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莫言是新时期最杰出的先锋作家之一,也是语言本体意识很强的作家。在词语修辞上,他既遵从语言的既有秩序又不断超越语言规范,一方面他注重选择有声有色的词语,给人以听觉、视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当词语进入语境后,为获取超乎寻常的表达效果,莫言又使其在语义、语形两个层面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莫言是新时期较早树起反叛语言规范大旗的先锋作家,他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语言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实验小说的成就;他坚持个性化写作,用变异手法对语言进行创新实验,依据感觉找语言,用特殊的语言使感觉得到最生动的表现。在词语创新方面,其途径大致有两类:一是用变异手法改造旧词,二是在现有词汇外自创新词。莫言的语言实验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但也留下一些失败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家莫言能获得最诺贝尔文学奖,与其大胆创新、先锋实验的作品语言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以冯广艺教授《变异修辞学》一书第三章"聚合关系变异"中的有关理论,赏析莫言小说语言中色彩变异和语体变异两种模式,从而分析得出其变异修辞的相关价值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4.
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偏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在文学作品中恰当地使用变异,可以增强表达效果.本文从词语的超常用法、超常改装和奇妙的词语组合三方面来分析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中的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5.
"前景化"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一大特色。"前景化"是指通过变异将所要表达的语言从常规背景中"突出"出来,包括"偏离"和"平行"两种手段,"偏离"即打破语言规范,集中表现在对语义、语法常规的反叛。同时莫言具有很强的感觉意识,极力追求语言上的超验感知,善于结合语境制造出新奇陌生的感觉描写。笔者从"偏离"手段出发,探讨莫言代表作之一《蛙》词语层面与视听感觉描写层面的"偏离"及其"前景化"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纵观近20年莫言研究资料,学者多是从叙事特征、精神内涵、文学价值等角度解读莫言作品。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突兀奇崛的语言是莫言文学作品的显著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拟将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运用变异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对《红高粱》中超越常规的词语搭配进行研究,旨在考察文本中的词语搭配变异在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中的分布情况、语义变化情况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有规律的变异,它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变形创造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归纳、分析余华小说语言在词语、修辞方式的变异,一方面可以揭示余华运用语言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时余华的小说创作做一些有益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有规律的变异,它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变形创造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归纳、分析余华小说语言在词语、修辞方式的变异,一方面可以揭示余华运用语言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余华的小说创作做一些有益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莫言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其小说独特的语言特色。莫言小说生动形象、幽默讽刺、陌生新奇的语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探讨莫言小说的移就修辞并分析归纳移就修辞在莫言小说中的使用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毕淑敏的小说作品中,变异修辞手段的使用使她的小说语言极具表达魅力,并逐渐形成了温和婉转的写作风格。毕淑敏小说中的变异修辞艺术就语音方面有:飞白,仿音;字词形貌方面有:文字具象,词形变异,文字异排;语法方面有词语的非范畴化,生字使用的特殊化,词语搭配的多元化;词汇方面有语域变异,词语拆分,语素替换等。  相似文献   

11.
语言规律中存在的大量特殊语言运用现象是语法学和修辞学重要的研究内容。本从语法、修辞的角度出发,在词性、词语结构、词语组合三个层面上具体分析钱钟书小说语言运用的变异特性,显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并说明语法学和修辞学的结合对分析作品语言风格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莫言作为新时期先锋作家的代表之一,其小说语言独具个性,令人印象深刻。《檀香刑》是其苦心沥胆磨砺出的又一部语言特色浓郁的作品。其语言特色之一就是对摹状修辞的灵活创新使用,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阅读审美体验。莫言灵活使用摹声、摹色、摹态、摹味等摹状修辞,在营造氛围、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彰显了其小说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是一位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小说语言个性鲜明,表现力强。本文主要从词语的锤炼、虚词的运用、语言的通俗化和修辞的运用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变异修辞是指突破常规、创造性使用语言的特异表达方式。《围城》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变异修辞的运用,《围城》小说语言的变异修辞艺术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莫言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小说在语言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死疲劳》是莫言的经典作品,其语言汪洋恣肆,千变万化,尤其是变异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数目多,而且类型广。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大家,池莉的小说在语言方面具有独特的个性.在语音上,她善于通过摹声、韵律以及叠音等方面的变异来达到音律的流畅;在语汇上,她主要是在词形、色彩、方言夹用、语体等方面对词语进行超常规搭配;在语法上,她的作品主要表现在词性的变异、词语搭配变异、矛盾表达变异等方面;在修辞格方面,她的小说中主要运用了比喻、仿拟、夸张、序换、双关等其他修辞手法.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变异使池莉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莫言自谓"莫"言,笔下确实千言万语,语言甚是汪洋恣肆、千变万化。通过建立莫言小说语料库,分析莫言用词的特点,从相关数据中发现,词义多变以及词语超常搭配是莫言小说用词的两个显著的特点。在词义的灵活运用上,作者倾向于以字面义代替理性义,褒词贬用以及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词语搭配上,作者多选用移就、隐喻、通感三种方式进行超常搭配。通过分析莫言的用词特点,拟从中探寻其语言表达突破常规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深化对莫言小说语言的理解和剖析。  相似文献   

18.
比喻修辞是写作和生活中最常用的修辞,本文对比喻修辞格进行归类和阐述,结合莫言小说《丰乳肥臀》,浅要分析比喻修辞,帮助大家了解比喻修辞在语言上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曹起 《文教资料》2008,(16):38-40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就是为了文学表达的特殊需要,故意采用打破常规的表达方法而产生的语言运用现象.<围城>小说语言的语法变异主要表现在词性变异、词语搭配变异以及语码混合变异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先锋小说"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最激进的"语言实验";孙甘露则是"先锋小说"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异数",是一种文体的实验,其放肆的笔法使他成为上世纪80年代"语言实验"的最极端代表。孙甘露小说语言经过变异或对传统的偏离,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语言意义都与传统小说语言形成很大的区别。语言形式的超常表现为:通过语词序列的逆向建构,标点的超常规使用,语形陌生的仿词以造成语形在视觉上的陌生化;过度拉长修饰语和排比句形成语言的超常繁丰;运用"前景化"中的"平行"策略,结合对偶、押韵等传统诗歌修辞手段使小说语言诗歌化。其语言意义的超常表现为:通过词义的非逻辑组合以激活词语的隐含陪义,通过词义的跨义域组合甚至矛盾组合来创造荒诞语义。这些语形、语义的超常变异都是为了传递一种关于潜意识中的非理性、非逻辑的难以言说的内心体验,让读者在惊艳、脱俗的言辞中感受飘浮在文学语言外围的、附加在语义信息之上的外层审美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