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技术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技术壁垒也成为了影响我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贸易技术壁垒涉及一系列技术性政策性问题,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2.
贸易技术壁垒将成为制约我国贸易出口的主要障碍。我国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一方面加深对贸易技术壁垒的认识,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标准接轨,并通过国际标准的合格认证,主动攻克贸易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可利用WTO的有关条款,绕开技术壁垒,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构筑自己的贸易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与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出口对象集中、内外资比例不平衡、产品出口数量增长与质量监督滞后等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我国应该改善产品出口结构、调整出口政策、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营销策略、加强政策监管,从而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对农业来说(1)会取得战略发展优势,但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而不是现实上的优势;(2)部分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比较会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格优势,并不等于是贸易优势;(3)我国农业可以享受贸易最惠国待遇,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主动优势,但这种主动优势,决不意味着就是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以WTO的贸易规则为依据,调整我国的农业政策,使我国农业尽快适应WTO框架规则的要求,增强我国农业的综合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岳凯 《神州学人》2000,(4):41-41
据介绍,这一战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在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外经贸部与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组织了北京、上海、深圳等15个城市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据统计,去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5%,是所有出口产品中增幅最高的;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方面,将利用技术改造支持出口产品升级换代。科技兴贸战略带动中国外贸出口@李煦  相似文献   

6.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以来,以诸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等环保与技术壁垒以及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格局的最终形成,正常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本拟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及中国在攻克新贸易保护壁垒,维护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应采取的对策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所允许和认可的隐蔽性较强的非传统的NTB(非关税壁垒)形式.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非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己成为各国反倾销进攻的重点目标之一。我国政府应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支持体系,明确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调整出口导向政策;建立国家反倾销的咨询机构和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方面的措施。国内企业也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调整产品出口经营策略;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法规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社会比较通行的若干不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给我国经济和贸易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如何冲破技术壁垒并利用合理的技术壁垒保护我国国内市场和经济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出发提出了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CR法案”将对我国的打火机企业及相关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CR法案”为代表的所谓的技术标准实际上构成国际贸易中新的贸易保护形式——技术壁垒。技术壁垒具有隐蔽性、多样性、连锁性等特征,已成为当前国际自由贸易的主要障碍。通过对技术壁垒的特征、形式、最新动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对待技术壁垒应该有客观、有效、多维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0.
纵观国际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模式,实际上走的就是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国际现代化农业中产业化经营的成功以验,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纵向联合;围绕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围绕出口产品,发展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出口产品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使得我国的出口利润很低;出口导向型贸易使得我国经济过分依赖出口,从而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外贸依存度加剧,使得我国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我国应该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内需,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以来,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指控。据统计,自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和闹钟提起反倾销指控以来,截止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400多起,损失超过百亿美元。作为贸易大国,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的受害,认清国外对我国产品反倾销指控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产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了“安全壁垒”。由于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滞后,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行业协会作用缺失,产品标准体系、环境标志与质量认证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所受影响尤其严重。为了跨越“安全壁垒”,除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服务作用外,更需要企业自身通过加强源头管理、质量认证建设,开发绿色产品、实施多元化战略等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贸易,通过改革出口贸易管理体制,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管理方式的初次转型,为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奠定了基础。本文认为,出口贸易结构包括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和出口贸易市场结构三个方面;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我国要想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必须实现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也就是说,必须确定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竞争优势战略,增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出口产品的多样性,适度扩展出口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15.
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会形成负面的影响,如何冲破技术壁垒并利用合理的技术壁垒保护我国国内市场和经济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贸易保护主义一直在世纪贸易中存在,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越来越严重.中国争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不平衡,美国的贸易出现了巨额的逆差,他们将这一问题的出现全部责任推给了中国,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这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表贸易发展.目前人民币遭到炒作,要求升值.但是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积极地利用WTO中的各项规则阻止美国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积极的扩大内需,改变贸易政策,从而改善中关两国贸易中的不平衡现象,积极的鼓励中国的企业到国外去投资,并且加强对美国贸易政策的研究和分析等措施,加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贸易技术壁垒不仅是维护本国商品贸易秩序的手段,更是阻止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商品市场的门槛。如何应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对外贸易技术壁垒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该文通过分析贸易技术壁垒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为我国应对贸易技术壁垒问题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与我国高等教育贸易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加入WTO后,按照GATS的规则与要求发展高教贸易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面对开放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应采取以下措施发展我国的高教贸易:努力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大力开拓留学生市场,鼓励高等学校赴境外开展合作办学,发展国际远程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出口;加强高等教育贸易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贸易技术壁垒将成为制约我国贸易出口的主要障碍。我国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一方面加深对贸易技术壁垒的认识,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标准接轨,并通过国际标准的合格认证,主动攻克贸易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可利用WTO的有关条款,绕开技术壁垒,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构筑自己的贸易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打破技术壁垒成为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本对技术壁垒的成因、种类进行简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中国如何垮越贸易技术壁垒,发展对外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