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革命传统教育,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近几年来,对有些学生来讲,革命传统教育似乎不那么“灵验”了,有时,老师费尽心机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2.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无动于衷。我认为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资。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小学六年级时,我们班有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捣乱学生,他的学习也很差。我们都不愿跟他在一起。班主任刘老师却主动接近他,给他讲道理,他却不加理睬,仿佛“对牛弹琴”。有些老师见刘老师岁数大,又百病缠身,劝刘老师:“不要在这样的学生身上伤脑筋,就随他去吧,反正也毕不了业!”刘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又继续工作了。  相似文献   

3.
担任了班主任,与学生接近的时间长了,学生对自己就有一种亲近感,有时学生会主动提出为班主任老师做些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只要不违反原则,不让学生花钱破费,不花学生多少时间,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休息,有利于学生亲近老师,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我会大方地收领学生的好意。寒冬季节,气候十分干燥,我的嘴唇有些开裂。课间我坐在学生座位上休息,小洁等三位女同学走过来坐在我面前,笑着说:“龚老师,你的嘴唇讲课讲得开裂了,痛不痛?”我说:“有点痛,但不碍事,下了雨空气湿润就好了。”“龚老师,我们来帮您搽些润唇膏吧。”我一听,觉得一个…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老师是在“纸”上画画的人,“画”得美不美,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然而有些班主任在“画画”过程中,忽视了教育艺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人了误区。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的“嘴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班主任惟恐自己在学生面前威信不高、惟恐话讲得不多不透,因而抓住一切机会大讲特讲,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可是效果不佳,学生不领情,称之为“婆婆型”班主任;有些班主任平时不苟言笑,寡言少语,把时间花在观察和思考上,说话也很经济,惜语如金,抓住关键,以一当十,学生感觉很受用,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也高。上述现象,究其原因,如果排除其他因素,主要还在于班主任说话有无艺术。前者错误地认为班主任的话应该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殊不  相似文献   

6.
一、以公正的处理消除对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积极要求上进的.他们在学校里要求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看待,即便是所谓的“差生”,在许多方面也希望得到同学,当然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学生的对立情绪,大都与学校、班主任的处事不公、不讲原则有关.班主任有时也会因为受某种环境影响、情绪原因而草率行事.但是班主任必须严以律己,不能寻找各种“客观原因”为自己的过失辩解,原谅、开脱和迁就自己所犯  相似文献   

7.
做班主任,常会碰到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即那些比较“特殊”的学生:或思想品质较差,或学习习惯不良,甚或品学皆下的“双差生”.这种学生有时在班上人数不少,在班上影响大,涣散力较强,常常弄得班主任精疲力尽,但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景:班主任在台上大讲特讲,而学生却不买账,甚至还有反感.很显然,这主要是由于讲话没有吸引学生的缘故,所以不能达到教育目的.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注重自己的讲话技巧.恰到好处的讲话对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融洽师生关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教育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令不少班主任费尽心机。很多班主任常常只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对象,往往是“管”字当头,提出不少的教育要求。让学生被动去接受,强迫地去执行,可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却跟不上教育要求,有时只会适得其反,班主任的一片苦心,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能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自己学会自我教育.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无效教育”,自己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教育,结果,学生非但不接受教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会产生无效教育呢?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教育时间过长。心理学研究证明,同样的刺激物在刺激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对象反应性质的变化。如一位班主任在班会上就学习英语问题发表演讲。起初,学生对他讲的内容抱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下课铃响了,他仍然讲个没完,一直延长了15分钟,结果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有的学生当场就皱眉、叹气,有的在下边低声议论:“这个老师真烦人!”二、教育内容机械重复。教育内容的机械重复会导致相反的效果。俗话说:“好戏连演三遍令人烦。”一位班主任为了调动  相似文献   

11.
浇谈当前班主任工作的六大误区刘正萍中小学生的心灵很纯洁,纯洁得像一张白纸。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在“纸”上画画的人,“画”得美不美,有时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然而有些班主任在“画画”过程中,却忽视了教育艺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误区。误区之一:以“差”奖...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既要讲科学又要有艺术,讲科学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原理,有艺术则强调不能生搬硬套,须根据一定的情境随机应变,发挥创造,通过有针对性的个体交流,去触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取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笔者就班级管理中如何科学运用“模糊”管理的艺术,谈几点切身感受。一、看学生分数“模糊”些由于受考试方式、内容及学生发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考试分数并不一定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更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有些班主任却给分数染上…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学生讲些鼓励的话 ,这是家常便饭 ,并不稀奇。然而 ,这些鼓励话有时却产生神奇的效果 ,既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 ,又给教师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这是我当班主任多年的一点感受和体会。我曾教过一个叫做梁广的学生 ,起初 ,他的学习很差 ,班里许多同学都笑他“笨” ,我总是教育这些学生不要取笑他 ,还给他讲一些鼓励的话。前些日子 ,我收到了梁广的一封来信 ,信中说 :“周老师 ,你记得以前你对我说的一句话吗 ?那句话就是 :‘我从不认为梁广同学笨 ,我是一直把你当作聪明的孩子来教育的。’从那时起 ,我坚信自己不笨 ,加倍努力。今天 ,终于…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特点,职校班主任队伍建设除了挑选班主任人选、热忱关心班主任工作、生活之外,还应重视严格管理班主任队伍、科学评估班主任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发挥职校的教育功能。 一、严格管理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过程。很长时间以来,在班主任工作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存在“以任务指导行动”的模糊观念,工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很大;二是忽视了职校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在心理上的差异,往往是活动搞了,工作忙了,但思想教育收效不大。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班主任思想上应实现两个“转向”:即把“以任务指导行为”转向“以目标指导行动”;把单纯的“共性”教育转向“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育。最后达到“三个改变”,一是改变依赖指令开展工作,实现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  相似文献   

15.
网站名称:我是班主任网  址:http://www.hairuo.net/bzr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又需要较强的理论指导,有些经验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作为班主任,您可以利用“我是班主任”网站加速这个学习的过程。网站的主要栏目“教育新闻”、“教育随笔”、“心理辅导”、“案头必备”,从不同的侧面给班主任工作提供帮助;“管理艺术”和“理论实践”两个栏目更加贴近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比如“如何开好学生家长会”、“怎样批评学生”等专题;“班主任茶馆”则是各位班主任交流的好去处,您不妨在此与同行们聊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网站名称:中国自然网网 …  相似文献   

16.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生,我们在批评教育他的时候,有时能虚心接受,及时改正;有时却很不耐烦,甚至爱理不理的,处理不好还会和你顶起牛来.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肯定心里不好受.可是,这个时候你必须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不然的话,你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相似文献   

17.
当班主任最头疼的也许莫过于对付“调皮生”了。有些调皮的学生,往往故意与你唱“对台戏”,有时甚至会气得你七窍生烟,无可奈何。常听有些班主任叫苦:××是个“调皮大王”,我真不知道该拿他如何是好……这就从侧面说明了“调皮仔”确实令人头疼。 那么,该如何对待这些调皮的学生呢? “心灵感化”,此乃“秘方”之一。所谓。心灵感化”,就是班主任要用自己真诚的爱心感化“调皮仔”的心灵,做到心理相容,相互理解、信任,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要班主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并与之交朋友,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特长,然后找出彼此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虽然班主任工作是比较辛苦,有时还不被家长理解,但是辛苦中却饱含着收获与幸福。“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用行动去成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与班上学生语言交流最多的老师。语言表达是班主任向学生讲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讲”字。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我认为应强化语言责任意识 ,做到“慎言”、“善言”、“精言”、“因人而言”、“和言”、“无言” ,这是增强语言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慎言 :即要有谨慎理念 ,使所讲的话成为真善美的载体 ,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谨慎言语并非迎合学生 ,世故老道 ,而是必要讲的讲透彻 ,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 ,杜绝套话、大话、空话 ,不“妄言”。“妄言”指不看对象 ,不辨事实 ,不分时间场合 ,一厢情…  相似文献   

20.
回顾’98,感慨颇多。第一次当班主任,我竟有点手足无措。经过默默观察,我发现,其他班主任对学生全是“横眉冷对”,学生一个个也“甘为孺子牛”,于是,我“恍然大悟”:哦,班主任需要威严。于是,我便如法炮制起来,整天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有时对学生讲个笑话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