能,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性。它注重过程、主动性、应对和调整,既注意风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变“单一交际”为“网状交际”,要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让生与生、师与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网状的口语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仍存在缺少情境与口语交际的融合、交际情境脱离学生实际等一些问题。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课《敲门声响起》给我们启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创设有交际性、层次性和贴近生活的交际情境,使口语交际内容与生活及学生的交际经验建立联系,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产生互动交际,进而培养学生交际习惯、交际礼仪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于扬 《山东教育》2009,(6):28-29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性口语训练是思维、听话、说话、交际、表情、体态语等多种能力的整合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正确把握交际性口语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幼儿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3.
“新大纲”一改过去“听话、说话”的提法 ,而代之以“口语交际”。那么什么是口语交际呢?现代语言学认为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 ,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要高 ,除了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之外 ,还要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 ,注重的是“双向互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本文谨从于老师的口语交际课例谈起 ,探讨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选好题 ,选题要从生活交往中来 ,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突出了语文的交际性。为了让语文的交际功能更好地发挥,从小学一年级就安排了“口语交际”这一栏目,告诉我们口语交际应从小训练。为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紧紧围绕大纲,认真实施,下面就简要谈谈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性口语训练是思维、心理、听话、说话、交际、姿态语等多种能力的整合训练。这就要求教师正确把握交际性口语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加以训练。1交际性口语的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  相似文献   

16.
谈“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一种新课型 ,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 ,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 ,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语言实践”是…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对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的要求凸显出来。交往离不开口语,“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作为教师要准确把握口语交际的互动性特点,善于创设一波三折的交际情境,营造平等和谐的说话氛围,通过角色互换、自主评价,来唤起学生内心的表达冲动,使他们的语言如涓涓溪流,在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汩汩流淌,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2002年秋季修订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一”设计理念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首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营造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动口说,给每个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在群体互动中深入探究,大胆质疑,展开辩论。这样,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首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营造交际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动口说,给每个孩子以充分表达的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畅所欲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本课的设计力图充分体现“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力,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在群体互动中展示成果,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口语交际课就成为了孩子喜欢的自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想说、敢说、要说,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然而有的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误区:①口语交际=“说话”,淡化了交际性;②口语交际=“读话”,削弱了口语化;③口语交际=“共话”,忽视了个性化;④口语交际=习作指导,注重了理性构思,却忽略了生活化、情绪化。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口语交际并列于阅读、写作,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