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怎样的知识技能学习,才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我的回答是:进行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因为知识,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思维,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才会随着主体知识经验的丰富而得到完善和发展;情感,只有在进行艰难、曲折的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的过程中,才会情真意切地产生。知识、思维、情感不仅是相辅相成的,更是天然地融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然而,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部分教师有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怎样的知识技能学习,才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我的回答是:进行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因为知识,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思维,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才会随着主体知识经验的丰富而得到完善和发展;情感,只有在进行艰难、曲折的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的过程中,才会情真意切地产生.知识、思维、情感不仅是相辅相成的,更是天然地融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这三个目标的实现.任何课堂教学都是伴着情感进行的,没有无情感的教学.情感只有靠情感去熏陶,情操只有靠情操去陶冶.学生生活的环境和他所接触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情感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求知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的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的地位,明确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经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体验,积累经验。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分不开的。所以,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陈友健 《广西教育》2013,(34):22-24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其中将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一大目标,就足以显现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意义,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本期观点     
正中国数学教育不能光进行批判和"解构",还需要肯定和建构。——张奠宙除去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外,复习课还应被看成强化数学思维教学的重要契机。——郑毓信我们发现: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潘小明  相似文献   

7.
2000年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提出:要平衡基本技能、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的过程性目标之一。2012年《数学新课标》又将“解决问题”调整为“问题解决”,作为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并列的四项具体目标之一,同时特别注重“增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越来越被关注,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性知识,更 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方法。数学是一门实践 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们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因此,本篇 文章将会从生活化教学、实际问题和情境图三个方面展开论 述,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获得的全部学习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把全部学习结果分为“结果性”学习成果和“过程性”学习成果二个维度.“结果性”学习成果包括4种类型的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和4个层级的智慧技能(知识技能、理解概念、运用规则、解决问题).“过程性”学习成果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在数学结果形成与应用过程中的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思维等;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在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体会认知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的特点和了解数学的价值等;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过程,只有“思考”才是最本真的.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根本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以下笔者结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问题解决式”教学结构下如何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2.
导学案的编制对提高课堂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当堂检测,则是重中之重.课堂教学的检测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它能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自身素质的发展,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必将有利于其他学习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中关于问题解决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因此,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教学一项基本的且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陈湘 《江苏教育》2008,(14):97-99
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成功地开展探究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过程都必然会成为探究发现的过程,事实上,学习只有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才可能成为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真正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只有发生在与学习者的认知与知识背景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中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和前提。所谓的问题解决,指的是从尝试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它包括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守候运动过程。一般可以把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应用问题,反映现实特征问题,包括来自日常生活的问题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另一种是数学中的非常规问题,这类问题一…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并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可见,“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目标。就“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而言,具体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创新意识等。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把以前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订为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为什么新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也列人数学教学目标中呢?其实这样安排与提法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中,将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与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等作为并列的教学目标,其地位是显然可见的。学生在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技能方法等来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调动相关知识的联动,会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对学习情感、自信产生正促进。因此,尽管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时候是显性的,有时候是隐性的,但它的确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好这一过程,从各个层而人手,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具体可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是通过练习,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来实现的。因此数学练习题设计的质与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是否体现“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去探索研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如何进行练习设计,使它能实现(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本文结合我市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解决问题是一个内化吸收知识技能后灵活运用的过程,既是数学教学的方法手段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思维发展、能力培养、方式方法促进三个方面来进行。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形成自主思考习惯,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维模式;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使学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并在问题解决中形成迁移运用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两种方法,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